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城县丧葬习俗及传统程序研究

盐城县丧葬习俗及传统程序研究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办丧事,俗称“白喜事”。办白喜事,有一整套的程序,诸如报丧、告祖、吊唁、入殓、祭奠、出殡、送葬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强调死人不争活人地,推行火葬,使过去的一些传统的民俗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被摒弃。(一)传统丧葬程序丧葬礼仪在盐阜地区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烦琐的一种。盐阜地区丧葬的基本程序如下。

盐城县丧葬习俗及传统程序研究

在盐阜地区,人们对人的出生历来很重视。这是因为人的出生,无论对于一个家庭,还是对于一个家族来说,都是一件喜事,是添人增口兴旺发达的标志。对于一个人的死,虽属家庭的不幸,令人悲伤,但人们同样也将其作为一件大事,以多种形式来寄托哀思。

由于生和死是人生两极,因此,在盐阜地区,无论庆贺还是祭奠,仪式同样十分隆重,故此地人又将人之生和人之死并称为“红白喜事”。

丧事,俗称“白喜事”。办白喜事,有一整套的程序,诸如报丧、告祖、吊唁、入殓、祭奠、出殡、送葬等。有的人家还要做道场,放焰口,请地理先生看墓地风水,子女要披麻戴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倡导移风易俗,强调死人不争活人地,推行火葬,使过去的一些传统的民俗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被摒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本地相继开展了平坟、深埋、不留坟头等运动,并利用荒滩薄地建起公墓。丧事方面不少封建迷信的东西被革除,用黑纱代替了披麻戴孝,用骨灰盒寄存代替了棺木土葬,用放哀乐、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代替了和尚道士念经、放焰口。但是,作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棺木土葬风俗,毕竟是一种社会的客观存在,特别是与之相对应的一些丧葬文化,对今天的丧葬工作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一)传统丧葬程序

丧葬礼仪在盐阜地区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烦琐的一种。它的仪式较多,是其他许多礼仪所不及的,也是最为庄严、隆重的。由于这种礼仪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突出的方面,诸如孝道、宗法制等,都会在礼仪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正因为如此,一系列仪规既显得温情脉脉,极富有人情味,与此同时又多带有几分冷峻和严苛。

盐阜地区丧葬的基本程序如下。

1.初终

由于历史上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因此,盐阜人过去把凡享有50岁以上年龄因病而死的,都叫“寿终”,把所办的丧事也称为“白喜事”。对于这种死亡,家人早有准备,儿女子孙通常都会在死者临终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相对于儿女为其送终,死者在弥留之际,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见到所有儿女一面。所以常常有儿女外出未归的,老人往往苦苦挣扎,迟迟不肯闭眼。此时,死者家人在心理上和物质上对于死者的死均早有准备,通常是一边含悲哭泣,一边为死者后事忙碌。一是为死者搭“高床”,也有的地方叫搁“高铺”。即在死者弥留之际,将其从内室移至正堂,安放到为其准备的停尸床上,此地叫“上高铺”。男移正庭左侧,头南脚北,谓之“寿终正寝”;女移正庭右侧,头南脚北,谓之“寿终内寝”。按照盐阜风俗,此地“上高铺”有两种做法。一种在盐城南部地区的东台、大丰、盐都、亭湖等县市区,认为死者为大,通常要搁“高铺”以停尸;一种是在以阜宁县为中心的滨海、响水和射阳、建湖等县,认为只要死者父母健在或者尚有一人健在,就不能“上高铺”,只能铺床于地上。这与生前在长辈面前不敢言老是相对应的。即便死者已儿孙满堂,亦不能享受这种待遇。否则,就是对死者长辈的不尊重。当然,如果死者父母均已过世,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亦是要搁“高铺”的。二是趁其弥留之际,为其穿送老衣,也有的叫“穿寿衣”。之所以在弥留之际为其穿寿衣,原因有二。其一,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同时,盐阜人认为,死后衣服穿得再好,人已断气了,衣服并不属于死者所有。其二,出于俗信。盐阜人认为,死者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去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寿衣,一般是生前就做好了的,而且通常是选择有闰月的年头,由闺女为其做。过去,盐阜人强调寿衣的总数必须是奇数,有“五领三腰”之说。即除了正常穿的以外,还必须要有棉袍、棉袄、棉裤,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鞋子也必须是布底,同时要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寿衣是有讲究的,绝对不能用皮货。内衣通常不钉纽扣,只缝带子。因为“钮子”和“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衣料只能用布或者绸子,但决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亦为同音,也为忌讳。三是要着手做办丧事的准备。通常做女儿的在死者弥留之际,就要为死者炼“千张纸”,进行祈祷。盐阜人认为,死者在弥留之际之所以很痛苦,全在于鬼使神差已奉命前来带其去阴间报到,痛苦是死者正在同他们抗争。闺女炼“千张纸”主要是为了拜托鬼使神差,给他们一定的纸钱,以免死者在去阴间的路上受苦。死者一旦咽了气,盐阜人俗称“归天”或者叫“走了”,尸体即不能再移动了。此时,待将手脚理顺,头颅扶正,眼皮闭合以后,必须要认真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必须立即在死者头部和脚下点上“长明灯”和“长寿灯”,以供死者在阴间照明所用。所谓“长明灯”和“长寿灯”,即用碟子盛豆油放灯芯点燃为灯。同时要摆上一碗“倒头饭”,或三酒盅米,上插三根筷子。同时,要在脚下放置两块砖,谓之“稳脚砖”,以便去阴间一路走稳。第二件事是“复礼”,也叫招魂。盐阜地区最早的做法是,朝祖先发源地呼唤死者。后来多数人家则在门前做标志,古称“挑钱”,盐阜地区叫“画天纸”,也有的地方叫“纸幡”,一来为死者招魂,二来告知世人家中有丧事。门前“纸幡”所挂位置,通常是根据死者的性别来决定,此地通行男左女右。现在,也有的人家通常是朝房上抛一件死者的衣服,作为招魂标志。“复礼”或者招魂,实际上是亲属希望亲人魂归的一种仪式。第三件事情就是按此地风俗要给死者嘴里放上钱币,也有含珠玉珍宝的,谓之“含饭”。同时,此地有的地方会备一扎香置于死者手中,谓之“打狗棍”。这是给亡者去冥府过恶狗庄时作防身用的,免被恶狗所伤。也有的地方会朝死者衣袖里放一串用筷子串好的小面饼(俗称“打狗饼”)、纸钱(俗称“买路钱”)的风俗。饼是去冥府路上给拦路狗吃的,钱是给拦路鬼用的。地方有这样的说法,即去冥府的路上要过渡、过桥,都用得着钱。此外,要朝死者脸上盖以黄元纸,俗称蒙脸纸,也有用四方形白纸、白布一块,蒙脸蒙身。旁边地上置一瓦盆,供人烧纸钱,以与死者诀别所用。所有这些程序和仪式,都是一代一代沿袭流传下来的,成为地方的风俗。

