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桓温北伐:流芳遗臭的历史足迹

桓温北伐:流芳遗臭的历史足迹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芳遗臭桓温北伐惴惴然自保荆楚而欲天子渡江以进图天下,夫谁信之!其中最有作为的将领要算是桓温了。桓温被派往荆州镇守,积极准备北伐。桓温先小试牛刀,消灭了成汉,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开始了三次北伐。桓温很尴尬,答道:“这是为了以防万一。”谢安与桓温谈了很久,桓温见反对他的力量还很大,只好作罢。桓温本来可以流芳百世,结果却因为野心太大而遗臭万年。

桓温北伐:流芳遗臭的历史足迹

流芳遗臭桓温北伐

惴惴然自保荆楚而欲天子渡江以进图天下,夫谁信之!

——(明)王夫之《读通鉴论》

虽然东晋的士大夫都醉心于江南的风花雪月,但是有不少武将胸怀大志,希望收复中原。其中最有作为的将领要算是桓温了。

桓温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出生于世家大族,是晋明帝的驸马。有一次桓温拜访名士王漾、刘恢等人。刘恢见他身着军装,笑着问道:“您穿上这身衣服有何贵干?”他爽朗地说:“没有像我这样的人,你们又怎么能平平安安坐在这里清谈呢?”

桓温被派往荆州镇守,积极准备北伐。他总是对部下关爱备至,即使有人依法要受杖责,他也关照不要打得太重。一天,他的小儿子桓式对他说:“我刚才从官衙前面走过,看见令史正在挨打,棍子举得高高的,都快接近云彩了,可落下来却像风吹过路面一样轻。”桓温对儿子说:“我还担心打得太重呢。”

桓温先小试牛刀,消灭了成汉,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开始了三次北伐。(www.xing528.com)

第一次是讨伐前秦的苻健,打到了离长安很近的地方,后来由于缺乏粮食,只好带着关中三千多户居民退兵。第二次讨伐羌人姚襄,桓温收复了洛阳,上书请求还都洛阳,但朝廷满足于偏安江南的稳定局面,士族高门也不愿再回到动乱的北方,洛阳又被前燕慕容氏占领了。于是他又讨伐慕容氏,谁料受到前燕和后秦的夹击,粮食用尽,损失三万多人,大败而归。

虽然北伐失败了,但是桓温却牢牢掌握大权,野心也就越来越大。一次,他自言自语地说:“大丈夫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也应当遗臭万年。”有人便给他出主意,让他学西汉霍光。于是在太和六年,就是公元370年,桓温带兵入建康,废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

简文帝当了两年皇帝就驾崩了,传位给年幼的孝武帝司马曜。桓温原本以为简文帝会把帝位禅让给自己,所以非常失望,就准备篡权夺位。文武官员到新亭去见桓温,很多官员怕得罪他,老远就向桓温行礼叩拜,侍中王坦之更是吓得直冒冷汗。吏部尚书谢安则不慌不忙,入席坐定,他四下看了看,什么都明白了,便对桓温说:“你后面怎么还藏着人啊?”

桓温很尴尬,答道:“这是为了以防万一。”随即下令撤去了帐后的卫兵。

谢安与桓温谈了很久,桓温见反对他的力量还很大,只好作罢。后来桓温病重,一再想得到“九锡”的荣誉,谢安和王坦之就故意拖延,拖到桓温病死。桓温本来可以流芳百世,结果却因为野心太大而遗臭万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