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俄罗斯主要城市的发展特点

俄罗斯主要城市的发展特点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人口向主要城市和城市群集聚俄罗斯人口往往趋于集中在主要城市和城市群,近年来这一趋势不断加强。在超过50万人口的俄罗斯城市中,人口年龄分布的地理分区特征明显。作为联邦城市,莫斯科、圣彼德堡和塞瓦斯托波尔有权履行作为俄罗斯联邦一个独立组成单位的职责。作为俄联邦的经济中心,莫斯科也是主要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市场和较高的工资吸引联邦内就业人口向莫斯科集聚。

俄罗斯主要城市的发展特点

(一)城市人口数量趋于减少

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从粗放型城市化向集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转变。从趋势来看,城市发展速度趋向于减缓或完全停止增长。从实际情况来看,俄罗斯近20年城市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1%—73%左右,人口的国内迁移也不断减少,并持续到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莫斯科市的人口规模和城市居民数量也明显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1年开始,这种减少的趋势呈现放缓的迹象,其国内人口迁移数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在每年200万人左右(这一数据不包括在一年内改变居住地的季节性劳动迁移者)。但是,由于与住房相关的迁移数量受经济因素(缺乏迁移或重新安顿的资金,缺乏成熟的、有组织的住房租赁市场等)及行政因素(被注册登记机构限制)和文化因素的限制,俄罗斯因劳动迁移的人口通常超过因住房因素引起的迁移人口。如果将劳动迁移统计在内,俄罗斯国内迁移率至少会增加2倍。

(二)人口向主要城市和城市群集聚

俄罗斯人口往往趋于集中在主要城市和城市群,近年来这一趋势不断加强。这表明在俄罗斯的国内迁移中,人口自然而然地被大城市居住区吸引。

联邦政府于2002年和2010年分别实行了全俄人口普查,调查结果显示,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中莫斯科的人口具有最高的增长率(超过13%),这表明国内人口持续向首都集聚。圣彼德堡、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喀山的人口增长率也相对较高。其他的特大城市人口增长率则从未超过2%,下诺夫哥罗德和彼尔姆的人口数量在两次人口普查期间甚至有所下降(表25-5)。

表25-51989—2014年俄罗斯主要城市的人口规模 单位:千人

数据来源:1989—2010 年全俄人口普查:《2014 年统计文摘“俄罗斯数据”》,俄罗斯统计局,2015年。

(三)人口年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由于高死亡率战争因素,俄罗斯老年人(80岁以上)比例相对较低。因此,虽然俄罗斯在人口方面已经“老化”,然而与西欧大多数国家相比,它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在俄罗斯,处于劳动年龄的城市居民比例高于农村居民(分别为60.2%和56.7%),同时,在就业年龄以下的城市居民比例低于农村居民(分别为16.3%和19.6%)。在超过50万人口的俄罗斯城市中,人口年龄分布的地理分区特征明显。例如,在俄罗斯的欧洲中心城市和伏尔加地区,处于就业年龄以下的人口比例整体偏低,而超过就业年龄的人口比例偏高。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城市,则相反。(www.xing528.com)

(四)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

在国家转向市场经济之后,汽车的使用快速增加。车辆保有规模至少增长了两倍,目前在每千人260-320辆。1990-2014年,莫斯科市区的车辆使用量增长了4倍,而整个莫斯科空间增长则超过5倍。

(五)莫斯科经济集聚度不断提升

在莫斯科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集聚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莫斯科的经济活动通常在交通半径(行车)2小时的范围内。这一范围包括莫斯科地区的主要部分,以及位于中央联邦区的邻近地区。区域内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口规模有1600万—2000万。

作为联邦城市,莫斯科、圣彼德堡和塞瓦斯托波尔有权履行作为俄罗斯联邦一个独立组成单位的职责。近几年,莫斯科的经济发展阶段向后工业阶段快速转变。制造业从业人员已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降,从1991年的23%下降到2010年的10.9%;贸易和专业商务服务人员的比重有所增加,贸易人员比重从15%上升到25.1%,专业商务服务人员比重从接近0增长至21.3%(图25-2)。目前,莫斯科的第三产业就业指数为72.1%,总体而言,莫斯科的后工业化进程仍然落后于主要的西方城市,但差别不是太大。

图25-2 莫斯科劳动力市场划分动态

资料来源:www.wikipedia.org。

莫斯科就业人口占全俄就业人口近1/10,其中有超过1/3的就业位于中央联邦区。巨大的、多样化的劳动力市场保障了高人均收入。2011年,莫斯科人均收入46000卢布,显著高于俄联邦17000卢布的水平。作为俄联邦的经济中心,莫斯科也是主要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市场和较高的工资吸引联邦内就业人口向莫斯科集聚。除了在经济上领先以外,莫斯科也是主要的交通枢纽,占全国机动车运输海关货物的60%,以及俄罗斯总航空客运量的77%。

(六)商业和住宅集中于市中心

从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建筑业的繁荣导致了莫斯科的商业过度集中于市中心(40%的工作场所位于克里姆林宫6公里半径的区域内),城市周边地区和莫斯科附近地区出现了超密集的住宅。上述人口集聚与每天250万人通勤量的叠加,导致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处于超负荷状态。莫斯科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为67 分钟,有大约20%的莫斯科居民每天花3个小时的时间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