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东亚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揭示东亚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东亚模式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批发市场为流通主要渠道,注重培育和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作用。这样就导致了东亚模式中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也相应提高。(四)功能全、现代化东亚模式十分注重培育和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使其成为规模大、功能完备、现代化程度高、辐射功能强的现代物流中心。

揭示东亚模式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批发市场为主渠道

东亚模式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批发市场为流通主要渠道,注重培育和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作用。以日本为例,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日本农产品经营分散,约有70%的农户经营规模在一公顷以下。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市场可以作为农产品的流通枢纽来扩大运销规模和交易空间,节约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解决小规模农业生产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因此,从1923年日本发布《中央批发市场法》起,批发市场迅速发展并很快确立了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核心地位。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制度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期(1923—1945)。此时期是从1923年的《中央批发市场法》成立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22年间。在此期间,日本在东京、京都、横滨、大阪、神户等地都开设了市场。

第二阶段:发展期(1946—1975)。此时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复活和成长的30年。在这个阶段,以东京市、京都市、横滨市、大阪市、神户市等五个批发市场为核心,在名古屋市、广岛市、福冈市、仙台市、札幌市等地相继开设了批发市场。同时,在其他人口集中以及都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也扩充了许多地方市场。

第三阶段:调整期(1976—1996)。在此时期,随着资本从海外进入以及生鲜农产品进口的增加,批发市场的地位开始下降,市场功能随之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竞价拍卖原则的改变,批发市场的价格形成和交易形态趋向于多样化,市场开始逐步调整。

第四阶段:变革期(1997至今)。在此时期,批发市场的外部环境也发生着剧烈的改变,上游的生产者和发货者开始朝大型化方向发展,下游超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对价格公平形成、利润合理分配等公平交易的要求愈加强烈。

经过多年的演进与变革,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其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十分明显。目前,全日本的蔬菜总量中,有81%是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果品的批发市场流通比率达到了72%。

(二)流通环节多,成本增加

东亚模式中,农产品一般要通过两级或两级以上的批发渠道后,才能到达零售商手中,批发渠道包括各类农户、供货组织(如农协)、代理商、中间批发商和零售组织等。例如,日本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流通运作流程可以作为日本农产品流通运作流程的代表,如图3.1所示。

图3.1 日本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运作过程

资料来源:王海刚、张襄英(2010),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启示,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www.xing528.com)

日本《批发市场法》就规定,除了少数接受产地上市组织等委托的代理商可以从事一级拍卖批发业务外,其他代理商被禁止从事此业务。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交易都要经过多级批发市场,并通过拍卖或投标的形式进行交易,形成由“农户—代理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链条。这样就导致了东亚模式中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也相应提高。

(三)规范化、法制化

由于东亚模式中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采用拍卖、投标、预售、样品交易等方式,甚至同一产品两家机构同时拍卖,从而保证了交易较为公开、公正和价格形成的透明。例如,日本《市场法实施规则》规定到达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必须当天上市,并遵循全量出售的原则,禁止代理商拒绝农产品委托交易,禁止中间商或零售商直接采购农产品,禁止场内代理商向场外团体或者个人批发业务等。同时规定,代理商不能接受手续费之外的任何报酬,因此,在日本代理商被称为手续费商。这些举措保证了农产品交易的规范化与法制化,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

(四)功能全、现代化

东亚模式十分注重培育和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使其成为规模大、功能完备、现代化程度高、辐射功能强的现代物流中心。一般包括商品分级整理、保管、冷风冷藏、配送加工等功能,还设有质量验证、结算服务、委托购销、代理储运、信息提供、代办保险等配套的辅助服务设施,服务集约化程度高,并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例如,东京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具备农产品集散、服务、价格形成、信息和结算一整套完善功能。

(五)流通渠道多样化趋势显现

虽然批发市场仍在日本农产品流通中发挥主渠道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日本的农产品流通渠道也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批发市场外流通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农产品市场外流通就是农产品不经过批发市场,而是谋求产销直接见面,以少环节获得低价格的交易方式。目前在日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市场外流通形式有两种:一是经由农协食品集配中心的流通;二是产地直销。目前,农协在东京市、大阪市和大和市建立了三个生鲜食品集配中心,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向连锁超市、百货店、专业果蔬零售店、餐饮服务业等提供生鲜农产品,大幅度减少了渠道流通成本。日本的农产品的产地直销也有多种形式,包括农户庭园、地头、早市、特约店、超市附设专售以及直接向消费者家庭供货等销售方式,具体如表3.1所示。

表3.1 日本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多样化

续表

资料来源:杨菁编著,国外的农产品贸易与市场流通[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