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40年改革开放: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成功经验

中国40年改革开放: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成功经验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同时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成功经验。这一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成功进行改革开放的结果。虽然一度经历过收入差距的扩大,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三种途径或效应,分享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发展的共享性。

中国40年改革开放:做大蛋糕,分好蛋糕的成功经验

学术界和决策者普遍同意,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都具有促进发展的做大蛋糕效应。然而,对由此导致的发展是否产生所谓“涓流效应”却莫衷一是。换句话说,做大的蛋糕如何合理分配,让全体人民分享发展成果,在国际范围内和各国实践中却远远没有破题。1978年—2015年期间,世界经济以2.9%的速度增长,全球GDP总量增加了1.87倍,然而,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两类国家的一国内部,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世界基尼系数达到0.7左右。这是全球经济失衡的最突出表现和根本原因,也是欧美许多国家政治上走向极端的诱因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同时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的成功经验。在1978年—2015年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均9.7%的实际增长率,在实际GDP总量和人均GDP分别增长了29倍和20倍的同时,城乡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提高了16倍,从整个期间平均来看,与劳动生产率(用劳均GDP衡量,其间提高了16.7倍)总体上实现了同步。而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农民收入提高速度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这一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是成功进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在过去的40年中,中国在工作和经营激励、企业治理结构、价格形成机制、资源配置模式、对外开放体制和宏观政策环境等众多领域推进改革,逐渐拆除了计划经济时期阻碍生产要素积累和配置的体制障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度对外开放,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既从整体上搭建起改革的四梁八柱,也在一系列重点领域实现了更深入的突破。(www.xing528.com)

一旦解除各种体制束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得到更迅速的积累和更有效率的配置。这就意味着,改革推动的高速经济增长,不仅有要素投入的驱动,也伴随着生产率的大幅度提升。一些海外学者之所以屡试屡败却坚持唱衰中国经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无视中国经济增长中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而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许多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支撑。笔者的估算显示,在1978年—2015年期间劳动生产率16.7倍的提高中,55.1%来自三个产业的贡献,44.9%来自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产业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城乡就业更加充分和劳动力的更有效配置。在城乡就业总规模从1978年4.02亿增加到2015年7.75亿的同一时期,农业劳动力比重从70.5%下降到28.3%。就业扩大还赋予经济发展以分享性质。虽然一度经历过收入差距的扩大,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在不同时期,分别通过三种途径或效应,分享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第一是就业数量扩大效应。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了更多岗位,社会各个群体的收入均得到提高。第二是工资水平提高效应。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出现,普通劳动者工资以及低收入家庭收入加快提高。2009年以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都呈现持续缩小的趋势。第三是再分配政策力度增强效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发展的共享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