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经营战略:制订与执行方案

企业经营战略:制订与执行方案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企业都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所追求的不是某一方面的胜利,而是企业最终的总体效果。同时,企业的经营战略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并为迎接这些挑战而制订的长期行动方案。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执行纲领。

企业经营战略:制订与执行方案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总纲,是关系企业未来前景的大事,也是园林企业的立业之首。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企业都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

1.1.1 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概念

“战略”一词出自军事术语。《孙子兵法》中有“上兵伐谋”。“谋”就是“战略”。英文的“战略”一词是希腊语“将军”的衍化,意指将军的用兵艺术。现代社会常把战略用于政治与经济领域,20 世纪60 年代开始用于企业,于是出现了经营战略或战略管理。

企业经营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在充分了解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具体来说,企业经营战略就是在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扬长避短,在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各种机会并积极不断地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定企业经营所从事的范围、发展方向、竞争策略等,并根据情况不断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由此可看出,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企业的一系列规划与决策都围绕企业经营战略而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经营战略归根到底是寻求竞争优势的指导方针。现代市场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对企业进行创新,创造性地经营企业。也就是说,企业要通过实施具有改革创新实质的经营战略,以适应未来激烈多变的环境。

由以上对企业经营战略的解释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战略具有以下4 个特征:

(1)系统性 系统性有广泛的内涵:其一,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导企业全局的对策与谋划。企业经营战略不是着眼于解决某一项局部的具体经营问题,而是从企业取得长期稳定发展这个全局出发,为解决各种经营问题制订一个行动纲领。这也是经营战略区别于其他策略、方针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企业经营战略所追求的不是某一方面的胜利,而是企业最终的总体效果。尽管经营战略包括很多局部的活动,但这些局部活动是紧紧围绕着战略的总目标进行的,是经营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战略本身是一个系统。企业可以从具体条件出发选择不同的战略,但是任何战略都应有一个系统的模式,既要有一定的战略目标,也要有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或方针,为了实现这些途径或方针,还要制定政策和规划等。其三,战略应该是分层次的。既有总战略又有分战略,既有总公司战略和总厂战略,又有分公司和分厂战略、职能系统战略,形成一个战略体系。

(2)长远性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为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而制订的,其着眼点不是解决企业眼前遇到的麻烦,而是迎接未来的挑战。未来并不是遥远的不可知的,而是目前环境态势的有规律的发展。因此,战略的长远性绝不意味着脱离眼前的现实,凭空臆造一个未来世界,以理想的模式表达企业的愿望,而是在环境分析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展望未来,为企业谋求长期发展的目标与对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这种对未来的高瞻远瞩,企业必将永远被眼前的困扰所羁绊而不能自拔,失去经营的主动性,从而也就增加了经营的风险。

(3)竞争性 企业的经营战略就是在企业外部环境不断扩大,竞争愈加激烈,从而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断面临严峻挑战时产生的。其目的就是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不断壮大自己,使本企业在争夺市场和资源的斗争中占有优势。同时,企业的经营战略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并为迎接这些挑战而制订的长期行动方案。那些不能强化企业竞争力量,不能迎接挑战的各种企业行动方案,绝不能构成企业的经营战略,这是由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的特点所决定的。(www.xing528.com)

(4)纲领性 企业经营战略是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谋划,规定的是企业总体的、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决定了企业经营战略所采取的基本行动方针、重大措施等内容,都是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或者说,它们都具有行动纲领的意义。只有针对实际情况,不断地展开、分解和落实经营战略,制订出具体的经营方针,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实现。

1.1.2 企业经营战略的构成要素

三国演义》中的“隆中对”所描述的是一幅绝妙的战略图景。在对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做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诸葛亮首先为刘备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战略目标——“三分鼎”,而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总方针就是“联吴抗曹”。然后,诸葛亮又为刘备设计了一套具体的战略规划——“先取荆襄后取川,待机而动争中原”,这一战略的前半部完全实现了,因刘备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联吴抗曹”的战略总方针,使后来的战略发生转变,“待机而动”成了泡影。

“隆中对”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一个战略系统都需要包括3 项最基本的内容,即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规划。经营战略也不例外

(1)战略目标 经营的战略目标重点是企业的成长方向,包括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兼并、竞争优势的增长。这是经营战略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因此,它在经营战略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2)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制订的行为规范和政策性决策。如果把战略目标比作过河,战略方针就是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没有正确的战略方针,任何战略目标都难实现。因此,战略方针在经营战略体系中居于关键或核心地位,对战略目标的实现起保证作用。

(3)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执行纲领。它的任务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把企业的战略方针措施化,并制订出分阶段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步骤。因此,它在企业的战略体系中居于一个特殊的地位,既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战略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以至于人们往往把经营战略与战略规划视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