2.报丧

报丧,即由丧家向亲戚朋友邻里报告死讯、丧期、葬期,以便他们及时赶在大殓以前来同死者诀别。

报丧的形式有口头的,也有持讣闻的,后世也有在报纸上登讣告报丧的。盐阜民间一般以口头报丧为主。报丧的人,此地一般不用孝子,多请族内的亲戚或者是近邻,受丧家委托前往报丧。报丧的人到有关人家报丧,一般都是行色匆匆,不过多停留。若对方有人来接,无论长幼,都要叩首,否则,称为礼数不到。按照此地风俗,报丧者到有关亲戚家,必须要吃点东西,或者是要喝杯水,或者是要抽支烟,不能滴水不靠。据说,报丧的人不吃点东西,于这家亲戚不利。当然,也有些世家大族,比较注重礼仪,是持讣闻前往报丧的。讣闻的文辞大体如下:“不孝某某罪孽深重,弗自殒天,祸延显考×公、讳××,×府君恸于×年×月×日×时寿终正寝,距生于×年×月×日×时,享年几十有几。不孝××随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最后写上“叨在:戚、友、寅、学、乡、世(红字)”字样,结尾写“哀此讣”。在丧礼日程的下边,依次开列子孙的名单。

3.成服

所谓成服,就是穿孝、戴孝。过去穿孝、戴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孝意和哀思,后来被人们引申为为亡人免罪。由于此俗属于儒家礼仪所规定,因此,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礼制,不允许有所差错,所以叫遵礼成服。

成服最基本的“礼”,就是传统的“五服”制度。这种制度不仅见于丧葬,也是亲族关系远近亲疏的标志,与礼仪规制或实际权利、义务关系均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五服”,即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五代人在丧事活动中,后代为上代戴孝所穿的不同服装。以死者为例,生前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叫五服,下及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也叫五服。这种以死者为中心的上下九代,又叫“同门九族”。就丧礼而言,它规定了何种关系应该属哪一服,这一服应该穿什么样的丧服,服丧多长时间。在盐阜地区“五服”是这样规定的,第一种叫“斩缞”,这是“五服”中礼仪最重的一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左右衣膀和下边不缝,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斩缞”。儿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妻对夫,都要穿“斩缞”。第二种孝服叫“齐缞”,是用本色粗麻布制成的,孙子、孙女、曾(重)孙、曾(重)孙女、玄孙、玄孙女为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穿孝服均遵此礼制。孙子孝帽上钉红棉球,长孙钉1个,次孙钉2个,其余类推。孙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个小红福字。未出嫁的孙女用长孝带在头上围一宽缞,结于头后,余头下垂到脊背,头上插一个小红福字。孙子、孙女的孝袍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按死者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曾(重)孙子孝帽上钉粉红棉球,大曾(重)孙钉1个,二曾(重)孙钉2个,其余类推。曾孙的孝袍肩上钉2块红布,玄孙(有的地方叫灰孙或元孙)钉3块红布,均为男左女右。第三种孝服叫“大功”,是用熟麻布制作的,为伯叔父母、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和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均穿这种服装。第四种是“小功”,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服装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穿的。第五种服装叫“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或漂白的布做的。盐阜地区称为“漂孝”,为族伯叔父母、族兄弟姐妹、未嫁族姐妹和外姓中表兄弟、岳父母服丧穿用这种服装。所以,一般人只要见所穿的丧服,也就能知道服丧者与死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并且能大略推知服丧人相互之间的关系。

成服,在盐阜地区不是一种简单的事。首先,要明确“丧主”。因为只有“丧主”才能主持成服的仪式。在盐阜地区,“丧主”多由死者的表亲或内亲充当,具体由谁出面来主持“成服”仪式,则应根据表亲或内亲的具体情况由他们自行商定。通常是死父亲由表叔主持,死母亲由内亲主持。这就是盐阜人对“表叔、娘舅与先生”特别尊重的原因。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与表亲或内亲失去联系,或者无内外表亲,这种情况,通常只有“人主”出面来主持成服仪式。所谓“人主”即家族中的长者。其次,要按照成服的规矩仪式给孝子及众亲成服。由于这一礼仪在历史上比较复杂,加之有的人家亲友众多,成服难免有疏忽之处,故而时常引起争吵和不快。因此,盐阜人后来根据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成服时,“丧主”或“人主”只为孝子成服,其他则由丧家将孝服“分配”给其他亲属和朋友。二是孝服一律不再制作服装,而通行使用“孝巾”(有的地方叫“大手巾”)和孝帽来代替。现在,有的则用黑色袖章或白色袖章。三是为了有所区别,对“孝巾”或“孝章”的发放,一般由“丧主”或丧家递上即可。对有特殊关系的人,如“人主”、四门亲家等,因为都是孝子的长辈,必须要由孝子跪叩呈上。与死者是父子(母子)、父女(母女)关系的,包括儿媳妇,从头到脚一片白。即头顶“孝巾”、腰间扎麻,脚穿孝鞋,谓“披麻戴孝”。其中,孝女尚未出嫁的,“孝巾”只能斜披肩上,同已婚姐妹相区别;如果双亲中有一人健在,孝子孝女(包括孝媳)的“大手巾”顶在头上应为不对称型,即一边长一些,一边短一些,而且鞋后跟处不用白布包严,以同父母双亡相区别。除了孝子、孝女及儿媳顶“孝巾”外,其他女性亲属也一律顶“孝巾”。区别在于儿女儿媳的“孝巾”一定要拖到地,盐阜地区叫“拖里带外”。其他亲戚中女性的“孝巾”相对于儿女的要短一些。一般其他男性通常只戴孝帽,以表致哀。唯有区别的是女婿必须戴双的,一顶为普通的孝帽,一顶为定制的纯白竹布的孝帽。侄女婿同女婿一样,也是戴双层孝帽,同女婿相区别的就是要将孝帽两个角叠一个陷进去(男左女右),只留一个角。若是孙女婿,只戴一顶白竹布孝帽。同样,侄孙女婿的白竹布孝帽也只留一只角。至于孙子、曾(重)孙和玄(灰)孙则另有标志。通常孙子只戴普通孝帽;曾孙盐阜人叫重孙,孝帽上则钉有红布;玄孙盐阜人叫灰孙,孝帽上则钉有绿布,以此相区别。

