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伟大文化前卫的追悼与纪念

鲁迅:伟大文化前卫的追悼与纪念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悼我们民族的巨人鲁迅行者不祥的消息,打动了一切人的心去年,我们损失了一个有力的和平保卫者巴比塞,最近,我们更伟大的属于全世界大众的文化上的前卫力量的亚力克西·马克西姆维契,停止了他斗争的脉搏!(是大意)我们相信,鲁迅先生是满有这样的本领的。我们文学界的,也可以说文化界的两个领袖:郭沫若先生的一贯精神是反抗,而鲁迅先生则是倔强,钢铁般的倔强,贯注在,因而也显示在他的一切作品的内容与作风上。

鲁迅:伟大文化前卫的追悼与纪念

追悼我们民族的巨人鲁迅

行 者

不祥的消息,打动了一切人的心

去年,我们损失了一个有力的和平保卫者巴比塞,最近,我们更伟大的属于全世界大众的文化上的前卫力量的亚力克西·马克西姆维契,停止了他斗争的脉搏!谁知,在紧接着,十月十九日,这一个凶恶的日子里,号称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先生,也永远地抛下他所关怀的大众,永远地放下他底“文化的武器”呢!

鲁迅死了!

无疑的,这对于中国的一切人,是一个霹雳。只要看看那最僻陋地方的最守旧的平日从不把文化消息刊入的报纸,也都用“花边”露布这消息,而且是郑重地的。大众文化水准过低而法西[斯]与凶炎罩笼下的中国,这实在是很难得的了。不也证明鲁迅的死,的确是被侵略被损害的中国的奇大的损失吗!这一点,差不多是中国一切人全感到的!即使是一个最反动的敌人阵营之中的人,在这不祥的消息传来的瞬间,他也会这样感到的。因为这一个深沉的刺激,已在提醒他的良心了!在那一刻里。

可是,毕竟因为他死得太早了,他享不到苏联对于她的文化导师亚力克西·马克西姆维契这个巨人陨落后的待遇!但,他的死,使中国最大多数的青年受到激巨的兴奋和悲哀,而且他的名字也将永远深切地印勒在他们心里,并激励他们英勇地前进的!

留给我们怎样丰富而珍贵的遗产

对于这伟大的文化导师的陨落,我们的悲哀是千头万绪的。他死在中国最艰苦的此时,而他又仅仅活了五十六岁。五十六岁,不是可以更多点吗?一百,或者八十!在鲁迅,他一日的工作,是那样在迈着大步。从我的印象中,他好像是时时在紧张的战斗中,用着他的一支笔。记得,当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之后,他因事“卷土重来”北平,有人问他对于这书的意见,他当时的表示大意是这样:他自信满可以作得更好些。但生活的忙碌,不许他有这样的功夫。又说,有时,想当一个大学教授,整理一些这样的东西也是好的!(是大意)我们相信,鲁迅先生是满有这样的本领的。不看那是“空前”而恐怕也还尚是“绝后”的首先着手老早出版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学术上的贡献吗?那市场上花花样样的什么文学史之类,谁曾超过它的贡献呢?早死使鲁迅不能如高尔基之在苏联编辑《内战史》《工场史》那样,这是中国文化界的大不幸。说到小说《阿Q正传》,除了茅盾先生的《子夜》而外,还没有另一部创作可以并举。鲁迅的翻译之认真与宏富是更无人比上的,从中国之有移植始以至现在,尤在近数年中。有人说:“中国新文艺运动上最成功的部门,是小品文,即杂感之类的东西!”说到这,无论就那一方面说,最有力的运用了这柄匕首的,谁都不能不承认是鲁迅吧!可惜的是,这些充满着策动的锐利的力的东西,却被政治力量割绝于群众。然而其分量之丰与力量之大是惊人的!据他自己说:“这两年来病特别多,一病也比较的长久,……每当病后休养,……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应该动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译或印行什么书籍。想定之后,就结束道:就是这样吧——但要赶快做。”就在这一次的激病中,还有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选集经先生之手而编出来。鲁迅先生实在是时时在为大众而努力着的,而其努力的结果,又时常是最有用的难得的创造。从《奔流》《莽原》到《草屋》,《奴隶丛书》的编辑,从连环图画的倡议到新兴木刻的首先介绍,从深刻的由小说中喊出“礼教吃人”到锐利的用杂文这匕首揭穿全社会的黑暗面,在转变前,他就是一个最有力的向黑暗抗战者;在转变后,他更英勇的领导着艰苦的文化奋斗的工作,经他之力而培植出的青年文学战士不知有多少!他在为大众呐喊,而他也呐喊着大众!他是一个巨人,负责着最大努力的巨人,然而他死了,死在大众的生活更加颠连的此时,民族更加危难的此时,仅仅活了五十六岁!他不是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吗!虽然他已给我们做了那样多的事。我们真不知道怎样表示这深沉的悲悼呀,对于这位永久在努力着的巨人的死!

