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传统管理中解放出来的自我管理模式:联想案例分析

从传统管理中解放出来的自我管理模式:联想案例分析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管理者可以完善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保证工作的条理性和系统化,最终实现个人及组织的奋斗目标。联想公司由一个2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上百亿资产的大型国际集团,这跟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任何企业管理者而言,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此而言,自我管理既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

从传统管理中解放出来的自我管理模式:联想案例分析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是指个人通过合理的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学习,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自己的思想、情绪、心理、行为等进行的管理实践活动。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管理者可以完善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而保证工作的条理性和系统化,最终实现个人及组织的奋斗目标。

21世纪的企业管理者,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商业环境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激烈而复杂的商业竞争背景下,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企业永续经营下去?如何在保持基业长青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这些都是企业管理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者和灵魂人物,其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时下很多企业管理者依然继承和延续着19世纪工业家的管理操守——注重于对组织、团队和员工的管理,而忽视了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全球顶级管理思想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提出。他指出,在知识经济中,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诸如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这些伟人,他们之所以在各自领域中取得非凡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我管理。

当代企业管理者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突变的商业环境下,传统的商业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回想管理学的演变过程:最初的工业革命时代,管理者关注的是“怎样通过机器提高工作产量,提升工作效率”,接着是“怎样通过人力提高工作产量,提高工作效率”,而现代管理的重点则是“怎样通过工作发展自我”。

亚洲首富李嘉诚12岁的时候就辍学当起了学徒,不足15岁便独自挑起了家庭的生活重担,从此再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心里很清楚,只有通过勤勤恳恳地工作,并且不断求取新的知识,自己才能改变“穷小子”的命运,让全家人过上富足安逸的生活。

于是,他一方面谨守着自己的工作角色,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学徒,但他坚持将老板交托给他的每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妥当、出色;一方面他绝不肯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将积攒下的工钱去买一些旧书籍,利用业余时间自修。直到现在,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还一直伴随着他,坚持读书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李嘉诚先生有一次在汕头大学演讲时说:“在我看来,要成为好的管理者,首要任务就是自我管理。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什么模样,建立个人尊严。”李氏正是凭借着这种良好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激励法则,赢得了他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只有在合理的引导和激励下,个人才能将自身的荣誉、人格、心灵、美德塑造得更加完美,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达到“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巅峰表现——这就是“通过工作发展自我”的意义所在。

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管理者身体力行地付诸管理实践。倘若管理者本身不能做到卓有成效,他不但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同事和员工,还会给组织中的其他人树立错误的榜样。因而,自我管理的精髓就体现在管理者自觉、自律和自主的品格修养上——如果你管理不了自己,也就谈不上去管理他人。(www.xing528.com)

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企业CEO而言,他的职责不仅仅是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决策、计划、指导、评估、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在组织中担当着“船长式”的精神领袖角色,因而需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此来激励和指导员工,打造高绩效的合作型团队,进而实现企业目标。

杰克迪希·帕瑞克(Jagdish Parikh)[1]博士曾说过:“除非你能管理自我,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作为一位身兼商人和学者双重身份的现代管理学大师,帕瑞克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自我管理”的研究和培训,他呼吁企业高管们将管理的核心由外部世界转移到内心世界,要求管理者思考他们的“组织结构图”(Organizational Chart):“CEO”(自我)要想有效地工作,提升管理效能,就必须要管理好各个“部门”(目标、思想、心理、情绪、行为等)。这样,他们就必须要回答一个关键的问题:倘若管理者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那么,他们怎么能够去管理或领导员工呢?

联想公司由一个20万元起家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上百亿资产的大型国际集团,这跟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自我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联想的最高管理者和决策者,柳传志一直将“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座右铭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用以自勉。

联想有一条规定:凡是人数达到20人以上的会议,迟到者就要自觉罚站一分钟。这是一项很严肃的规定,不巧的是,第一个被罚者不是别人,而是柳传志曾经的老领导,这让两人都不免有些尴尬,这时柳传志走到老领导跟前,悄声说:“您先在这儿站一分钟,今天晚上我就到您家里给您站一分钟。”而柳传志本人,也曾被罚站过三次。

2007年,温州企业界邀请柳传志前去参加一次商业讨论交流会。当时,由于天降暴雨,飞往温州的飞机不得不在上海迫降,工作人员建议先在上海休息一晚,翌日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他担心那样会延误自己准时参会,责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往温州,终于在第二天早晨准时赶到。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交流会上时,温州的一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地热泪盈眶。

伟大的管理者往往不是领导他人,而是管理自己。自我管理代表的是个人的修治,只有当管理者放下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以“管理自己”的方式影响和感召他人,他才能在员工心目中树立威信,以其个人魅力和感召力赢得大家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绩效的团队,实现组织绩效目标,做到卓有成效。

对于任何企业管理者而言,自我管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就此而言,自我管理既是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也是一种自我激励,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你对管理的一切才能有深度的了解,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华和潜能,使自己的工作达到巅峰表现,成为卓有成效的企业管理者。

那么,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应当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