总之,颇具礼仪的成服仪式,不仅让孝子贤孙们都戴上了孝,而且也言明了多重关系,直接影响着多少年来的丧葬礼俗。

4.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与死者的关系亲疏远近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出门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亲,当接到讣告或报丧死讯以后,要及时奔丧、吊丧。属于一般的至亲,接到报丧信息以后,首先要问明情况,然后,便不顾一切地上路奔丧。出嫁的女儿更要一路哭来。到家时,先要向死者跪叩、哭悼,直至有人劝慰才停止。比较亲近的亲属成员,虽不像子女一样,但也都要向死者举礼叩拜,或以哭悼来倾诉衷肠,或通过焚烧纸钱,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亲友前来吊唁,孝子必须走出门外,手捧哭丧棒磕头迎接,并赠以孝章。按盐阜风俗,亲友吊唁,鼓乐(哀乐)要响起来,家人要伏尸痛哭,盐阜人谓之“为死人翻身”。吊唁人向死者致哀举礼时,孝子都得下跪作陪。如果是望族,或者死者德高望重,前来吊唁的人比较多,也有一人在前主祭,其余人都跪在后面陪祭。这种祭法通常都要行二十四拜或十八拜大礼。除了辈分比死者高或是平辈的吊唁者不叩首外,其余吊唁者一律要行跪拜礼。

亲友来吊唁,过去大多带纸钱(又称“冥钞”,俗称“毛昌纸”),谓之“吊纸”。民间俗规,凡亲友前来吊丧,孝子均要陪跪。俗说:“死娘老子,膝盖头子当路走。”孝子们在陪跪的同时,还要不断地焚烧纸钱。否则,将被指责为“不孝顺”或“不懂规矩”。现在吊唁,除了带“吊纸”外,还有的人会带礼品或礼金。礼金通常用黄色或蓝色套封装好,正中央写上“折祭×元”或者“奠敬×元”。礼品通常送花圈、挽联、香烛、挽幛、冥器等。在此地,挽联一般均写在白纸上,以对死者进行讴歌颂扬为主,也有表达哀思之情的。此地最常见的挽联有“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纸上月三更”“音容如常在,含笑于九泉”等。挽幛无论质料如何,必须是蓝、灰、青、白等素色的。现在通行的是送花圈。因为现在有的地方把长寿者过世当作功德圆满的喜事来办,所以也有送红色挽幛的。不过,在上面同样要缀饰白纸幛光,写上悼念之词。通常,在挽幛右上方缀饰白纸幛光,书写“×××千古”,左下方则书写“×××敬挽”,以此作为对死者的哀悼。

丧葬携礼的吊唁习俗为盐阜地区比较古老的仪俗。这种礼品的作用可以分成两种,即对死者的吊唁和对生者的抚慰、资助,前者叫“赠”,后者叫“赙”。所送花圈、香烛、纸钱、冥器均为悼念死者所用,挽幛、礼金和挽联均为后者所有或收藏。

5.装殓

装殓就是把死者装裹、放入棺木。过去称“入木”,此地有的地方叫“上材”,有的地方叫“穿材”,也有的地方叫“大殓”。

大殓的时候,死者的孙男弟女们都要守在旁边,称“亲视含殓”。入殓前,通常用呈文纸或石膏将棺木四壁糊好,民间俗称“泥墙”。与此同时,在棺底要铺上一层草纸,棺材头贴有用金银纸剪成的太阳、月亮、北斗图案。尸体头部和脚部置有用草纸包石灰做成的“元宝枕”,供死者枕头和搁脚。有的地方还用红布将死者头部围上,在其腋下兜上红绸巾,在身上盖上棉被,可谓铺盖俱全。比较讲究的人家,在死者放入棺以后,还要放入许多小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均为死者生前喜欢和日常所用的东西。若此时有子女外出或远嫁的赶不及回来的,可将棺盖暂不上钉,以便他们回来时仍可见上最后一面,此为“小殓”。若儿女和众亲友均已到齐,待遗体放好以后,接下来就要举行“开光”“封钉”等仪式,此地叫“大殓”。

大殓一般在成服以后进行,此时的主要亲友已基本到来,生死诀别的意义十分明显。这项仪俗也厘清了许多人际关系,如死者与长子、死者与其他孝子的关系,死者和“丧主”及“人主”与其他亲戚的关系。如果这些关系没有理清、顾及,往往就会发生礼仪性的纠纷,即所谓“闹丧”。

“闹丧”的风俗,通常是由于特定的社会关系没有及时处理好。若是丧家与“丧主”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这种情况就很有可能发生。这种关系,在平常并不明显,只是在丧礼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盐阜地区,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必须要首先报告“丧主”,并请示、商讨有关丧葬的事宜。“丧主”到来,问清死者死亡原因及丧葬规格,觉得没有欺瞒,丧礼的操办也比较合理,方才能成服,并才准许入殓盖棺,否则不得盖棺。倘若未得“丧主”首肯就大殓、下葬,“丧主”有权要求丧家开棺、启墓。虽然风俗如此,但这种情况在盐阜地区很少发生。因为一般丧家随风就俗,对“丧主”都比较尊重,况且又是丧事,为求家庭平安,基本都听命于“丧主”,而“丧主”通常也都非常通情达理。

6.出殡

过去,死者一经大殓,下面的程序即为出殡。现在有的人家将死者遗体送火化场火化也视为出殡。出殡已接近丧葬礼仪尾声,也是死者离开家庭的最后一道程序,从此以后,死者与生者阴阳两隔。为此,自古以来,人们对出殡极为重视。过去,通常出殡前先要请好“土工”(抬棺材的人)。出殡前一天晚上,丧家要款待“土工”,并要向他们磕头,以示请其帮忙。此地出殡的做法和步骤大体如下。一是先要辞家。因为盐阜地区通行土葬,强调入土为安。辞家即含有死者同家庭告别之意,自此将进入另一个世界。为此,孝子贤孙要跪拜于地,焚香烧纸,举行辞亲仪式,进行祈祷。二是要将祭奠的饭食装到罐子里去,待下葬时埋于棺材的前头,以便死者日后享用。三是把棺材头抬起,先由孝子放几枚铜钱于棺下,然后由孝子孝媳扫去棺材上的浮土,拾掇棺材下的芦柴,谓之“扫柴(材)起棺”,即取“捎财起官”之意,以作兆化。最后按照“丧主”“人主”、吹鼓手在前,棺木居中,送葬人在后的要求,起杠抬棺,向墓地进发。此地民俗规定,棺材在起重以后必须一鼓作气送至墓地,中途不准落地,抬时须十分谨慎,切忌发生事故,否则被视为对死者大不敬,也对丧家不吉利。

