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与自然的对立是相对性、暂时性,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消除的方法。

人与自然的对立是相对性、暂时性,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消除的方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承认人与自然对立的存在,但对立分为普遍的对立和特定的对立:普遍的对立就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本身,它时绝对的、永恒的,因为在历史进程中,人总是确定自己的主体性,总是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人与自然特定的对立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它是相对的、暂时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人的本质力量消除人与自然的特定的对立提供了具体方法论。

人与自然的对立是相对性、暂时性,绿色发展理念提供消除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承认人与自然对立的存在,但对立分为普遍的对立和特定的对立:普遍的对立就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的本身,它时绝对的、永恒的,因为在历史进程中,人总是确定自己的主体性,总是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人与自然特定的对立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它是相对的、暂时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对立可以表现为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自然界不断承载人类活动所产生废弃物。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萌芽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的生产活动虽然对自然界产生了影响,但那时的影响不足以改变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不足以使环境的变化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引发人与自然冲突。随着资本主义从手工阶段进入机器大生产,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取得了飞跃,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就开始了,开始了人与自然爆发冲突的时代。英国近代科学之父F·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条名言,开始了产业革命时代人类中心主义伟大实践的步伐。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与自然冲突日趋激化,人类对自然征服导致了自然无情的报复,并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态人类中心理论诞生了,主张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在将人类的共同的、长远的和整体的利益置于首要的地位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将人类的利益作为人类处理自身与外部生态环境关系的根本的价值尺度[3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人与自然特定的对立终将成为历史。而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为解决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对立不仅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提供了指导性原则、行动的方式和有效途径。正如马克思所预想那样人的本质力量自身决定人能够最终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而五大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正是这个时代、即开始解决人与自然特定的对立的时代人的本质力量的集中体现,是生产力发展与时代特色性结合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人与自然从相对对立走向绝对统一。自然有两重含义,广义的自然是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它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这些范畴是同义的;狭义的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或称自然界。广义的自然包括人类社会,后者是由自然界发展而来的,人类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并且随着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着自然界的面貌[32]。被人类改变了的自然界也就得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被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自然界,马克思把这样的自然界称为“人化的自然界”[33]。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生产力不断发展,“人化的自然界”范围越来越大;在当代,人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不仅已经涵盖了地球范围的自然界,而且已经伸向近地天体,可以说整个地球以及近地天体已经被或即将被人的本质力量确证。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把环境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我们这里所要讲述的自然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化的自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界定的环境。

在生产力飞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工业急剧集中,人类广泛的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已经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方式必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重新规划,绿色发展理念顺应时代的要求登上了历史舞台,指导着当代中国乃至整个当代世界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开创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时代。(www.xing528.com)

绿色发展理念为人的本质力量消除人与自然的特定的对立提供了具体方法论。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绿色经济理念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二是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三是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习近平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四是绿色文化发展理念。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他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五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是大自然的特征颜色,是生机活力和生命健康的体现,是稳定安宁和平的心理象征,是社会文明的现代标志。绿色蕴涵着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寄予着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