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建城市社会:流动人口融合的机制建设过程

重建城市社会:流动人口融合的机制建设过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本身就是城市社会生活重建、社会结构重建的社会机制建设过程。重视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和当地社会实现更好融合的社会生活重建,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多种社会力量主动沟通和共同塑造的过程。而在一个快速转型、外来移民占据较大比重的社会,城市的社会融合则明显表现为多样化群体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塑造,共同形成新的城市共识。

重建城市社会:流动人口融合的机制建设过程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本身就是城市社会生活重建、社会结构重建的社会机制建设过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对于城市社会生活塑造、社会有序运行,以及建设一个有序和整合的社会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无疑受到政府政策和制度因素的影响,受到流动人口的经济从业和劳动力市场过程的影响,而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根本上是一个社会过程,需要社会有效组织化的机制构建。

移民进入城市,作为一个社会过程,首先是改变了地区的人口结构,并通过人口的经济社会活动改变地方社会的面貌。例如在城中村地区,由于流动人口进入社区,当地的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改变了,人和人的相互关系发生相应变化,通过社会交往社会关系的互动也重新塑造着地方社会共同体,从而创造出与传统农村村落不一样的城市生活。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社会机制,是通过这种社会过程使得多样化的人口群体利益得到表达,通过促进相互的沟通来构造有效的社会生活。如果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不发生这样的社会融合过程,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社会群体则表现为明显的分离性,移民和城市的相互冲突就表现出来,城镇化过程中也会表现出显著的社会分裂。重视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和当地社会实现更好融合的社会生活重建,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多种社会力量主动沟通和共同塑造的过程。

对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如何来实现社会结构性关系的重新塑造,一般采取一种“社会吸纳”或者“社会同化”的模式,也就是流动人口逐步实现市民化,在文化和生活上进入当地社会,在社会认同中从“外地人”转变为“本地人”。另一种社会融合则是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的主体力量,发展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和参与性,从而为城市生活增加新的因素,进一步创造出城市的多样性,并有机地成为一个不断更新的城市组成部分。在一个外来移民占较小比重的社会,社会融合更主要地表现为吸纳和同化。而在一个快速转型、外来移民占据较大比重的社会,城市的社会融合则明显表现为多样化群体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塑造,共同形成新的城市共识。无论是社会同化还是多元整合,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更主要是一种社会过程,表现为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交往的加深、文化习惯的变化、社会认同的转变和社会共识的形成。社会融合固然离不开政府制度因素的影响,但社会融合更主要是一种自然变化的社会过程,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内在结果。(www.xing528.com)

应该看到,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发展和重新构造社会结构的社会过程,并不一定必然带来融合的结果,相当多时候是表现为一种社会排斥、社会隔离和社会冲突。当然,社会冲突有的时候也是重新构造新的社会结构过程中的一种“求同存异”的反映,冲突有的时候是不同群体积极地寻求共识、实现融合的外在表现。但是,实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社会机制,其更基本的核心仍然在于多样化、包容、共享和相互合作。努力构建社会融合的社会机制,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城市生活的有序性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