光明与力”的化身,一个有力的革命战士呵!

我们文学界的,也可以说文化界的两个领袖:郭沫若先生的一贯精神是反抗,而鲁迅先生则是倔强,钢铁般的倔强,贯注在,因而也显示在他的一切作品的内容与作风上。作风的沉挚与坚强,使人喜悦,而内容的深刻与“力的充实”,又给读众以无限的力。除了实际上鲁迅先生的提植青年作家领导左翼革命运动而外,就在这一点上,鲁迅已不是以一个单纯的作家存在着了,从他所有的照像上,我们很少见到他笑,同样,从他所留给我们的珍贵的丰富的遗产文艺作品上,我们也只见到严肃的战争,或则是准确地攻击敌人的要害,揭破黑暗,打中鼻子;或则是用那支强有力的手杖鞭策我们,给我们力。记得大概是去年后半年了,当我因一个朋友的关照,怀着喜悦而得看到先生的《伪自由书》之后,曾草一篇《读杂文的经验谈》,后来是给了《中报》副刊《星期特刊》的一位朋友了。在那里边,我真实地作了这样的自白:真的,当我苦闷的时候,只要翻开鲁迅先生的杂感一看,常能使我坚强起来了!它里面是那样的充满着倔强的生活力,奋斗力。当时就有力地感染着你了。有几句话,简直铭刻在我心上,成为我自己策励的工具了!如“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见《热风》)。又如“危险吗?危险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活的力”(大意,但在鲁迅的哪一本杂感集上也记不确了,大概是《伪自由书》上吧!)对于一些在战争中过生活的战士们,不也是有着策励的力的警句吗?总之,他的严肃的倔强性格,贯注在一切的作品中,因而也有力的把这倔强传给读者。他是“主张报仇雪恨;春秋之大义也”的!即在最近(九月五日)他那篇题名《死》的文章(发表在《中流》一卷二期)里,他那想定要写给亲属的遗嘱的第七条,还是“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尚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鲁迅是从来不会妥协的!不过,他之所不宽恕的“怨敌”,恐怕倒真是恕不得的大众的怨敌,而不是一条战线上或可以携手的曾经“笔墨相讥”者。虽然他和伍实先生与施蛰存徐懋庸诸先生直至最近或正在“相争”或仍未释然。而对于以前“相讥”最厉害的郭沫若先生,不就自认无怨了吗!(见答徐懋庸)这,我希望在“统一战线”迫切需要的今日,鲁迅先生的钦慕者,应学其于沫若先生,而不要“也是倔强”而“关门”“分帮”以“分力”“树敌”。鲁迅先生的伟大,就伟大在他好像是“光明与坚强的结合的化身”!他也和高尔基一样澈始澈终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始终是站在民众方面的,始终是一个黑暗与反动的坚强有力的反对者!……虽然形式上他有过所谓“转变”……实际上,谁都知道,他一来就是一个反对“礼教吃人”的!反对封建,反对黑暗,反对压迫与野蛮的有力的领导者了。转变而后,使他的领导更有力,更明确地走上反法西[斯]反剥削……而争取自由和平与社会主义的建立的搏斗中。因而他成为全人类的前途争取幸福的集团组织中的一分子!这,当然更需要他的“倔强”,而他实际也更努力了!

鲁迅不只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他是一个革命的战士,倔强的战斗领袖。他自己在努力,同时,把他们的光芒经过作品传给别人,策励着许许多多的人使之前进!(www.xing528.com)

他倔强不妥协,然而他“转变”,当他认识清楚而后。这也是他和逝世的文化巨人高尔基类似处的!高尔基不是曾自认为一个“拙劣的政治家”而认过错吗?在伊里奇之前。

他不恕怨敌,然而他和争吵最多,口角最甚的沫若先生释然了!可与携手的,鲁迅先生不会“因小忿而误大端”的。他不恕的怨敌,恐怕终归只是宽恕不得的大众的怨敌,是他所坚强反对的“封建与法西[斯]”,而将不是徐懋庸伍实们吧,虽然他“早死”,使我们见不到这一事实在证明,但,毕竟已有一最有力的证明在眼前了!

我们感激作家的鲁迅给了我们最美好最宝贵的遗产!

我们更感激革命战士的鲁迅给了我们许多很好的教训!

我们要跟着他的指示做去!

鲁迅死了。

让他永生在我们的心里!

让我们来完成他未完成的工作!

在这民族危难的今日。

十月二十四日

(《山西党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