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中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而易见,中西管理理论史既是管理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四)中西管理理论的发展完善到了近现代,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中西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价值观和管理哲学及其由此所决定的管理方法论和手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之不同。在世界意义上考察,中国古代管理理论,从19世纪起受到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冲击。

中西管理理论的发展与融合

管理作为相对独立科学研究领域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然而,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在人类历史上却早就出现了。它伴随着人类共同劳动或劳动协作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中西管理理论史是古今中外有关管理的观点和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是中西管理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化、系统化。从学科的角度说,中西管理理论史是研究和揭示中西管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

西方管理理论史研究的主流是秉承客观的历史观。管理理论就是流传后世的前辈管理理论家的理论著作和管理实践。西方管理哲学是一种理性化的、操作化的、明确的,定量化科学式管理;而中国管理哲学则是一种整体性的、模糊性的、不确定和非优化的混沌式管理。二者的这种技术与操作层面特征区分来源于它们在管理价值观上的不同。中西管理哲学思想的这种差异反映了二者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历史作用。出于这种差异,现代管理理论已经出现了人文管理和科学管理两种路线的分歧。中西管理理论史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管理实践,又包括管理理论、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理论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一)中西管理理论史是一门边缘学科

所谓边缘学科是指一门学科与另外一些学科有交叉关系,同时属于两个以上不同学科的研究范畴。显而易见,中西管理理论史既是管理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管理学概论都或多或少地介绍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历史学,特别是人类文明史等学科必须反映人类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的发展水平。然而,就学科内容比重及习惯性分类而言,中外管理理论史基本上属于管理科学范畴,因为它是用史学的方法来研究管理实践、管理理论发展演变过程的,主要向人们展示的是管理科学的内容。

(二)中西管理理论史在研究方法上具有突出的史学特点

中西管理理论史展示的是管理理论、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从泰勒、法约尔等人的古典管理理论和梅奥等人的行为科学理论,到巴纳德等人的社会系统理论和西蒙等人的决策理论,再进而到卡斯特等人的权变管理理论和明茨伯格等人的经典角色理论,管理理论处于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具有动态性。研究中外管理理论史,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对管理科学丰富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三)中西管理理论史的研究内容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为了反映人类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不仅应该详细研究管理理论演变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介绍了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实践发展水平;为了清晰说明某些管理理论、管理理论的深刻内涵,了解该思想理论的应用要求及其效果。对于尚未形成管理理论体系和管理理论体系的中外早期管理理论,除了从政治、经济、教育学习宗教等多角度反映当时的管理理论精粹外,还通过对当时重大而典型的社会管理、政治管理、工程管理实践的介绍,来折射和揭示管理理论的发展水平,从而加深对当时管理理论的认识和理解。(www.xing528.com)

(四)中西管理理论的发展完善

到了近现代,发展经济、富国强兵成为各国的普遍追求。美国企业界的精英们最先看到管理对经济发展的突出作用。1911年,被西方管理学界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在美欧得到较大发展,管理思潮迅速席卷了整个西方,随后又蔓延到世界各地。在亚洲日本认识到,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以改善自己的管理,他们抓住管理作为其重建经济的中心动力和关键因素,在日本掀起了管理热潮。这股热潮逐渐扩展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后又进入到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冲击世界的一种发展潮流。社会各阶层、各学科的专家学者都投入到管理的研究与运用中来,人们对管理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管理理论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中国古代管理理论成为当代管理理论史研究的主要对象。到了现当代,国外许多管理界人士都十分重视对中国古代管理理论的研究,最突出的是日本的企业界。自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就有“《论语》和算盘珠相结合”的主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将美国的科学管理和中国的古代管理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日本式经营管理的“两个轮子”。中国的一些古文献,尤其是《论语》《老子》《孙子》《三国演义》等,都受到日本企业界和经营管理学者的重视,有些大企业甚至将其用作培训经营管理干部的教材。应当承认,国外企业界、学术界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对中国管理理论史研究的兴起和中国管理理论史学科的创建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启发作用。中国大陆学者对中国管理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杨先举的“中国古代管理理论集萃”系列,包括《孔子管理学》等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开始陆续出版。管理理论史的研究需要在科学的史学观的指导下不断引向深入。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管理理论史的著作相继诞生,标志着管理理论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由美国的管理理论史学家小乔治撰写的《管理理论史》于1972年正式出版,这本书篇幅不大,写作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全面地介绍了外国管理理论(主要是西欧和美国的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美国管理理论史学家丹尼尔·雷恩博士所著的《管理理论的演变》也于1979年出版,该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管理理论发展演变的历程,其影响非常广泛;我国学者李明新、孙耀君、郭咸纲等先后撰写了管理理论史方面的多部专著,在管理理论史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现代管理价值观的融合中,发展与稳定作为一种人类社会进程的两个因素,是符合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规律的。因此,在当今世界,发展和稳定已成为人类社会新发展的共同价值目标。在当今世界出现的一股试图融合东、西方文化的潮流,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发展稳定关系的理性思索和重新定位

中西管理哲学思想在管理价值观和管理哲学及其由此所决定的管理方法论和手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之不同。在世界意义上考察,中国古代管理理论,从19世纪起受到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冲击。但是在20世纪和21世纪,中国古代管理理论经过具有理性分析的操作行为的西方管理理论的冲击和洗礼后,再回到本身的起点,会反过来去对西方管理哲学思想造成冲击。中西方管理哲学思想将会汇合与互补,形成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个趋势一方面在西方管理哲学思想遭受危机,寻找出路的情况下显露出来。另一方面也来源于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思想所独具的深厚智慧和管理经验。可以肯定21世纪中西管理哲学必然要走向融合,管理哲学达到有史以来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