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资银行国际化成果受到国际认可

中资银行国际化成果受到国际认可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G-SIBs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通过对各大银行系统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后的结果,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这4家中资银行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成果的认可。2016年,中资系统重要性银行继续展开国际化探索,全球布局进一步扩张,境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发展成果颇丰。除上述4家银行之外,中资银行中的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也通过设立境外机构、提供贷款支持、丰富金融业务等多种方式加强跨境金融交流,开辟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中资银行国际化成果受到国际认可

2.1 BII稳步上升,内部发展出现分化

2.2 境外资产逐步积累,资产结构发生变化

2.3 经营能力不断提升,境外业务渐趋多元

2.4 分支机构分布广泛,全球布局颇具特点

2.5 境外雇员数量增长,人才建设持续深化(www.xing528.com)

2011年,金融稳定委员会(FSB,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发布了第一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名单,并按其重要性的不同,建议对不同银行实施不同的附加资本要求。截至2016年,中资银行中共有4家银行上榜,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见表2-1)。G-SIBs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通过对各大银行系统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后的结果,反映了国际社会对这4家中资银行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成果的认可。2016年,中资系统重要性银行继续展开国际化探索,全球布局进一步扩张,境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发展成果颇丰。

表2-1 2016年中资系统重要性银行级别与附加资本要求

资料来源:浙大CIFI,FSB。

除上述4家银行之外,中资银行中的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也通过设立境外机构、提供贷款支持、丰富金融业务等多种方式加强跨境金融交流,开辟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其中,交通银行的发展水平突出,股份制银行则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国际化业务的重点开展区域,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也纷纷“走出去”,结合自身发展战略与发展水平进行境外扩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