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取消鲁尔煤炭强制出口,促进经济复苏

取消鲁尔煤炭强制出口,促进经济复苏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煤的强制出口严重影响了鲁尔经济的复苏。1946年巴黎外长会议失败后,英国进一步减少了鲁尔煤炭出口。强制出口的减少不仅有利于提高矿工的劳动积极性,还有利于鲁尔当地钢铁工业的恢复。在鲁尔国际管制机构的控制下,鲁尔煤炭继续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被强制出口。强制出口的结束,不仅给鲁尔煤炭工业带来了利润,也进一步缓解了鲁尔钢铁工业对原煤的需求。

取消鲁尔煤炭强制出口,促进经济复苏

煤的强制出口严重影响了鲁尔经济的复苏。根据相关规定,鲁尔必须将产煤中的相当一部分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出口。鲁尔煤炭对西欧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意义重大。战争刚结束时,英国是将法国,而不是美国看作其主要盟友的。而法国又恰恰在鲁尔问题上态度强硬,要求英国将鲁尔交给一个国际共管的鲁尔国家治理。“1945年底至1946年初,英国远远没有将美国视作他的主要盟友,来自德国的廉价煤炭是巩固欧洲联盟的主要方法,而法国无疑是这些出口的重要目标。”[117]因此,当时鲁尔煤炭的出口价格只有每吨10.5美元,远远低于每吨25~30美元的世界均价[118]。这种低价强制出口一方面严重挫伤了矿工及煤矿管理阶层的劳动积极性,影响了煤产量的提高。“1945—1946年的(煤)产量令人失望的部分原因是英国在矿工中引起了相当的敌意……大量的按赔偿价格出口的煤炭激怒了矿工。”[119]“很清楚,当劳动管理部门中的德国管理人员以敌人的名义发布管理指令时,他们感到很不舒服,这种感觉,因大多数生产出来的煤要被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口——这是广为所知的——而被大大加强了。”[120]与此同时,受财力和运力所限,鲁尔当时只能依靠自产的煤炭来恢复生产,所以强制出口对鲁尔钢铁工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总之,强制出口“不仅扼杀了煤产量,也使工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121],它已成为影响鲁尔乃至整个英占区复兴的关键因素。

其实,对《波茨坦协议》所规定的强制出口,英国自己也是十分不满的。为了避免英占区出现大规模动乱,“英国秘密地向占领区供应了比其国际义务所允许的还要多的煤”[122]。1946年巴黎外长会议失败后,英国进一步减少了鲁尔煤炭出口。法国在1946年底抱怨说,由于贝文秋天的命令,法国在12月份只从鲁尔得到了31万3055吨煤,比年初减少了10%以上[123]。强制出口的减少不仅有利于提高矿工的劳动积极性,还有利于鲁尔当地钢铁工业的恢复。

然而,根据1948年签署的《鲁尔国际管制条约》,鲁尔煤炭的分配权被交给了新成立的鲁尔国际管制机构。1949年底,阿登纳政府决定加入鲁尔国际管制机构,以换取德国拆迁的终止。在鲁尔国际管制机构的控制下,鲁尔煤炭继续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被强制出口。本来在1950年5月18日,德国联邦政府已经盟国驻德高级委员会批准,取得了在1950年第四季度自主签订贸易协定的权力。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鲁尔国际管制机构却先后决定了1950年第四季度和1951年第一季度的煤炭出口量为683万吨和600万吨。在鲁尔国际管制机构的控制下,鲁尔不得不一边以低于世界市场的价格出口煤炭,一边又必须按世界市场的价格从美国进口煤炭。根据联邦“马歇尔计划”部部长的估计,这两者之间的差价高达每吨9.89美元[124]。1949—1951年间,强制出口共使鲁尔煤炭工业损失60亿马克[125]。如此赔本的买卖,不仅严重打击了鲁尔煤钢工业的投资积极性,还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阿登纳在1950年11月27日的信中明确表示了对这一危险的忧虑,并要求缩小强制出口,“如果出口配额不下降……将在12月最后一周发生全行业大罢工”。联邦政府的建议得到了工商界的鼎力支持,他们也强烈要求盟国将原煤价格的制定权交给德国联邦政府[126]。因此,在1950年六国“巴黎会谈”期间,阿登纳坚决要求将取消鲁尔国际管制机构作为成立欧洲共同市场的前提条件。几经拖延之后,法国终于答应了德国的请求。(www.xing528.com)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署后,鲁尔煤炭的出口价格于1957年7月被提高,并开始盈利[127]。强制出口的结束,不仅给鲁尔煤炭工业带来了利润,也进一步缓解了鲁尔钢铁工业对原煤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