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应关照法:提高沟通效率的必备技能

呼应关照法:提高沟通效率的必备技能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呼应关照法技巧点拨作文讲究不枝不蔓、滴水不漏的整体性,一方面求助于周密谨严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也可求助于文章形式上的呼应关照。呼应关照手法的运用往往能够使文章前后文气贯通,有浑然一体之美。而且,呼应关照法也是学生作文最常见、最容易操作的结尾方法。呼应关照法可以分为关照标题、呼应文首以及两者兼顾三类。

呼应关照法:提高沟通效率的必备技能

呼应关照法

技巧点拨

作文讲究不枝不蔓、滴水不漏的整体性,一方面求助于周密谨严的逻辑思维,另一方面也可求助于文章形式上的呼应关照。呼应关照手法的运用往往能够使文章前后文气贯通,有浑然一体之美。而且,呼应关照法也是学生作文最常见、最容易操作的结尾方法。

呼应关照法可以分为关照标题、呼应文首以及两者兼顾三类。

关照标题。文章没有开门见山地点题,而在文章的结尾处点明标题,收束全文,使标题与文章融为一体。如河南省高考高分作文《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开头是:“一缕阳光刺破了黑暗的缝隙,于是缝隙里便有了新鲜与活力。同样,一席倾听让心灵插上翅膀飞跃了茫然,于是心灵便有了空灵与清爽。”结尾是:“我的心路历程告诉我:有时在自己挖破手指也攀缘不出的洞穴中,别人垂下的枯藤或许就是你的救命稻草。握住它吧!”作者起首没有直接点明这个标题的意义,而是在记叙和抒情中将标题隐含的寓意逐步凸显,直到文尾处才拨云见日,点出了文题,使人有水到渠成、豁然开朗之感。

呼应文首。好的首尾呼应,应该像山谷回声,既呼应主题,但是又改变了原声的单一与单薄,浑厚连绵。如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卷)高分作文《踮起脚尖》文首是:“我踮起脚尖,探着身子朝公路转弯处焦急地望,中巴车怎么还不来啊,都等了十多分钟了……”结尾是:“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作者开头写的是自己独自“踮起脚尖”焦急等车归家的场景,结尾的场景同样是“踮起脚尖”,但是却是“我”与“母亲”车上车下两人的细节,生动而丰富地展现了母亲内心的牵挂与不舍,以及作者对于母爱的感念与依恋。

两者兼顾。既照应标题,又呼应文首。如2009年高考语文(湖南卷)作文题《踮起脚尖》另一位考生的高分作文,开头一段是:“人被躯壳的长短而左右,因羞愧或甘心于三尺之躯而自修囹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盲了自己的心。”结尾一段为:“人借助于身体与世界连线,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在心为形役的人生境遇中来回兜圈。踮起脚尖,撷一手高枝的珍果,让梦境延伸,与现实交汇!”文首写的是人或被现实束缚,或被自我压抑的困境,而结尾先呼应文首的困境,既而照应了标题,又借此掷地有声地指出了走出困境的方法。这样使文章的整体感更强了。

使用呼应关照法,要注意呼应关照不是简单的重复,不是再重抄标题或文章开头的关键句,它应该是一处深化或升华的妙笔。

范例导引

生  日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灾难降临的时候,是爱打开了通向黎明的路。

——题记

今天是你的十五岁生日,但你并不怎么快活。打心底里,你瞧不起父母的小气,说是给你过生日,却连出租车都不舍得坐,非要让你坐在父亲那骑了十多年的老式自行车后座上。车把那儿有个铁丝筐,平常放一些萝卜白菜、油盐酱醋,此时则放着一个小小的蛋糕盒。

到了吃饭的地方,你更加失望,原以为是一个豪华的所在,就像同桌小雨过生日时去过的大酒店,谁知竟是如此普通的餐馆。房间很小,弥漫着一股烟酒味儿,桌椅上还残留着油腻的污渍。(www.xing528.com)

餐桌上,菜一道道地上来,父母讨好似的一面夸着菜肴,一面不停地给你夹菜。你沉闷地嚼着也不说话。心里一阵阵委屈,想象中的生日惊喜一点迹象也看不出来,除了那盒貌不惊人的蛋糕——可是它也算得上惊喜?它暂时被搁置在餐馆的窗台上。窗台小,盒子大,盒子的一部分没地方呆,只好没着没落地悬着。

吃完饭,打完包,清理干净桌面,蛋糕终于摆上来了,上面用人造奶油松松垮垮地写着四个字——“生日快乐”,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是不是少写几个字,就能省点钱?

蜡烛被你匆匆吹熄后,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拔出,擦净,用原来的包装盒重新装好,喃喃地说:“还能用呢。”天哪,可不要等到明年继续用,你心想。

爸爸从蛋糕上挑了个花纹比较多、比较漂亮的地方,开始切分。

突然,桌子摇晃起来,蛋糕摇晃起来,屋子摇晃起来,一切都变得杂乱无章。你惊恐地坐在椅子上,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不知所措。父亲摇摇晃晃地站立着,突然大叫一声:“地震了,儿子,快趴到桌子下面。”母亲的脸上写满了恐惧,对着父亲大喊一声:“老公,快保护孩子。”说着,张开双臂向你扑了过来。你呆呆地坐在那里,依旧不知所措,父亲也向你扑了过来。

轰鸣,坠落,灰尘,黑暗,寂静。

你的眼睛被灰尘弥盖,你费力地想睁开双眼,吃力地想挪动一下僵硬的身体,眼前是一片漆黑……恐惧,恐惧,从未有过的恐惧充溢着你的心房。“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你大声嘶叫,如同一头受伤的小兽。没有回音,没有一丝回音,只有死一般的寂静。你伸手触摸,在狭小的空间上面触摸到尚有余温的躯体,一阵惊喜,“妈、爸!”黑暗中,只有你的惊叫,没有任何回音。你害怕了,睁大惊恐的眼睛,努力地想看清周围的一切,模模糊糊中,你只看到两个躯体紧紧拥抱在一起,在你的上面,支撑着一个“人”字。那一刻,你的心如同坠入无尽深渊,撕裂一般疼痛难耐,你大叫一声“爸!妈!”世界在你面前暂停了。

三天后,你终于逃离了黑暗的掌控,被抬出了废墟。你不顾劝阻,执意睁开双眼,不顾阳光的刺射,面对被摆放在废墟上的“人”字,撕心裂肺地吼出一句:“爸!妈!”眼泪如泉水般夺眶而出。

那一天,是你的生日。

(河南一考生)

秘诀解读

这是一篇以情夺人的文章,让人想起地震中那无数普通却又伟大的父母。开篇作者虚构了一场并不“美妙”的生日“宴席”。一对平凡拮据的父母近乎吝啬的爱,在虚荣心正炽的孩子的眼里只是“小气”、“寒酸”。而当灾难袭来,父母给予的爱又是多么厚重、多么慷慨!贯穿始终的大量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细腻地铺展出了父母无私而深沉的爱,引起人们对父母之爱的感动、感悟。

本文的结尾一石三鸟,既呼应了开首的十五岁生日,又暗指了孩子在父母以死亡为代价的呵护后重生,也是孩子心灵中爱的重生。这样的呼应沉实有力,叩击着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