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务运动:中西融合的技术革新

洋务运动:中西融合的技术革新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朝统治者也从排洋、恐洋转变为媚洋,了解到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巨大威力,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曾经设立“安庆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而主持洋务活动最久的人物,则数李鸿章。但是,洋务运动这种官办商业的模式,也使得官僚与资本结合起来,成为压迫中国人民的又一座大山。不久之后,西方列强又开始了宰割中国的新一轮的侵略。

洋务运动:中西融合的技术革新

师夷长技洋务兴起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清)李鸿章同治三年致总理衙门函》

慈禧上台以后,列强认识到清政府可以作为他们奴役剥削中国人民的工具,双方开始了眉来眼去的合作。清朝统治者也从排洋、恐洋转变为媚洋,了解到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巨大威力,开始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曾经设立“安庆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而主持洋务活动最久的人物,则数李鸿章。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曾做过曾国藩的幕僚。慈禧上台后,曾国藩保举他出任江苏巡抚,并让他按湘军的模式组织淮军。李鸿章在上海购买洋枪洋炮,又请英国人马格里在松江训练洋枪队,在镇压太平军的作战中起了作用,使他尝到了使用西方先进武器的甜头。(www.xing528.com)

因为镇压有功,李鸿章升任两江总督,兼任南洋通商大臣,掌管长江流域和山东以南各海口的通商事务。他收购了上海虹口的一座美商机器铁厂,同上海制炮局、苏州制炮局合并,成立了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招募中外技工两千多人,还附有译介西方科技书籍的翻译馆,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以制造枪炮子弹为主,还造出过一艘60米长的大轮船

清政府进口的机器是第一流的,但制造的却是过时的枪炮。生产的大炮没有炮车,只能由士兵抬着走。这些落后的军工产品尽管起不了抵御外侮的作用,对付镇压手无寸铁或仅有大刀长矛的起义群众仍是绰绰有余,所以李鸿章还是不惜年年投入大量的国库银两,总数达2000万两之多。

洋务派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深感经费严重不足,于是从同治九年,就是1870年起,他开始把目光转向民用工业,利用中国的丰富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来开办企业,制成商品就地倾销,可以大开财源。

李鸿章开办的第一个大型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从事沿海和内河航运。三年之间,所辖轮船从3艘扩大到30多艘,并在同外国轮船公司的价格战中取得了胜利。尽管它开辟远洋航线的计划因西方列强的阻挠未能实现,但李鸿章仍认为这是开办洋务以来最得意的事情。他接着又兴办了各种工业企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洋务运动这种官办商业的模式,也使得官僚与资本结合起来,成为压迫中国人民的又一座大山。

同治年间,满清王朝的内忧外患在表面上好像是大大减轻了,所以自诩为“同治中兴”。但它被历史证明只是一场幻想。不久之后,西方列强又开始了宰割中国的新一轮的侵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