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周期的形成与金融体系直接相关

经济周期的形成与金融体系直接相关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整体经济周期的形成,与任何微观或局部周期的形成并无本质的不同。各个个体与群体行为相互对冲,相互叠加,形成了整体经济的“大周期”。金融体系会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周期。推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初衷之一,是人们希望依靠它来平抑经济周期。但是,奥地利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原本是不存在周期的,周期是由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引起的,这样的观点却是难以接受的。这进一步表明了奥地利经济学的逻辑混乱状况。

经济周期的形成与金融体系直接相关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整个经济体的周期。整体经济周期的形成,与任何微观或局部周期的形成并无本质的不同。各个个体与群体行为相互对冲,相互叠加,形成了整体经济的“大周期”。还是那句话:个体、群体等行为的相互对冲,不可能总是恰好全部对冲完毕;这是理解“大周期”的一个关键。这里要是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相对而言,“大周期”通常表现得比较平稳,波动幅度比较小,周期的时段比较长,因而,对于普通当事人来说,它并不显著,通常也不是影响其个人生活的主要因素。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参与对冲的人数大幅度地增加了,把整个经济体中的所有居民都包括在内了。这就好比在股票行情图上,移动平均线的计算周期越长,则移动平均线就越平缓。

另一个区别在于,由政府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因为其操作对象通常不是针对经济体的局部或者某个方面,而是比较平均地针对所有人、所有行业和所有地区,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它是把整个经济体作为操作对象的,于是,宏观经济政策就会直接对“大周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不需要舍近求远地从局部或微观的层面来进行合成,可以直接从宏观经济数据上来进行求证。假如依旧采取“从微观到宏观”的次序来进行合成,我们在微观层面上要么(由于观察力的局限性)观察不到相应的现象,要么则会观察到相互矛盾的现象,于是我们反而会陷入五里云雾之中。这是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具有独立性的一种表现,也是“政府”同时作为微观组织与“宏观当事人”的特征的表现。与此相适应的是,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数据对于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影响,金融体系也更为紧密地与宏观经济周期而不是某个“中观”或微观周期相关联。金融体系会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周期。这些议题都不大适合于在微观层面上进行讨论。

推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初衷之一,是人们希望依靠它来平抑经济周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曾经让普通经济行为者不胜其烦,尤其是周期的衰退阶段可以扼杀许多健康的经济活动(当然不能否认衰退过程中包含着对于扩张和繁荣阶段所犯错误的纠正),引起不小的浪费。例如,一个原本很好的企业,却因为其债务人的破产而连带地破产;一个冉冉升起的新企业,却因为货币紧缩政策而拿不到贷款,陷于困顿之中。仅仅认为衰退可以医治经济体中的某些病症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周期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是如此,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个人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的问题(例如一个人总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他就要设法来纠正;公共生活中发生了类似的问题,人们也要设法来解决;这种意图和努力都是合情合理、无可厚非的。

那么,在达到其目的方面,宏观经济政策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了呢?本小节不是专门探讨这个问题的地方。但是,奥地利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原本是不存在周期的,周期是由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引起的,这样的观点却是难以接受的。认为实体经济原本不存在周期的观点实际上暗示所有的对冲都可以即时地、足额地实现,因此它是与新古典主义如出一辙的。尤其是,这种观点由以主张主观性而闻名的奥地利学者们所提出,这实在令人惊讶而遗憾。这进一步表明了奥地利经济学的逻辑混乱状况。认为一种已经被现实世界接受和运用了数十年的政策在根本上不必要,弊大于利;不客气地说,这种看法其实含有对真实当事人不尊重的意味,是对作为研究和解释对象的经济现实的无视;这是不符合科学研究的一般原则和精神的。我们完全同意“人会犯错”的观点,同时,笔者也认为,通过适当地调节保守与激进策略各自所占的比重(以及其他措施),人们会把他们行为的成功率调节到大于失败率的水平上,而不会任由无效甚至有害的政策长期存在。否则,发展就会停止。反过来,如果增长与发展是公认的事实,那么我们就应当同意积极、正面和成功的现象占据着社会的主流。“算法论者”反对新古典派的绝对的、僵硬的乐观主义,但也不赞同悲观主义。社会科学家需要对人类行为及其效果怀抱积极的信念,因此,应当首先寻求理解、解释而不是拒斥和否定现实。

种种僵硬而武断的观点大都是适当经济理论缺位的后果。现在,我们还是回到周期的分析上来。(www.xing528.com)

认为人不会犯错,这是新古典主义的观点,也是新古典主义者回避经济周期的一个根本原因。简单地认为周期会重复,排斥了当事人在周期循环中的学习效应,同样是不适当的。对这种效应的忽视降低了周期论的说服力,使得新古典学者们宁愿抱残守缺。所以,周期论者务必要承认收敛现象,即纯粹重复性的周期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衰减,甚至有可能收敛在某个均衡点上,然后维持不动。这种现象在微观层面上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犯过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之后,他往往就不再犯了。需要强调的是,收敛过程无论发生在头脑中还是物理世界中,它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这与新古典学者们仅仅视之为假设的过程是不相同的。

照此推理,整体经济的周期也应该发生衰减,经济波动的幅度应该越来越小才对。可是,实际的经济波动至今却仍然是相当剧烈的。即使周期性的波动有所减弱,似乎它也不像我们(按照收敛观点)所期待的那样明显,这又是为什么呢?对此,算法理论可以提供一个水到渠成的答案,那就是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出于各种外生与内生的原因(当然包括创新),无论在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每天所面临的问题都会与昨天有所区别。即使旧有的元素,只要按照新的方式进行组装,也会构成新的环境、新的问题。旧环境中加入了新元素,也就更加成为新环境了。在各种变化的冲击之下,当事人会逐渐对“变化的恒常性”本身有所觉解,有所期待。这时候,即使表面上未发生什么变化的老问题,当事人也会有所踌躇,不敢贸然采用老办法来加以处理。这种事例也是屡见不鲜的。

种种新情况重新把当事人抛入了“无知”的困境之中,于是,当事人仍然要到处乱撞,左冲右突;我们业已描述过的动荡也就重新发生了。新情况就好比兴奋剂,它重新刺激着即将陷入“睡眠”的当事人,防止周期的消失。“算法”也许还是那些老算法(主流算法,另类算法,等等),但它们又在解决新问题的努力中重新运转起来了。新发生的波动的程度取决于新问题的冲击力,及其与原有存量进行相互作用的情况。所以,在我们承认“收敛”的同时,我们并不能一般地断定,整体经济的周期究竟是会减弱还是会加强,以及它的其他细节将会如何。

这样一来,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中肯、相对而又切近现实的理论框架,其他的元素、概念、逻辑、模型则都可以围绕着这个框架来进行装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