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20杭州峰会在贸易投资领域取得历史性成果

G20杭州峰会在贸易投资领域取得历史性成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关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本届G20杭州峰会之前,在上海举行的贸易部长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3]。在事先的部长级会议磋商中,各成员方已经就加强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历史性成果,发布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最后,全面夯实了G20开展贸易投资合作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为更好地推进这一机制,G20工商峰会与智库会议也将为贸易投资议题提供重要的政策咨询与智力支持,从而使这一运行机制的运行具有更强的协同性。

G20杭州峰会在贸易投资领域取得历史性成果

从2014年的布里斯班峰会到2015年的安塔利亚峰会,由于世界经济持续乏力,各经济体的成长始终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对贸易投资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高度关注。在以往的全球多边机制协商中,推动完善高效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协调贸易和投资增长、扩大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等问题都是重要议题,且大多体现在最终的协商共识之中。不过,就成效而言,这些共识或者承诺由于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明确的任务导向、政策支撑和后续的机制保障,距离预期目标有较大差距。而这些问题在本次峰会上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回应与解决。

相关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本届G20杭州峰会之前,在上海举行的贸易部长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3]。在事先的部长级会议磋商中,各成员方已经就加强贸易投资领域的合作取得历史性成果,发布G20历史上首份贸易部长声明。具体的成果包括达成3份重要的文件和2项共识,即批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G20贸易投资工作组工作职责》,以及“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和“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两项共识。

此次峰会围绕着“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这一议题所达成的成果,对于推动形成“新型世界经济”而言,其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改善了贸易与投资问题在G20中的地位与影响,使之成为与金融和货币、财政和债务议题相并列的“三驾马车”。众所周知,G20峰会的缘起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议题长期以来主要以货币和财政为主,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诉求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此次峰会有效的将相关议题扩展至贸易投资领域,不仅适应了G20的发展需求,而且将峰会的核心功能从狭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展为更广泛意义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从而更有效的发挥了G20作为全球治理机制的作用。(www.xing528.com)

其次,汲取以往的经验,为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建构起具体的路线图与优先关注的领域。相关内容不仅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具备可操作性。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峰会主张的“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共识是基础,包括进一步重申WTO在全球多边经济磋商中的核心地位、延长关于维持现状和消除已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尽快批准和实施WTO的《贸易便利化协定》、加强区域贸易协定透明度和确保其与多边规则保持一致性、优先推动多哈回合剩余议题等,这不仅进一步激活WTO,而且为后续相关议题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以“全球贸易增长战略”作为行动指南,相关内容包括有效降低贸易成本、进一步加强贸易投资政策协调、促进服务贸易、增强贸易融资、提升电子商务发展以及加强对贸易与发展问题的关注,从而使贸易投资合作有了更加明确的行动方向与目标;第三,创新了“促进全球投资政策合作与协调”的内容,为此,峰会批准全球投资指导原则,首次制定了为营造开放、透明、有益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的九项非约束性原则,使全球投资领域的合作有了更加公共、透明和可遵循的规范;第四,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促进包容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倡议,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低收入国家,特别是为中小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从中更多获益提供了在基础设施、企业融资、获取技术、加强培训、提供信息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并强调继续促进负责任的企业行为,这为发展中经济在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最后,全面夯实了G20开展贸易投资合作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基础。长期以来,一直影响投资贸易相关共识与承诺实施的最重要的制约瓶颈,就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落实机制。杭州峰会将贸易部长会议纳入G20专业部长会议系列,使其成为与协调人会议、财政金融会议并行的三大会议机制之一,并首创贸易投资工作组,批准其工作职责与程序,使之成为具体推动议程和成果实施的运行平台。为更好地推进这一机制,G20工商峰会与智库会议也将为贸易投资议题提供重要的政策咨询与智力支持,从而使这一运行机制的运行具有更强的协同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