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民增收:从多个方面入手,获得新成效

农民增收:从多个方面入手,获得新成效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农民增收要获得新成效。农民增收,基础还要靠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在稳定既有务工就业格局的同时,引导农民进入务工新领域,使农民在建设“城市美”“乡村美”中扩就业、增收入。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孤立考虑,要跳出“农”字做文章,综合统筹抓促进。与此同时,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农民增收:从多个方面入手,获得新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看收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农民增收要获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根本,号准了农村改革的脉门,顺应了亿万农民的愿望。这一要求也再次昭示全社会,农民增收既是千家万户的“小钱袋”,更是国计民生的大体现、发展水平的硬指标。当前,要在促增收上拿出新举措、获得新成效。要稳定基本盘,拓宽增收面,提升增收点,以点带面,推陈出新。

(1)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现代农业要效益。农民增收,基础还要靠农业。要立足提质增效,着力做强第一产业,运用科技手段,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尝鲜“高端高档”,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足农民“钱袋子”;要立足规模增效,积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让农民获得规模效益收入;要立足稳价增效,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探索建立主要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让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能够获得合理收益。

(2)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务工新业态要活力。随着社会发展,新业态、新工种蓬勃兴起。在城市中,一波又一波的“电商盛宴”催生了世界规模第二的“快递小哥”,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发展使得护工、育儿、居家养老家政服务业格外紧俏,电子产品频频更新换代让代工工厂轮番“招兵买马”;在乡村里,现代农业的衍生经济十分活跃,沼气工、土地承包仲裁员、休闲农业导览员、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村信息员等职业应运而生,农村电子商务交易也让更多农民从“网店村”等特色致富经中找到增收门路。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在稳定既有务工就业格局的同时,引导农民进入务工新领域,使农民在建设“城市美”“乡村美”中扩就业、增收入。

(3)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接二连三”要收益。要抓住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契机,充分挖掘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收潜力,着力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荣局面。要用工业化理念改造农业,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供应链条,形成全产业链条,让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中多多受益;要用服务业思维拓展农业功能,变生产资源为景观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www.xing528.com)

(4)在增收上获得新成效,要向农村改革要红利。“三农”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依靠改革才能破解;农民增收的热切期盼,依靠改革才能实现。要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向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建设用地这“三块地”要红利。通过赋权颁证,盘活农村土地、房屋、林权等“沉睡”资源,使其变为显性、恒久资产,真正释放财产增值潜力;通过“三权分置”,搞活土地经营权,实现“稳制活田”,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通过股份合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使农民尽享集体资产股份分红收益;通过征地改革,让土地真正实现“同地、同权、同价”,使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农民增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孤立考虑,要跳出“农”字做文章,综合统筹抓促进。要坚持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一并设计、一体推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