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利益排序:客户、员工、股东

企业利益排序:客户、员工、股东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马云认为,企业只有把客户和员工利益放在前面,“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改变自己适应别人”,这样股东才能有机会赚到钱。至于如何排序客户、员工和股东这三者,事实上是“术”的层面的内容。马云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员工放在第二位,实际上只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技术手段而已。他认为人将成为21世纪的核心要素,只要客户满意了,员工满意了,股东一定会满意。因此,这一时期,股东第一,客户第二,员工第三。

企业利益排序:客户、员工、股东

2016年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亚布力论坛上回答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全球首席执行官亨利·吉斯卡·德斯坦所提出的问题时说道:“阿里巴巴从第一天成立到上市再到今天,16年来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只有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员工快乐,才有可能创新;只要客户满意了,员工满意了,股东一定会满意。”

事实上,这并不是马云第一次提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这个观点了。这是阿里巴巴一以贯之的立场。在过去,尤其是在阿里巴巴面临重大选择的节点上,马云都曾提到这一点。

2014年5月,在阿里巴巴正式上市前夕,马云通过内部邮件向全体员工宣布此事,并再次重申:“上市后我们仍继续坚持‘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我们相信做任何艰难的决定,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将来,坚持原则才是对各方利益最大的尊重和保护。上市从某种意义上是让我们更有能力去帮助客户、支持员工、守护股东利益。”

马云的这一观点与华尔街盛行的“股东第一”的观点大相径庭。在华尔街看来,股东大于“天”,公司的战略决策要围绕股东利益这个大目标进行;公司的经营方针也要根据公司章程履行有关程序。华尔街认为,股东出资建立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赚钱,取得回报;企业就是为股东赚钱的机器,因此,企业应该把股东利益放在首位。

而马云认为,企业只有把客户和员工利益放在前面,“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改变自己适应别人”,这样股东才能有机会赚到钱。因此,从“道”的层面看,马云的出发点与华尔街传统理论的根本目的并不矛盾。

至于如何排序客户、员工和股东这三者,事实上是“术”的层面的内容。马云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员工放在第二位,实际上只是实现股东利益的技术手段而已。在他看来,先有客户才能赚到钱,赚到钱才能回馈股东,而挖掘客户、维护客户关系的当然是员工,所以,员工排名第二位。但是,其最终的目的还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马云自己也曾解释道,“客户第一”的观点主要是出于对“人”的考虑。他认为人将成为21世纪的核心要素,只要客户满意了,员工满意了,股东一定会满意。股东不一定总是对的,最终的决定还是要企业的运营者来做。他的观点很有道理。

的确,在当今社会,科技手段的辅助让人力逐渐摆脱传统的机械性劳动,人之所以为人的作用正逐步显现,人所具有的创造性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因此,自然要重视人的作用。可是,无论股东、客户还是员工,他们都具有自身的能动性,相辅相成,难以划分哪类人具有更高的价值。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也不能保证决策就一定是对的。因此,尊重人的要素,发挥人的作用,就应该让不同的人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企业要想保持盈利,就要具备在任何不同形势下都可以有效应对的一套体系。在这种情况下,细分客户、员工还是股东哪个因素最重要,就没有那么大的意义了。

在我看来,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客户、员工和股东的重要性和优先程度是不一样的,不一定要被一成不变的观点所束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根本上讲,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盈利,这三者的重要性和出发点也应从盈利的角度出发,因时、因地、因势、因企而变。(www.xing528.com)

我认为,有时候股东应该被放在优先位置,尤其是在企业起步阶段和企业创业融资时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资本,没有股东投资,能够建立起企业吗?每个企业在融资之时,都是向股东展示企业会给股东带来多大回报。没人对股东说,“我向你融资就是为了客户和员工”。因此,在这个阶段,理所当然的就是股东第一,员工第二,客户第三了。

在获得融资之后,在企业创业初期,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建立一支分工明确、高效运作的团队,是企业能够良好运营的重要条件。所以,很多企业会花大价钱聘任优秀人才。只有组织架构搭好了,才能保障公司的运行,才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优质的服务,可以完成原始的客户积累,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吸引股东的资金,做大做强。在这一阶段,自然就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了。

等到公司运营稳定,有了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客户群体的时候,争取融资以扩大规模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在这一阶段,股东的重要性就自然地再次提到最高,企业必须满足股东要求,对企业进行一定的改制和完善,甚至得迁就股东关于上市、分红、回购等的要求。因此,这一时期,股东第一,客户第二,员工第三。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在股东大会投票决策时,为了获得股东的支持,自然也是股东第一,员工第二,客户第三。

获得融资后,公司规模扩大,现金流增加,公司想要做大做强,重点自然会放在全力维护及拓展客户关系上。这时候,就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了。

除此之外,因行业不同,各个要素的顺序也不一样。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电商的领军者自然是以维持稳定的客户市场为主。但作为投资与投行之类的企业,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就是人才。因此,员工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作为基金类企业,其顺序应该是:LP(有限合伙人,可视为股东)第一,员工第二,客户(项目)第三。

综上所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不一样的资金、市场或者人才需求时,股东、员工和客户的重要性就会发生变化。所以,没有必要对这三者进行硬性排序。做企业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创造财富、创造价值,其他的都是实现根本目的的方式和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情况,活用各类资源,才是企业制胜的根本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