由于这道程序为死者离家之别,出于感情,通常都比较隆重。过去,大凡官宦门第和殷实人家,有的在出殡前要举行祭奠仪式,宣读祭文。出殡时还鸣锣开道,请人举着仿制的斧钺和金爪,让和尚诵经相送。即便一般人家,也要摆个像样的送葬阵势。通常是孝子一身素服,手捧哭丧棒,孝媳众亲头顶“大手巾”,亲朋好友用竹竿撑住挽幛、被面,浩浩荡荡与棺木同行。一路上边撒纸钱边致哀相送,以表家人对死者的一片真情。现在实行火化,大多开一个哀悼会,以介绍死者生平为主,比过去简单得多。

7.安葬

因为盐阜人信奉入土为安,所以过去通行土葬。

土葬,则请阴阳先生(也有的叫“风水先生”)先要选定墓地,确定方位,然后由抬棺人(乡间称“扶冢人”,也有的叫“土工”)挖好坟坑,再由孝子贤孙们向坑内投以钱粮纸、黄元或用芦柴、稻草于坑内四周熏烧,盐阜地区谓之“暖坑”。接下来,孝子们要入一次坑,并要绕坑边走一圈,再由阴阳先生用事先准备的谷物在坑内的地上写上“太平”二字,然后方可将棺木放入坑中。棺木定向定位后,由孝子贤孙再抛入钱币数枚,并由孝子按照“丧主”的要求,用衣服兜一些土撒至棺木之上,方能由“土工”开始填土。待初成墓形后,再于坟前插上哭丧棒,供四碗饭菜以祭,方能表明安葬仪式结束。

8.成主

安葬结束回家以后,一般人家通常都要为亡者立牌位,此地俗称“亡人牌子”,以便子孙供祀。这是安葬以后一个比较重要的仪式。在盐阜地区,一旦人死了以后,只要是成房立户、有儿有女的,家里都要为其设立牌位,以便家人祭奠。人们认为,人死即升天了,不可不祭,不可不供。过去,“成主”牌位是用木制成的,故又称“木主”。“木主”上面通常刻有死者姓名、生死年月、为家族中多少代世主等,摆放在条台上面,以供后人永久祭祀。后来,一般人死后先立牌位,置于庭旁,上写“某公讳某某府君之位”,并在牌位旁边的白纸上写上死者亡故时间和“七单子”。所谓“七单子”,即死者从亡故之日起,每七天一祭而开列的单子,以便家人为亡人进行供饭和祭奠。

9.居丧

居丧的基础是孝道。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要节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对亡人的哀悼、思念。过去传统的观念是,小孩子出生后三年不离父母亲的怀抱,时刻都要父母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亲亡故后,儿子应该还报三年,即要守孝三年。同时规定,在守孝期间夫妻不能同房,儿子不能剃头,不能外出为官,也不能参加一切社交活动或者出远门等。这些礼俗规定,显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所以,此地在后来的丧事活动中,都进行了改革。盐阜地区的做法是,既遵古礼,又从实际出发,大凡父母亡故的,即便是工作在外的儿女,也要请假回来奔丧。丧事完毕以后,为了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思念,一般不参加娱乐活动,有避戴孝帽看戏——乐意忘忧之嫌。在父母亡故七七四十九天以内,通常不理发。父母亡故后的第一年春节要贴白对联,上书“守孝难还礼,思亲免过年”。第二年贴绿对联。第三年贴黄对联。第四年起方才能恢复红对联,以作对父母亡故守孝三年的标志。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认为只要将老人在生前照应好,尽到孝心,没有愧意和内疚之处,有些形式也大可不必。

(二)传统丧葬礼俗

在盐阜地区,人们历来把人的寿终视为人生的最后一站,通常都是把丧事当作“白喜事”来办的。所以,在丧葬活动的过程中,亦形成了许多风俗礼仪。盐阜地区的丧葬礼仪较多,有丧之礼俗,葬之礼俗,贯穿于整个丧葬过程之中。常见的风俗礼仪有以下几种。

上高床 有的地方叫“上高铺”。即将病危之人由卧室移至正庭为其准备停尸的“高铺”上,谓之“上高床”。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死者能在家里最好的地方死得安定。俗信认为,死者死于睡觉床上,冥魂将被吊在床中,不能超度。这一风俗,不仅体现了家人对死者的尊重,同时也包含着希望死者将来能超度生还的良好愿望。

分手尾钱 境内凡“上高床”者大多已进入弥留之际,也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此时,通常会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以免死后儿女为此争吵,故称“分手尾钱”。同时,亦会嘱咐家人准备料理后事。此地“分手尾钱”,仅限于继承财产的儿子,一般情况下女儿是不参与的。通常的做法是,先要在家庭财产中提出两样东西,一件留给最小的儿子作纪念,一件留给长孙作为传承。然后就房产、家产和财产按兄弟的多少,进行平均分割。此俗体现了死者对儿女的交代,同时也对儿女为其后事准备提出了具体要求。

留后发 即死者在弥留之际“上高床”以后,通常家人要请理发师傅为其理发,此地谓之“留后发”。“留后发”在此地有两层含义。一是为死者整理仪容。这不仅是为了让活着的人瞻仰遗容,更主要的是地方俗信认为,人死后蓬头垢面去冥府报到,很有可能被鬼使神差误认为是贼,会遭到伤害,故而为之。二是图吉庆。所谓“留后发”,通常只是为死者剃去前额的头发,而留下后脑的头发。后发留下来,预示着后代一定兴旺发达,故而才有此俗。

哭路头 人死以后,除了全家遗族围在死者身边号哭恸哀,嫁出去的女儿,接到噩耗,应随即回家,并要沿途号哭,称“哭路头”。据说,女儿哭得越伤心,说明死者生前积德越多。这样到阴曹地府才能免遭其罪。

