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组织沟通管理功能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组织沟通管理功能障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各级、各类组织中形成了指令式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的权威性、统一性、绝对性,而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功能长期被弱化甚至被忽视。时至今日,我国改革虽已进行了30余年,但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尤其是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仍存在着许多障碍。应该说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不当是组织沟通中的最大障碍,他们对组织沟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组织中的其他因素。

《我国组织沟通管理功能障碍因素分析》

受过去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各级、各类组织中形成了指令式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的权威性、统一性、绝对性,而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功能长期被弱化甚至被忽视。时至今日,我国改革虽已进行了30余年,但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尤其是管理者与组织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仍存在着许多障碍。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1.管理者的问题

管理者作为管理活动的主动行为者,其在组织沟通中应占据主导地位。应该说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不当是组织沟通中的最大障碍,他们对组织沟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组织中的其他因素。首先,管理者的角色转换尚未真正完成。受传统因素影响的管理者在与下属的沟通过程中,仍以家长或权威的代表者形象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从对方和全局的立场出发看问题;在与下级的交流过程中,表现得主观、武断而且交流单向化,无法形成真正的平等交流;不懂得尊重、理解、关心下级,与以人为本的现代组织制度相背离。在这里,沟通似乎仍是一种施舍而不是交流信息。其次,管理者对沟通准备不足。沟通的目的尚未明确;沟通对象仍未完全确定;沟通渠道没有进行深入考虑而作出选择;对沟通的宣传解释还不到位,沟通就已匆匆展开,效果显然要大打折扣。最后,则是一种心理障碍的影响。管理者基于对自己的利益和喜好的考虑,常常无法容忍对自己不利的信息的存在和散布。受此影响,在沟通中,下级亦基于自己利益和前途的考虑而迎合管理者。这样,信息的传递必然是片面而有失公允的。

2.沟通渠道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沟通渠道的选择上可能存在问题。例如,比较重要的沟通最好采用比较正式、清晰、准确的书面文件进行沟通。这样信息就不会在沟通过程中由于其他原因而流失或歪曲。另外,沟通渠道的选择上不能存在相互冲突。如果表情愤怒地传达一件大家都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可能会使大家觉得迷惑。其次,沟通中必须考虑双方的等级和职业特点。由于双方的地位和部门以及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存在某些职业性的行话和专业性术语而构成沟通中的障碍。再次,要考虑词语的多义性。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都可能表示不同的意思,应在传递信息时尽可能表达得准确、清晰。最后,信息可能会由于沟通渠道过长、中间环节过多,而在传递过程中歪曲或丢失。(www.xing528.com)

3.组织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组织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职位和地位差别引起的误差。由于组织中科层制设置客观上存在着地位和职位的高低分别,由此形成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利益的差别,二者的观点也就可能由此产生一些差异。组织成员在接受管理者从上向下传递的信息时,不仅会考虑其表面的含义,而且会基于管理者的喜好而考虑其内含的深层含义。要使组织成员完全摆脱管理者喜好和个性而中立地思考问题,在现实条件下是很难做到的,由此有可能避重就轻,忽视问题的真正所在。[8]

4.信息接收者的障碍因素

以管理者作为沟通的主动行为者来看,信息接收者则主要是指与之相对的处于沟通另一端的组织成员。如果以反馈过程来看,信息接收者主要是指组织管理者。一方面,信息接收者会在接受信息时进行选择性知觉。也就是说,他们会将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及个人特点,有选择地接收管理者所传达的信息,使信息对自己更加有利。即使接收到所有的信息,他们也会将与自己利益相左的信息当做错误的信息看待或将它忽视。信息过滤的程度与组织层次和组织文化成正比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对新变化和新观念的改变的抵制。大多数的组织成员都安于组织的现状而惰于变革。当信息的传递者想向组织成员灌输一种新的观念甚至准备变革体制时,即使已经作过充分的宣传和解释,但仍可能由于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他们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权力和地位,或者由于新的观念和体制引起他们的不安全感,又或者会损害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破坏他们的习惯性而遭到抵制。[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