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省电子商务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试点成功

贵州省电子商务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试点成功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贵州在农资营销形式上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方向转移,建立了电子商务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纳雍县、榕江县入列试点县名单。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完善电商服务体系。

贵州省电子商务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试点成功

利用互联网,结合大数据,进行现代化农业市场体系升级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农业农村部公布了“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贵州农资营销形式上向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方向转移,建立了电子商务化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纳雍县、榕江县入列试点县名单。作为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承载着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村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探索性建设任务。其目标是实现农产品产、供、销等环节的电子商务服务。

建立健全电商供应链体系是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化的基础。印江自治县农特产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为解决产品销路,2013年率先建成全省第一家淘宝网特色中国县级馆,并于2015年荣获全省第一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破解农村电商站点服务单一、生存困难等问题,2018年以来,印江探索出“电商驿站+”工作模式,把17个乡镇(街道)365个行政村划分为8条线路,规划建设160个电商驿站。目前,共培育电商企业36家、网商网店258家,开通各类村级电商驿站126个。2019年,印江还创新推出农村电商基础网、营销网和物流网,通过“三张网”促进农村电商一体化运营,打通了农产品进城第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电商云仓通过培育流通企业,构建产、供、销一体化运行体系,重点加快茶叶食用菌白酒等10款产品标准化生产,打造农村电商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完善电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79个,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9个,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306个,快递物流实现乡镇全覆盖。

推动电商数据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精准实施产销对接,瓮安县商务局联合贵州电商云瓮安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打通了多元渠道,让远在深山的农产品顺利出山。与穿洞河村一样,通过贵州电商云解决产品销路的还有晴隆县鸡场镇田坝村。在贵州电商云黔西南州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对接下,该村与广州市场达成长期合作,按照每日约10吨的定量出货,促成村辣椒基地的辣椒成功出售。作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产业“7+N”朵云示范工程之一,贵州电子商务云通过“平台+服务+数据”的模式,让农产品成为“云端”热销商品。通过贵州电子商务云,贵州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已累计销售10亿元,电商平台入驻商家3000余个,本地生鲜门店日均产品配送量在15吨以上。“一码游贵州”正式发布,通过汇聚供需两端的资源,满足普通消费者购物、生活服务等多种需求。目前,已汇聚各类产品2万余种,覆盖全省9个市州,还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云仓体系和覆盖全国的物流体系。

推进物流标准化,增强物流支撑保障能力,是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化的重要环节。推动“黔货出山”,物流支撑至关重要,贵州省以贵州现代物流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现代物流集团)为引领,通过抓紧布局建设物流数据平台、物流园区、物流枢纽、物流通道,建立产销一体的业务板块,保障了供应链畅通。威宁江楠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园(一期)集交易、加工、冷链物流功能于一体,能带动周边4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发展,直接带动5000多户农户增收。隶属于现代物流集团的贵州省生产资料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贵州名特优产品”引领“黔货出山”项目。公司副总经理余龙介绍,依托现代物流集团的流通主渠道,目前该项目已与省内364家生产型企业开展合作,通过项目链接产业基地1430个,采购农特产品460万个,带动农特产品增效约5.2亿元。(www.xing528.com)

【注释】

[1]http://www.gz.xinhuanet.com/2020-10/27/c_1126661586.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