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企业培训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的巅峰滑入萧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充实,层次不断提高。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长期经济低迷中,虽然日本企业的培训规模和费用有所减弱,但企业培训在日本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反而有加固的趋势,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积蓄人力储备。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一)泡沫经济破灭后的企业培训

自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泡沫景气的巅峰滑入萧条。为了重振经济,日本进行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工业部门占主导迅速过渡到技术密集型的新兴工业部门占主导,2000年,三次产业在GDP 中的占比为1.14∶28.11∶70.15,制造业比重停止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兴起使产业结构呈现“社会服务化趋向”[2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应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充实,层次不断提高。其一,职业高中在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充实专业教育,以便为学生打下能够终生提高职业能力的基础。其二,实施短期高等教育的学位制度改革,如在高等专科学校设置专攻科并建立副学士学位制度。其三,建立了专业研究生教育制度以培养具有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职业技术人才。

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长期经济低迷中,虽然日本企业的培训规模和费用有所减弱,但企业培训在日本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反而有加固的趋势,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积蓄人力储备。此间日本的企业培训引入了更科学的培训制度,以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并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国际型人才。但此间日本的企业培训也是备受争议的。一方面,虽然能力主义在60年代已传入日本,但在企业内部年功序列制仍占据主导地位,评价员工的主要指标是以学历工龄为主,培训成果在员工个人评价、晋级中的作用不大。另一方面,日本成年人的在职培训主要依托企业进行,企业也具有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惯性,企业内培训从本质上讲是员工的福利,更是企业的经济负担,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更是如此。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员工职业技能开发(www.xing528.com)

日本学者寺田盛纪(2017)[22]认为,日本从工业化的起飞期、经过工业化社会、进入IT社会的全盛阶段,经济增长已经多年停滞不前,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供给人才的任务已经结束,职业教育和培训应不仅以知识·技能为中心,更应将引领发展的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纳入培养目标和内容,通过打造“一个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学术教育,学生都可以得到同等待遇的社会”,赋予受教育者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 是对职业教育的重新定义。这个观点无疑将会影响企业培训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职业培训对追求幸福生活更为重要,但基于其一般培训的特征,企业在经济低迷时期会比较抗拒提供这类培训,而更愿意“搭便车”。因此,企业会将有限的职业培训资源投资在特殊培训上,为改善企业竞争力而专注于提升员工基于特殊培训的职业能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IT革命的推进,日本的就业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年轻人中非正规就业日益增多、失业率增加、就业不稳定性增加,原有的终身雇佣制受到挑战。1990-2011年,日本非正规就业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从20.2%上升至35.2%(新井吾朗,2019)[23]。企业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中基于节约成本的思想而逐渐减少一般性技能培训支出、增加雇佣非正式员工。年轻人愿意从事非正规就业,喜欢享受假期。但是正规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福利水平差距很大,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员工在低福利水平下为降低生存负担而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不婚不育,由此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基于此,2003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文部科技等4大臣提出了《年轻人自立挑战计划》,并依托此计划于2004年6月推行职业教育双元制。

2015年OECD开展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PIAAC)推算的结果显示,日本对人才的投资水准在国际处于较低水平。日本内阁府也在2018年指出,1990年后日本企业的职业教育训练实施率呈下降趋势,企业对员工的人均直接教育训练费用和其他国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内阁府于2018年2月实施了“企业教育训练等意识调查”,对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推算,企业平均每年对每个劳动力的投资是28万日元,上市企业约为36万日元,非上市企业是25万日元。加藤·永沼(2013)指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日本经济形势变差,企业在巨大的削减成本压力下普遍削减了研修支出,同时增加非正式雇佣、抑制招聘新员工,企业的人力资本支出普遍减少。

日本把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喻为“技术立国”的基石。从全球工业发展的历史看,在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三次工业革命后,全球目前正迎来以智能机器、传感器、人机互交等一系列科技进步和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工业4.0。安井洋辅、森内岳等人在《第4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和企业的生产率》中根据内阁府帝国数据库实施的日本企业意识调查,对日本企业中新技术的引进状况及新技术对生产率和雇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企业引入的新技术包括大数据、AI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云计算等。结果显示,36%的企业至少引进了一项新技术,已引进新技术、筹备引进新技术的企业占比达60%。调查发现,积极引进新技术的企业都是较新的企业,企业的领导者年龄较低。为了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除了积极引入新技术,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建设也迫在眉睫。日本厚生劳动省2001年实施的《能力开发基本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和个人都普遍认为企业应在劳动力职业技能训练中起主导作用,且普遍认可员工在企业实施的OJT、OFF-JT中获取职业技能的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