报外祖 母死,报丧于外祖家庭称“报外祖”。因随带白布赴之,所以也有的地方称“报白”。外祖至丧家时,子女必须跪下迎接,称“接外祖”。此时,外祖对于女儿死因,通常要查明详备。如果属正常死亡,通常就不会追究。若外祖偶或认为子女疏忽,定加咎责,有的则会手执木杖打骂,毫不容赦,足见外祖对丧家权限极大。

守灵 有的地方叫“守铺”,也有的地方叫“陪睡”。过去,人死以后不能立即安葬,要停尸堂中,至少三天两夜。此时,孝子贤孙日夜守护,即便深夜,也不能离开,以示孝服。这一礼仪,民间俗称“守孝陪睡”。其实,这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暗示,更主要的是出于人们对死者的情感和对死者的尊重,为人之常情。当然,停尸堂中也是为了等待尚未归来的子女和众亲的到来,以便进行各种悼念仪式。

糊哭丧棒 过去,此地人死后,都要根据儿孙人数制作哭丧棒。哭丧棒的制作很有讲究,每个棒由24根芦柴扎成,且只能2尺4寸长(寓意为二十四孝),外糊白纸。代表儿子的外糊白纸,要用剪刀剪出一个个小小的条子,称之为“毛棒”;代表孙子的,只在棒上糊一层白纸,谓之“光棒”;代表重孙(即曾孙)的用红的纸裹,称为“红棒”;代表灰孙(即玄孙)的须用绿棒,也有的地方用红白相间的“花棒”。有的地方对孙子的哭丧棒也有区别。如长孙为半毛半光,次孙只光不毛等。在滨海、阜宁、响水一带还有虚一代的说法,即如果死者只有孙子,尚未见重孙(曾孙),也要扎一个重孙所用的哭丧棒连同孙子的棒,一并由长孙捧着。人们一般通过坟前所插的哭丧棒,便可知死者已有了第几代后生。

铺堂 旧时谓人死后,阴魂先要到土地老爷处报到,故在成服以后,先要由家人去土地庙烧香、“铺堂”。“铺堂”又叫“送铺”,即先要送柴席一张至土地庙置于供桌下面,在地上铺些稻草,以示给亡灵安身。境内俗规,去“铺堂”者去与回来,是不能走同一条路的。也有的地方通常会在晚上,点燃一个用稻草编成的草把子送到土地庙去,此地谓之“送火”,为亡灵照明用。

送饭 即在成服以后,由家人为亡灵到土地庙去“送饭”。“送饭”时,由孝子捧着捧盘,里面放着一些半生不熟的米饭。“送饭”的人包括儿女、儿媳、孙子等人,届时这些人必须身披重孝,手拿烧纸前往。“送饭”时,“送饭”人不仅要焚烧冥钱,而且都要放声大哭,诉说死者生前苦处和好处。然后,磕四个头方才可以离去。此俗同“铺堂”一样,来去也不能走同一条路,必须从另一条路回去。

制棺 境内过去多为土葬,相沿成习。因为土葬必须要有棺木,所以盐阜地区有些老人在生前就会请木匠打制棺木,谓之“寿材”;也有的地方称活着时所制的棺材为“喜材”;人死后被抬进棺材,称为“穿材”(滨海、响水一带又称之为“上材”)。如果生前未做好棺材,死后则要请木匠打制,盐阜人称“制棺”。由于死后制棺时间紧,需快速完成犹如走马,故又称“走马材”。制棺在盐阜地区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同,也有区别。贫寒的人家通常只用六块板订成匣状,通称“六合”,也有的叫“薄皮材”。一般人家只用“一二三”,即厚度底板一寸、墙板为二寸、盖板为三寸的棺材;殷实富有的人家则用“天地同”,即盖底墙板均为六寸以上的棺木。如果人死后买棺材,为了避言,则称为“买大厝”(大厦)或叫“买寿板”,以取吉祥。运棺途中,过桥或过十字路口处,需留置银纸,棺木运回来后要烧金纸“接棺”,置放庭中。

三日下葬 盐阜地区一直坚持死者三日必须下葬的风俗。此俗认为,亲人死后,孝子悲痛万分,抱头痛哭,主要是想让死人复生,等三天也就是等死者能复活。三天活不过来,孝子也哭累了,此时下一步葬礼所需的衣服、物品也都准备好了,该来的亲友也大多到齐了,正好下葬。

开光 指死者装入棺木以后,由家中的亲人(也有的会请一位长辈)先为死者揩拭面颊,以便亲友们最后一次瞻仰遗容。揩拭的时候,先用筷子挟一个棉球,依次擦拭死者眼圈、耳朵、口,最后为死者擦脸。完成这道程序以后,即用两根红线绳放在棺材的上口部,以“十”字交叉的形式,来检查入棺的尸体是否居中,然后再用一面小镜子照照遗容,并转身将镜子摔碎,谓之“开光”。此举在于通过这种隆重的祭奠仪式,给人留下死者的最后印象。之所以要将镜子摔碎,其意在于人死亦已镜破,不可再圆。随后,让全体孝子和至亲瞻仰遗容,放声大哭,以作与亲人的最后诀别。

盐阜地区俗信认为,人生之于地,魂归于土。所以,当死者入殓棺木以后,应将原停尸床上的铺席和枕头放到户外三岔路口去。同时要将枕头拆开,让麦麸或谷物铺撒于地。这也是在“开光”仪式前,必须要做的事。

封钉 此地“封钉”的仪式很庄重。通常是在“开光”以后,先让孝子贤孙及众亲同死者再见上一面,以作诀别。然后将棺材盖上,再从各孝子的头上剪一束头发绕在钉上,连同封钉所用斧头,一齐置于一只捧盘之内。若是男丧则由表叔或族长执斧,若是女丧则由孝子恭请或跪请舅父执斧封钉,也有的地方请木工师傅封钉。其意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还之父母”,以维系幽明,联络心性。封钉执斧时,孝子要喊“父(母)亲躲钉”,以免木舛伤及死者的灵魂。封钉仪式在整个丧事活动中是最庄严、最庄重的。就孝子所剪的头发而言,也有很多讲究之处。通常情况下,若是父母亡故,孝子一般都应按死者男左女右的定式,剪孝子左上鬓或右上鬓的头发用来封钉以尽孝。但是,若祖父母健在,或者有一人健在,长孙则应剪左上鬓或者右上鬓后边的头发(也有剪头顶头发的),必须留下左上鬓或右上鬓的头发,好为日后祖父母去世时代父行孝所用,其他孙子则不问。这些做法不仅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从中也可见孝道在盐阜人的心目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当然,此时为了能给死者亲属以安慰,也有的地方会请同族中的好命人在封钉时念几句祝福词,诸如:“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成巴土,子孙之寿如彭祖。”

