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域城乡统筹规划:构建三级聚落,吸引人才、促发展

县域城乡统筹规划:构建三级聚落,吸引人才、促发展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县城、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三级人口聚落体系,预测县城、镇(乡)、建制村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及住房套数。二是延伸县域规划层级,包括镇(乡)规划、村庄规划等。[25]县域应该抓住“生产性企业内迁潮”和“农民工返乡务工潮”,制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促进县域城乡统筹。

县域城乡统筹规划:构建三级聚落,吸引人才、促发展

(一)提出县域发展战略定位建设目标

要在详细梳理分析县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发展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以及县域上位规划中的分工和县域在更大区域中的分工基础上,明确县域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劣势,提出县域在上位规划和更大区域中的发展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提出县域发展的建设目标,具体程序见图13-3。

图13-3 县域发展战略定位和建设目标确定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二)提出县域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结构

分析县域人口流向,预测县城、镇(乡)、村的人口规模,明确城乡聚落(居民点)布局及范围,依据县域人口规模测算县域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构建关系和土地利用结构(图13-4)。

图13-4 县域城、镇(乡)、村人口规模确定和土地利用结构模型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三)提出县域城、镇(乡)、村的人口聚落布局

在人口规模确定条件下,进一步明确县域范围内城、镇(乡)、村居民点人口规模和空间范围。构建县城、镇(乡政府驻地)、中心村和基层村三级人口聚落体系,预测县城、镇(乡)、建制村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及住房套数。规定县城、镇(乡)、建制村建设用地范围。在县城、镇(乡)集建区规划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选址范围,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和存在严重自然灾害、安全隐患难以治理范围,可列入撤并村庄范围。中心村和基层村布局,中心村遴选应考虑村庄规模、经济基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周边服务村庄的历史传统。

(四)提出县域产业布局

统筹县域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根据“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要求和可实施性,在明确县域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情况下,提出县、镇(乡)的工业园区、创业园区、商业区、物流市场区、农业生产区、农副产品加工区、旅游发展区等产业发展区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五)提出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www.xing528.com)

按照“点、线、面”连通要求,围绕县域人口聚落体系和产业布局体系,构成县城、镇(乡)、村对外交通和对内交通的道路体系,以及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县、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卫设施配置标准,明确县、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和资金来源。明确县、镇(乡)、中心村、基层村公共设施配置标准、项目布局、用地指标和资金来源。

(六)提出县域生态空间布局

根据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公共安全等基础条件划定县域范围内的生态空间,确定相关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自然与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目标和要求,综合分析用地条件,划定县域内的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范围,并提出生态空间管制的原则和措施。县域禁建区是指各类建设开发活动禁止进入或应严格避让的地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水土涵养区等;限建区是指附有限制准入条件可以建设开发的地区;适建区是指适宜进行建设开发的地区。

(七)提出县域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

1.形成县域规划体系

一是延伸县域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包括县域人口聚落规划;县域村庄布点规划;县域产业布局规划,包括工业布局规划、农业布局规划、旅游业布局规划等;县域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县域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土地整治规划等;县域基础设施规划,包括县域道路交通规划、城乡供水规划、城乡污水处理规划等;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包括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县域生态环境规划,包括县域环卫设施规划等。二是延伸县域规划层级,包括镇(乡)规划、村庄规划等。三是通过五年制和一年制的县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区域详细规划,深化县域总体规划。

2.形成县域实施项目

将县域总体规划及其相应的专项规划、镇村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区域详细规划,按照五年以内可以实施原则,编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并形成年度实施项目,与科研项目、储备项目进行分类滚动实施,通过项目逐步落实县域各类规划。

3.推进县域引商引智

县域总体规划及其相关规划的实施除了编制实施项目予以推进以外,还需要围绕县域各项规划和各类项目加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近年来,一些原先集中于北上广深的大企业出现了在地域上重新布局趋势。大量东南沿海生产型企业纷纷“内迁”,一方面寻找更加便宜的土地和厂房,另一方面也寻找更加充裕的劳动力供给。[24]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务工释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加合理化了家庭分工,一定程度上为改变广大农村普通家庭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打工潮一直持续到新千年初,而在近几年以来,返乡务工的潮流也在兴起。[25]县域应该抓住“生产性企业内迁潮”和“农民工返乡务工潮”,制定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促进县域城乡统筹。

4.制定县域发展政策

按照前面提到的抓住“生产型企业内迁潮机遇”,县域就需要制定内迁企业职业经理人和技术骨干的养老医疗、住房公积金、买房置业等政策;吸引普通蓝领工人的职业培训、社会保障、人才中介政策等。抓住“农民工返乡务工潮”,各地都在出台建立返乡创业园,给予创业者贷款贴息、社会保险金奖励等政策。“长期以来,户籍制度限制着农民进城,土地制度限制着市民下乡。”“长沙县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通过释放少量农村户籍指标解除市民下乡的身份制约,进而为每户下乡市民安排一块宅基地,政府统筹建好基础设施,下乡市民自行设计施工建房,最终在长沙县出现了一群‘乡居市民’。”[26]当然,县域发展政策范围可以更广,主要应围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解决的问题展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