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2 城市治理模式

2.2 城市治理模式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治理模式研究将城市政治学与治理理论相结合,分析不同体制内的治理模式。西方城市治理模式研究,一方面在理论上归纳了公私伙伴关系的多种形式,把管理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统筹起来,开拓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另一方面,在实践上证明不同政治文化均可实现现代化的治理形式,理论模型对多主体行为及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有一定指导意义。图1Hendriks的城市治理模式示意图

2.2 城市治理模式

城市治理模式研究将城市政治学与治理理论相结合,分析不同体制内的治理模式。通过从超国家至地方层面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结构性因素分析,将治理研究纳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治理模式研究一方面建立治理理论与城市政治学的增长联盟、增长机器、城市政体等理论的联系,另一方面将适用性、治理价值、“善治”等分散的模式研究统一起来。

皮埃尔的城市治理模式建立制度理论与城市政体理论的联系,系统地将“城市治理”划分为管理型城市治理、社团型城市治理、支持增长型城市治理与福利型城市治理[14],并归纳出四种治理模式的制度性因素。

Hendriks依据决策制定者类型(政府官员、商业精英、市民大众)及决策类型(独断选择性决策、综合交流性决策)构建二维坐标系(图1),将城市治理分为城市市场治理(urban market),城市政体治理(urban regime)、城市信任治理(urban trust)及城市平台治理(urban platform)。此新型分类方式虽尚未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同,但理论上已将研究框架覆盖到城市政治学领域[12]

西方城市治理模式研究,一方面在理论上归纳了公私伙伴关系的多种形式,把管理学、政治学、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统筹起来,开拓了多学科交叉研究;另一方面,在实践上证明不同政治文化(权力高度集中或权力多中心政体)均可实现现代化的治理形式,理论模型对多主体行为及政府公共政策制定有一定指导意义。(www.xing528.com)

图1 Hendriks的城市治理模式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参考文献[12]翻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