择墓 即选择墓穴,这是丧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民间认为祖上墓穴选择的好坏,对下一代影响极大。如果祖坟选在风水宝地上,后代必定兴旺。如果祖坟风水不好,家境就会败落,人丁就会不顺。所以,在殡葬时,都会请地理先生选择“吉壤”。在此地,地理先生或者阴阳先生通常会用罗盘作为卜具,用“阴阳眼”观其“阴宅”周围的地形、风向、水流等地形,以避祸得福为标准,来选择墓穴。这种择墓方式,与活人选择屋基大同小异,讲究地势、来气、旺气,顾及水陆两路和朝向等。对于这些,用现代观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将其视为活人的心理反映。

兜土填坟 这是对死者进行安葬的地方风俗。过去,盐阜地区的风俗规定,棺木入坑以后,必须要由“丧主”先填三锹土,然后“土工”方能开始填土。现在大多由“丧主”或内亲指派孝子用衣服先兜一些土,撒于棺木之上,然后“土工”方能填土。此举主要是为了突出“丧主”或内亲在丧葬活动中的地位,体现“丧主”或内亲对丧家的制约作用,也是对丧家是否听命于“丧主”的一个检验。

抢头碗 按照盐阜地区的风俗,孝子将父(母)安葬后回来,必先跨门前火盆、吃糕再到牌位面前去抢头碗。这一风俗的内涵是,跨火盆主要是为让孝子们提高“火旺”,希望他们能从死去亲人的悲痛中解脱出来;吃糕的目的不言自明,主要是希望他们日后各奔前程,步步登高;所谓“抢头碗”,就是按照孝子的人数,在牌位供桌上供有几碗饭,其中有一碗中会置有钱币,看看哪个孝子能抢到这一碗。如果谁先抢到则昭示会发财。这原本是丧葬礼俗中的一个游戏,以一个“抢”字来激励兄弟们争相发财。但由于人们认识不一,也由于这种做法缺乏科学性,常会在兄弟间闹出矛盾,后来逐步被淡化。

发后衣 所谓“发后衣”,即将死者除了随葬以外的剩余衣服,由家人整理出来,让表叔或者舅父分发给已成房立户的儿女。据说,这样做儿女日后必定发旺。盐阜地区之所以有这一风俗,不仅是为了将死者遗物分给儿女以作纪念,更重要的是将死者衣物分给儿女,正好合了我国传统习惯将后代子孙称之为“后裔”之说,所以叫“发后衣”,意在后代一定兴旺发达。

供饭 即在死者下葬以后,每天都要由孝子在死者牌位前供饭。供饭的风俗,在滨海、阜宁、响水一带一天只供两次,即早饭和中饭,晚饭是不供的。而在盐阜南边有些地方则一天三顿都要供。供饭时,孝子不仅要将饭菜置于亡者牌位前,同时仍要尊称亡者,请其吃早饭、吃中饭或是吃晚饭。按照当地风俗,供饭通常要供到“七”尽,只有待七七四十九天期满,方才停供。也有的地方要一直供到捧牌子为止,否则为生者的大不孝。现在,由于人的社会活动比较多,对此也进行了改革。他们唯恐外出有事误了“供饭”,常常会在牌位供桌上放一碗米,让亡者自便。其实,这些风俗都是活人的一种心理作用。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视为孝道对此地人长期的影响。

复山 安葬后第三天,嫡系晚辈要再去坟地,焚化纸钱,供饭祭奠,修整坟墓,此地称为“复山”(也有的地方叫“复三”)。在盐阜地区,有些人家也有在死者入土当天去修整坟墓的。这种做法,盐城西乡一带称为“跟山复”。地方风俗,“复山”时女儿或侄女都要用衣服兜土绕坟一周,并撒土于坟上,称为“缮阴屋”。这些风俗,均带有明显的活人的思想。当然,这些风俗也无不体现了生者对死者的一片真情,即死者虽然已经故去,但活着的人仍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平平安安。

烧七 老人临终断气以后,儿孙即停止理发,媳妇也不得绞脸,这样做,此地叫“留七头”。人死后,每七天为一个“七”,自头七至七七,逢七均须烧纸祭奠,谓之“烧七”。在“烧七”过程中,盐阜地区有两个风俗:一是“烧七”的具体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一七比一七要烧得晚;二是“烧七”的人数,只要参加“烧头七”的,必须每个七都要参加,否则前功尽弃,所以“烧头七”的人要少。在盐阜地区五七为“大七”。据说冥间第五殿阎王处,设有望乡台,亡魂由两鬼挟持,可以登台望乡,故五七在此地若是男丧通常由儿子和侄儿联合烧。“六七”在此地最为隆重。这个七通常由出嫁的闺女、侄女和孙女来烧。这天,主家不仅要备一桌饭菜以供,而且待闺女和侄女或孙女家来“烧七”时,必须先撤下家中所供的饭菜,再摆上她们抬来的饭菜以祭,盐阜地区称为“换饭”。同时,要在牌位上换上闺女和侄女或孙女在糊纸店定制的“牌楼”,方能举行祭事。“牌楼”在“六七”装上,只能等祭事期满“捧牌子”时才能撤下来,置于室外烧去。“烧六七”是亲友大集中的时间。有些人由于工作在外,在老人去世时尚未来得及赶回来奔丧的,可于这一天赶回来,以补其礼。在过去,还有的人家通常在这一天,要请和尚道士念经、放焰口、做佛事,以超度亡灵。

犯七 即人死后“烧七”时,刚好与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相重,地方则谓之“犯七”。如“犯头七”,则要在坟上插上一把小型的纸制雨伞和七面斜角小旗以祭。若是“犯二七”就要插十四面斜角小旗,其余类推。插旗时,边插还要边祷告说:“风来旗里躲,雨来伞里蹲。”以示对死者的保护。

