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落习俗的演变:婚姻自由、丧葬保留、年节改变

村落习俗的演变:婚姻自由、丧葬保留、年节改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下,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已经成为主流,父母已经不再干涉儿女的婚姻问题。与婚姻类似,丧葬习俗也随着“破四旧”等运动的开展而进一步被简化。但是,丧礼的主要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吊孝、发丧、下葬、守制等习俗和传统时期没有太大变化。集体化时期,该村年节习俗也发生了些许改变,特别是与祭祖有关的习俗大多被废弃。此外,年节习俗对于年轻人的约束也在不断减弱。

村落习俗的演变:婚姻自由、丧葬保留、年节改变

土地改革之后,该地奉行一夫一妻制,伴随而来的是童养媳、抢亲、过继婚等婚姻形式的消失。不过,有些婚姻形式并没彻底消失,在1980年之后还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复兴。在集体化时期,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对于婚姻自由的提倡,子女对于自己婚姻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权。然而,仍有不少父母会为子女包办婚姻,只是结婚之前要征取子女的意见。此阶段,媒婆这一职业已经彻底消失,但媒人仍然存在。通过媒人搭桥促成婚姻,仍然是村民们缔结婚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与此相对,婚姻仪式则实现了简化。结婚时,村民由生产队介绍信,再到相关部门登记便可。登记后,再择吉日摆酒宴,拜堂等相关仪式已不再时兴。1980年之后,随着农村自由程度的提升,村民对于婚姻自主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当下,自由恋爱和婚姻自由已经成为主流,父母已经不再干涉儿女的婚姻问题。当然,这也是该村离婚率提高的诱因之一。

与婚姻类似,丧葬习俗也随着“破四旧”等运动的开展而进一步被简化。但是,丧礼的主要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吊孝、发丧、下葬、守制等习俗和传统时期没有太大变化。在1978年之前,由于该地并没有火葬场,因此村民丧葬仍以土葬为主。火葬场建成后土葬仍较为流行,直至1985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村民才开始逐渐接受火葬。(www.xing528.com)

集体化时期,该村年节习俗也发生了些许改变,特别是与祭祖有关的习俗大多被废弃。与此相对,春节的习俗和禁忌却被保留了下来。在此阶段,村民大年初一仍要挨家挨户拜年,初二开始也要按照传统时期的顺序走访亲友。刚分田到户之时,村民受惯习影响仍会在过年时拜访亲戚,但近些年不少家庭已经出现只拜访近亲而不再走远亲的情况。此外,年节习俗对于年轻人的约束也在不断减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