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对外投资在1978-2001年保持稳定低位,受经济政策和汇率影响

中国对外投资在1978-2001年保持稳定低位,受经济政策和汇率影响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外投资的发展与国内的经济改革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该政策在出台后的10余年内是影响中国境外投资最大的政策性法规,直到2004年新法规的出台[1]。这一阶段我国对外投资较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图6-1-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走势数据来源:商务部《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中国对外投资在1978-2001年保持稳定低位,受经济政策和汇率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处于外汇短缺、资金短缺的状态,引进外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对外投资意味着外汇会减少,这不符合当时的经济现实,我国1978年的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对外投资都在低位运行,而且投资额也稳定在50亿美元以下的水平。

对外投资的发展与国内的经济改革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这一阶段的前半段,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经济主要任务是从计划经济中释放出来,很多新的制度还没有确立,所以这一时期的对外投资规模很小,而且主体也很单一。彼时的对外投资主要是政府为了拓展经济贸易活动而在海外建立的国有企业分支机构和代表处。主体投资企业为中国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大型国企,以及地方上的外贸公司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等进出口企业。到了1990年后,中国开始了诸多政策改革,包括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和汇率并轨等,开始正式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此一阶段我国对外投资的主体逐步变为大型工商企业,如首都钢铁公司、东风汽车公司等,其组织形式大多是海外采购渠道或者销售网络。这一阶段的对外投资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居次要地位。1991年,国家计委递交给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海外投资项目管理意见》指出,中国尚不具备大规模到海外投资的条件,企业的海外投资应该注重利用国外的技术、资源和优势以补充国内的不足。该政策在出台后的10余年内是影响中国境外投资最大的政策性法规,直到2004年新法规的出台[1]

这一阶段我国对外投资较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币汇率的低估。1994年汇率并轨之前,虽然我国的官方汇率高估,但是外汇短缺下政府对外汇管制非常严格,即使有对外投资意愿的企业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外汇。况且,当时的企业大多不具备竞争优势,也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投资。1994年汇率并轨后,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统一,实际上官方汇率进行了大幅度贬值,虽说这更符合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而且有利于出口的增加,但对于进口和对外投资而言弊端明显。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长期保持在8以上,使得对外投资对于企业来说成本高昂,对外投资意愿不强。

1997年,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逐渐发展,以及对国外市场和技术的需求,我国开始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概念。2000年,中央首次将“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的高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外贸出现大幅度高速增长,外汇储备逐渐充裕,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www.xing528.com)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对外投资缺乏各种先天条件,企业层面竞争力有限,参与国际竞争意愿较低;政府层面为了促进经济更重视引进外资,外汇短缺的状态也使得政府并不鼓励对外投资;政策方面,除了各种外汇流出的管制以外,汇率的长期低估也使得对外投资的成本高企,阻碍了对外投资的增长。

图6-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走势

数据来源:商务部《201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注:2017年为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数值略低于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2016年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为1812.3亿美元,占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比例为9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