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经济带: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长江经济带: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江经济带力求成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应该落到实处。高度的机械化与水利化水平有助于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建设,这也为长江经济带能成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增加了力量。所以说,将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业发展打造成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区,是一条长期的奋斗之路。

长江经济带: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发展,历来备受重视,尤其是农业的发展。长江流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地和商品粮基地,这一地区的气候、水、土等自然资源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的生产。长江流域主要位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水热条件极佳,气候条件对农产品的生长贡献极大,尤其是水稻,其生长条件甚是理想。这一地区的粮食生产左右了全国粮食生产的格局,关系着整个国家粮食的配备与安全。[29]长江经济带地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的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在不断上涨,而且是稳中求升,这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态势。

长江经济带力求成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应该落到实处。这样的发展目标又是立足于那些条件呢?长江流域地区,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大,尤其是中下游地区,这样先天的自然条件为机械化的投入提供了可能。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田土壤质量相对比较理想,较好的土壤条件对于农业的发展而言可谓重中之重,长江自西向东,到了下游有大量的泥沙沉积,丰富的营养元素都在此聚集,长江经济带的农业发展在此受尽上天恩惠。另外,长江经济带农田的机械化水平很高,水利化水平也毫不逊色。高度的机械化与水利化水平有助于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建设,这也为长江经济带能成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增加了力量。[30]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可居前列,经济水平程度之高有助于农业的发展,这些在长江经济带地区都一一得到实现。

长江经济带能成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农业发展的又一个指标,因为复种指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作物播种的实际面积,进而直接涉及粮食的实际产量,[31]长江流域的光、热、水条件充裕,复种指数较高,这也使得粮食的单产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再加上技术与经济条件的保证,使得这一地区粮食的生产有望成为全国的领军者。(www.xing528.com)

要成为粮食的生产核心区,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的发展就必须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的现代化,就是指利用农业技术,采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去改造传统的落后的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里面我们要认识清楚,农业的机械化是指使用现代的耕种及灌溉设备,一改之前的手工和畜力,节省劳动力的同时实现劳动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就是采用各种化学、生物等技术,改良农作物的品种,增加单位产量,进而实现规模产量。另外,农业的管理也很重要,科学而成熟的管理办法有助于推动农产品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32]

总之,要成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区,仅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业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它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还要在设备、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提高粮食的产量。粮食的品种以及栽培技术都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说,将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业发展打造成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区,是一条长期的奋斗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