除灵 盐阜地区若有人逝去,民间过去奉行服丧三年。在这期间,家中为死者设有亡灵牌位,家人身穿孝服,室内陈设须为素色。子女亦不能披红挂绿,否则为犯忌。只有待到三年守孝期满,方才能将死者牌位和牌楼烧掉,或者撤去牌位,将亡人牌子置于家堂菩萨左侧的“神龛”之内。此举叫“除灵”,也叫“捧牌子”。这种仪式通常由表叔或娘舅主持。举行这种仪式时,孝子贤孙的孝服或“孝巾”要一并脱下,连同牌位一起烧掉,故此举又叫脱孝。只有脱了孝,家人方能恢复常人家庭生活。守孝三年“捧牌子”,这是先人丧葬礼仪的规定。这个规定从礼仪方面讲,充分表达了人们对亡者的一种尊重。但是,这种做法客观上严重地制约和影响了生者的行为和社会活动。所以,后来盐阜人从实际出发,有的则于“七”尽就“捧牌子”,也有的于当年冬至“捧牌子”,一般人家最多不过三个冬就“捧牌子”。

祭奠 所谓祭奠,就是为已经死去的人举行一定的纪念仪式,表示生者对死者的追思和怀念。在此地通常有两种形式:家庭祭奠和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是在死者的诞辰或忌日时举行。通常的做法是面对遗像,馨香三炷和供奉饭菜及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的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后辈对先人的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举行。传统的祭奠方法有五种。一是上供品。通常要在坟前摆设一些水果或者先人生前喜欢吃的食品作为供品。二是馨香三炷,叩首或鞠躬悼念,以此来寄托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之情。三是烧冥钱,以表对亡人的孝敬。四是行大礼。过去,到墓地祭奠,凡晚辈都要跪地叩拜,以表对死者的尊重。五是要整修陵墓。每年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会使墓道或坟头受损,故而家人常常利用祭扫之际,对其坟墓进行整修和加高,或者朝坟上贴些草皮,加以保护。这一活动通常都在清明前三天就开始进行,此地人谓之“铎青”。(www.xing528.com)

这些作为是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礼仪风俗,既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追悼和怀念之情,也带有宗法制度的意味;既有对死者“永垂不朽”的精神寄托,也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和一种风俗,如果能剔除其中封建迷信和主观唯心的部分,对于我们做好文明丧葬工作也不是没有可吸取和借鉴的地方。

(三)现代丧葬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盐阜地区的丧葬礼仪也在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丧葬礼仪都被现代的丧葬礼仪代替。

1.丧事新办的程序

(1)联系殡仪馆。现在,无论城镇还是乡村,通常一旦有人死亡,其亲属便会主动与殡仪馆取得联系,落实运尸和火化时间。有的家庭将死者遗体直接送到殡仪馆,进行登记,并进行整容或移入冰库作暂时储存。

(2)商办丧事。约人商办丧事,除了商量丧事操办的规模和程序外,通常还会请有经验的亲友帮忙,在家里布置灵堂和招待来宾及其他事宜。

(3)灵堂布置。尽管现代丧葬提倡移风易俗,但家中一般都设有灵堂。灵堂通常设在中堂,墙上置放死者遗像(用黑边镜框),桌上置放鲜花、供果,燃香烛。如有送挽联的挂在遗像两侧,有送素花的放在桌子两边,送的花圈则放大门两侧。

(4)讣闻刊发。即向亲友告知死者去世时间及吊丧地点。此项有的口头通知,亦有发讣告的。

(5)吊唁。通常情况下,大凡有人来吊唁时,要随手送上一朵白色纸花和一只“孝章”,供其佩戴所用。如果有举礼的,则有人专门负责登记。

(6)出殡。此地人现在大多将尸体运往火化场,就视为出殡。出殡时,要大礼相拜。参加送殡的人多为家人和至亲。由于火化需要一段时间,故丧家通常会备糕点,以供送殡人食用。待将骨灰取回以后,大多数人家即将其送入早已确定好的墓地进行安葬,也有的置于家中设牌位进行祭奠。

2.追悼会仪式

追悼会是现代丧礼的一种主要形式。它可以寄托哀思,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悼念。追悼会,农村一般在家庭灵堂进行。通常的做法是请地方上一位领导出面,简单地介绍死者情况,并给予一定评价。众人同死者诀别后,直接将尸体送往火化场火化。机关工作人员或离退休干部亡故,追悼会场大多数设在殡仪馆。正中放置特制的透明水晶棺,死者身盖红布,四周摆放鲜花、松柏,两边墙上挂上花圈、挽联。正面墙上写有“×××同志追悼会”的横幅,白纸黑字。现在丧事从简,一般不再开追悼会,通常只是举行向遗体告别仪式。墙上横幅一般也只写有“向×××同志遗体告别”字样。无论是开追悼会,还是举行告别仪式,逝者亲属站在左边,主要亲属站在前排,其他与会者或参加告别的人则站在会场正中,面向死者遗体,分排站好。追悼会主持人则站在前排右边,一半向着死者亲属,一半向着其他与会者。追悼会或告别仪式比较简单:一是宣布追悼会(或告别仪式)开始;二是奏哀乐;三是全体肃立,向死者三鞠躬;四是进行简单的生平事迹介绍;五是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

3.骨灰盒安放仪式

安放骨灰盒的仪式,就盐阜地区多数人家而言,一般都在墓地进行。

墓地一般立有墓碑,墓碑的正面刻有墓中人的姓名、立碑人及立碑时间。碑的背面,有的刻有碑文,介绍死者生死时间和主要经历,有的则不刻碑文。

骨灰安葬时,死者亲属肃立于墓地前,由死者的子女手捧骨灰盒缓缓放入墓穴,然后封穴盖顶。封穴毕,亲属在墓碑前献上花圈,供上鲜果,行礼致哀。

倘若骨灰盒安放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处,则仪式可以从简。通常只是在骨灰盒前安放小花圈和鲜果进行祭供,并行礼致哀。

4.慰问死者家属的礼仪

人生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生离死别。生离虽难,但总还有他日重聚之望,一旦死别则成永诀。特别是人生的三大不幸,即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夫),老年丧子(或女、或女婿),当事人更是痛断肝肠,故而对死者家属的慰问是十分必要的。

安慰死者家属一般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注重死者亲属的身体状况,劝其节哀止悲。同时要找几个平日要好的知心朋友,一边相劝,一边尽量转移话题,以免因过分悲恸而发生意外。二是关注死者亲属的思想顾虑和死者去世以后的家庭困难,或者子女教育,或者死者未尽事宜。对此,有的在做好劝慰工作的同时,通过组织亲友、师长或子女来帮助解决,有的则尽可能协助解决,使其亲属打消顾虑,减轻忧虑和悲痛。三是针对亲属的喜好,拣其高兴的事多讲。例如,亲人虽然已经亡故,但子女已经成才,学习有长进、工作有成绩的,常常宜多提及子女情况,使其从中看到希望。有的让子女同时参与劝慰,一般效果都比较好。四是对死者亲属在丧事的料理或接待工作有所不周,或者有所疏忽的地方,予以谅解,并进行劝慰。与此同时,积极配合死者亲属处理好各项事务和家务。

