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界的土地价格分布情况

华界的土地价格分布情况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表8-7,华界地价以沪南区最高,平均每亩8,262元。1931年上海市土地局调查,区内的十六铺一带,1921年每亩地价2万元,1931年为8万元。法华区东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受租界越界筑路的影响,地价上升很快。其余各区农田占比重较大,地价水平偏低。所以华界每亩平均估价只有1,426元。地价最高的沪南区与最低的高桥区相差26倍。

华界的土地价格分布情况

上海华界是指除租界外上海市所管辖的区域,1927年共划分为17个行政区。表8-7是1930年上海市土地局对各区土地的估价。

表8-7 1930年上海华界各区地价估计[17]

上海市土地局的估价方法,系由该局指派熟悉各区地价情况的估价员,会同各区契约发行保管员,携图实地按各区各地段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地利用方式等条件,参照市价进行估价。这种方法虽不太科学,但与市价颇为近似,因此,可视为较准确的地价资料。

根据表8-7,华界地价以沪南区最高,平均每亩8,262元。这里是旧上海县城所在地,东临黄浦江,西北接法租界,交通便利,人口稠密,传统商业兴盛。1931年上海市土地局调查,区内的十六铺一带,1921年每亩地价2万元,1931年为8万元。[18]东门路、小东门、中华路、老西门一带,1933年土地局代为估价,高者每亩价格达12万元以上,一般的也在三四万元之间。[19]

闸北区因紧靠公共租界,受其影响,工商业也较发达,平均地价仅次于沪南区。区内四川北路、虬江路一带,1921年每亩地价为1万元,1931年升至4万元。[20]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轰炸闸北,使地价下跌30%—40%,影响波及整个华界。(www.xing528.com)

法华区东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因受租界越界筑路的影响,地价上升很快。洋泾区西滨黄浦江,成为重要码头和工厂堆栈区,交通条件优越,地价也升高不少,居华界第4位。吴淞区虽远离市中心,但扼黄浦江入海口,为上海之门户,又有新开辟的市场,地价亦呈上升趋势。

引翔区和江湾区在上海市政府“大上海建设规划”中处于市中心区,1930年以后,建设工程开工,地价看涨。

其余各区农田占比重较大,地价水平偏低。特别是高桥、杨思、高行三区,几乎全是农地。整个华界面积64.7万余亩,真正的商业区和居住区只占一小部分。所以华界每亩平均估价只有1,426元。地价最高的沪南区与最低的高桥区相差26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