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推动公营永久住房解决香港房屋问题

政府推动公营永久住房解决香港房屋问题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营永久性房屋主要包括“公共租住房屋”和“资助出售居住单位”。公屋包括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公共租住房屋和中转房屋,以及香港房屋协会的出租房屋。十多年来,政府对房屋建设的公共开支占比持续数年超过5%。以2015年为例,香港特区政府斥资41.4亿美元投资公营永久性住房建设,占公共开支总额的6.9%。目前,约有329.52万的中低收入居民以不同形式受惠于政府的资助补贴,解决了住房问题。

政府推动公营永久住房解决香港房屋问题

公营永久性房屋主要包括“公共租住房屋”(下文简称“公屋”)和“资助出售居住单位”(下文简称“居屋”)。公屋包括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公共租住房屋和中转房屋,以及香港房屋协会的出租房屋。就实质而言,公屋和内地的廉租房较为相似,主要由政府出资兴建并拥有产权,然后以便宜的价格租给低收入人群。公屋的突出特点是租金低廉,且远低于市场水平;居住条件比较艰苦,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3.1平方米;申请条件较为严苛,对象仅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民;等候时间长,从申请到获批,一般需要4.5年,即使是享有优先权、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等候时间也需要2.4年。

居屋包括香港房屋委员会推行的租者置其屋计划、居者有其屋计划[4]、私人机构参建居屋、中等入息家庭房屋计划、先租后买计划和重建置业计划所覆盖的房屋,以及香港房屋协会推出的住宅发售计划、夹心阶层住屋计划和资助出售房屋项目所覆盖的房屋。居屋和内地经济适用房的性质较为相似,都是由政府独资或与私人开发商合资建立,然后以低于市价30%40%的价格卖给公屋租户或其他符合标准的中低收入家庭。同公屋相比,居屋的条件要好于公屋,但同样需要收入水平低于一定程度的人群才能申请购买,并且购买之后被严格限制流通买卖。(www.xing528.com)

就分布而言,公屋和居屋的住房大多分布在新界和九龙,两地占比分别为57.6%和32.8%,而目前政府新提供的住房基本都位于新界。以2015年为例,1.1万套新增房源中有94.4%都处在新界,另有5.6%处在九龙。在房屋面积上,公屋的面积非常小,82.8%的公屋室内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下,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3.1平方米。居屋的面积能稍大一些,居住条件稍好,面积为4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占比为21.5%,40~60平方米的房子占比66.7%,超过60平方米的房子仅有8.8%。在租金方面,和私人永久性住房相比,政府提供的公屋租金仅为每月7美元/平方米,而在房产交易市场上,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的私人永久性住房的租金约为它的7倍。十多年来,政府对房屋建设的公共开支占比持续数年超过5%。以2015年为例,香港特区政府斥资41.4亿美元投资公营永久性住房建设,占公共开支总额的6.9%。目前,约有329.52万的中低收入居民以不同形式受惠于政府的资助补贴,解决了住房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