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及不足问题

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及不足问题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国家频频出手调控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已推行预算管理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压力。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都不够紧密,和承包企业、发包企业都缺乏实质性的联系。这说明了房地产企业大多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效果会大打折扣。(四)预算编制、控制、分析与考评机制需完善当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把主要的预算管理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

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的现状及不足问题

随着国家频频出手调控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已推行预算管理来应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房地产企业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指在特定目标下制定一个发展战略,对企业的资金、财务、经营等各方面进行计算规划,尽可能使开支降到最小,效益达到最大。然而,现阶段多数房地产企业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预算管理缺乏战略方向性

当前房地产企业往往过于注重年度预算,而轻视项目的预算。这就导致了项目的预算管理与企业制定年度预算之间缺乏紧密性,毫无战略方向性。房地产企业一般仅在项目做投资测算或启动初期时完成项目整体预测。但一个房地产项目经历的周期往往较长,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最初的预测往往不能适应之后的发展与变化。在开发过程中房地产企业遇到价格调整,甚至规划调整的情况都比较常见,如果数据不能及时更新,那么之前所做的项目预算的价值就不大了,还有可能带来后期错误决策

(二)企业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

房地产企业对项目的管理通常是通过出包方式来进行的。项目实施是由承包工程的单位和发包企业两个企业共同完成的,承包工程单位负责项目预算,发包企业对项目预算进行确认和调整。现在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都不够紧密,和承包企业、发包企业都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此外,企业基层与管理高层也缺乏联系,这是因为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由企业的基层去监督检测,再写报告给上层领导,上层领导没有亲身去监督检测。这说明了房地产企业大多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机构,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传统预算管理模式以利润为重点,缺陷偏多(www.xing528.com)

房地产企业以往的预算管理模式侧重于以利润为管理核心,这种模式曾占有很大的优势;但由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竞争加剧,这种管理模式下的企业容易出现资金短缺、运转不周等现象。如果再遇上金融危机等特殊的背景条件,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遭受巨大的风险,财务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会下降。

(四)预算编制、控制、分析与考评机制需完善

当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把主要的预算管理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通过查看资金的来源和去向监控企业各类项目的预算方案,并且将这些数据整理后作为预算考评的依据。而房地产企业对预算管理的分析通常也只是走流程形式,对真正的考核、分析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无法合理地为管理高层提出参考意见,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此外,预算考评工作人员的奖励情况也不到位,不能激发起员工们对预算工作的积极兴趣。

(五)预算的信息与数据管理不够科学

目前,房地产企业在编制预算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结合业务的真实发展情况,甚至有预算松弛的现象。预算管理以及编制方法依然停留在最基础的业务层面,数据的取得来自传统而落后的经验,却忽视了外界环境和市场数据的价值。比如,行政费用,一般只是参照上一年度做简单增加,未能考虑当年会发生的特殊事项;销售费用,总是被销售多费用大、销售少费用小的惯性思维所主导,考虑不够周全。另外,预算信息数据过于静态,一般年初完成年末考评,没有注重过程中的实时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