5.吊丧礼仪

吊丧应酬目前仍是盐阜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应酬。人们认为这个时候对丧家“雪中送炭”比平时“锦上添花”更重要。所以,一旦亲友家中有丧事,大家都能主动关心。因为这是一份很重要的人情,也是一种很崇高的精神活动。

(1)主动吊丧为常礼

在盐阜地区,虽然自古就有丧事比喜事更郑重的规矩,但办丧事是从不发请柬的。除了至亲好友口头告知外,至于其他人,主要借助他人发话,作为告示。因为是丧事,请谁不请谁,谁亲谁不亲,不但丧家难以顾及,而且也难以掌握。当然,就丧家而言,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对此事予以关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证明死者生前对外交际多,人缘关系好。所以,根据丧家的心理,盐阜人一旦得知有关亲友去世的消息,一般人都会主动前往吊丧,以尽常礼。尤其是交情比较好的亲友、师长、长辈去世,他们都会主动前往。

(2)吊丧的几种形式

盐阜地区现在吊丧通常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参加死者的追悼会。参加追悼会,通行的做法是送花圈以表悲痛之情。花圈可以单独送,也可以几个人合送,亦可以以一家人的名义或单位的名义送。追悼会是庄严肃穆的,与场面气氛相适应的是,参加追悼会的人服装打扮均以清淡、素雅为主,言谈举止亦非常端庄沉静。盐阜人忌讳参加追悼会时中途退场,或者浓妆艳抹。凡此种种,人们都认为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和不礼貌行为。第二种形式是到死者牌位前致哀,并慰抚死者亲属。这种方式一般用于知道消息比较晚,或因出差等原因错过了追悼会的。这种丧吊形式的常规做法先要向死者牌位行礼鞠躬,然后慰抚亲属,说明没有参加追悼会的原因,向亲属表示歉意,对死者表示哀悼,劝慰亲属节哀。这种形式,感情真挚,确能使死者亲属在悲痛中感受到吊丧者的一片真情,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第三种形式是书面吊丧。这种形式一般是人在外地工作或出差不可能赶回来,或者是吊丧者自身原因,如身体有病、行动不便,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发唁电、唁信进行吊丧以表悲痛之情。

(3)赠钱、物吊丧

在盐阜地区,一般吊丧通行敬献花圈,但有些和死者或丧家关系比较要好的,或者有亲戚关系的,或者是丧家生活比较困难的,为了接济和资助死者家庭,也兴送钱送物。送钱通常用白纸信封装,外写“奠仪”,俗称“白封包”。多少视情而定。送物的一般送挽幛(即被面子),也有送布料的,送布料多以色彩素雅为佳。还有一种是送整幅布制作的挽联,即将挽词用纸写好再用别针别在布上,办完丧事以后仍是一幅完好的布料,以供丧家所用。

(4)帮助死者亲属

盐阜人认为,帮助死者亲属是对死者的敬重,也是关心生者的一种最实在、最受欢迎的方式。一是帮助丧家办丧事。因为丧家死了人,亲属悲痛欲绝,若此时有人帮忙,可谓“雪中送炭”,丧家是感激不尽的。二是办完丧事,仍要给死者家属以更多关心,如问家庭生活情况,逢年过节去探望,若生产和生活有困难时还给予帮助,等等。有道是千金难买真情。盐阜人认为对生者的关心,也就是对死者的悼念。

6.现代祭扫礼仪

盐阜人现在的祭扫仪式,大多是在清明扫墓或者死者忌日时进行。形式比较简单。

(1)肃立默哀。

(2)到墓前献花献果。

(3)有条件的,可以读祭文,以此来缅怀先人业绩,教育子孙。

(4)向死者墓行哀祭礼,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盐阜地区的丧葬程序和风俗礼仪,是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既保持着我国民族的传统做法,又坚持与时俱进,尽显盐阜特色。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特别是一种文化,这些程序和风俗礼仪无不包含着人们对死者的深厚感情、哀痛和思念,也无不包含着对生者的安抚和精神宽慰。当然,这些风俗也无不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从传统的丧葬礼俗到现代的殡葬改革,我们不难看出,极具文化底蕴的盐阜人,无论是在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方面,还是在对死者和生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方面,都是以尊重为前提,以不忘故人、激励来者展开的。这其中的一切,无不体现盐阜人纯朴的真情,也无不体现盐阜人的文明所在。即便在过去传统丧葬礼俗之中,有的带有宗法制度的影子,也有的带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我们只能把它视为历史的局限。从发展的观点来看,盐阜人一定会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而且会更有特色、更加文明。

【注释】

[1]郑春兰:《传统文化名典读本·汉字》,成都:辞书出版社,2018年,第138页。

[2]马文熙,张归璧,等:《古汉语知识辞典》,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54页。

[3]朱亚娥:《世界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4年,第393页。

[4]周笃文:《中外文化辞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1年,第1069页。

[5]石定果:《说文会意字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6]朱福生:《春节·元宵》,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7年,第55页。

[7]刘本旺:《参政、议政故事别裁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82页。

[8]庞丹丹,苏珊:《节日与习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66页。

[9]庞丹丹,苏珊:《节日与习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66页。

[10]狄赫丹:《感受时光:廿四节气文化品读》,太原:三晋出版社,2017年,第57页。

[11]王强虎:《失传的24节气养生法》,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81页。

[12]彭书淮:《二十四节气》,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13]张葆全:《周易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30页。

[14]梅联华:《江西中秋》,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2页。

[15]梅联华:《江西中秋》,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2页。

[16]陈琪:《徽州古道研究》,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08页。

[17]宋兆麟,李露露:《图说中国传统节》,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7年,第194页。

[18]杨建峰:《细说趣说万事万物由来》,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页。

[19]庞丹丹,苏珊:《节日与习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177页。

[20][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颜兴林译注,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2018年,第185页。

[21]张明林:《礼乐歌诗:闲话礼俗中国》,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20页。

[22]何信芳:《农耕民俗谱》,石家庄: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年,第149页。

[23][三国]曹植:《冬至献袜颂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第3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24]周世传:《中华传统节俗诗词选注》,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年,第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