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省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效益有机统一

湖南省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效益有机统一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效益是指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一种比较,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生态效益。湖南省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能够很好地发挥矿产资源的资源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将效益概括为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湖南省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效益有机统一

所谓效益是指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一种比较,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称谓,比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生态效益。而另一个与效益联系紧密的概念就是效率,效率在经济领域指的是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实现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收入增加而不使另一个人的收入减少。就衡量或评价的角度讲,效率是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正如公平即劳动报酬与劳动付出的比率是收入分配的标准或评价一样,效率是资源配置的准则或评价,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湖南省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能够很好地发挥矿产资源的资源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因此,将效益概括为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商品和劳动的对外交换所取得的社会劳动节约,即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量多的经营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多的经营成果。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效益就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产品,其中的关键在于所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但总的来说,经济效益是劳动消耗和劳动成果的比较关系,这种比较体现的是“经济”原则。所谓的“经济”既可以从生产关系方面,也可以从生产力方面来考察。从生产力方面来考察,经济是指人们通过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在生产中占用和消耗一定量劳动,生产出较多数量和较好质量的产品,占用和耗用较少的劳动。[3]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要求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矿业生产的劳动率,从而实现减少对劳动资料的消耗。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不是为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相反地,它是在提倡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从2007 年开始到2015 年,湖南省完成多轮重要矿种、重要矿区整顿整合,关闭落后小煤矿720 家,减少采矿权数量1 120个,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了3.46%。2015 年度矿山采选业产值超出预期603.22 亿元。实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项目98 个,覆盖25 个主要矿种;成功申报4 个矿产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应用示范矿山和1 个国家综合利用示范基地;5 类采选工艺遴选入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铁、锰、钨等14 个主要矿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提高14.73 个百分点,极大地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在经济、社会和管理等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一般认为社会效益指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满足社会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湖南省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带动了矿山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周边区域的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收入的增长,乃至推动了一个矿业城市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次,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政府部门重新审视自身管理水平,从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环节改进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对于我国政治民主化、法制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治文明的进步。再次,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在社会上形成了节约、环保的社会氛围,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涵。对废旧矿山的利用开发,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的场所,也可以为精神文明的宣传、积极的社会文化的培养提供一种新的典范。最后,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要求矿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调整影响社区生产作业的行为,与当地社区建立磋商和协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矿业企业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可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做好资源补偿、拆迁补偿等幕后工作,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开展捐资助教、兴修水利、铺设公路、扶贫济困等活动,通过这些可以与周边社区建立和谐关系,避免出现损害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保证了社会稳定。(www.xing528.com)

生态效益原本是一个生态学上的概念,而且随着生态科学的发展,这一概念在不同的侧重点和语境条件下,又有不同的概念表述方式,在内涵上有交叉内容但又有些许差别。蒋伟认为,生态效益是对人与生物,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融恰程度及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程度的度量。[4]对于生态效益,张叶曾提出“生态效益是与人类活动相联系的生态环境状态的变化而使生产成果增加或减少的量的表现。”[5]许坚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与生态效果的比较,这是比拟经济效益提出来的概念,在这个定义中,劳动占用量的含义与经济效益的劳动占用量的含义相同,指生产过程中占用的劳动量。[6]按照现代生态学的一般看法,社会效益指的是“生态系统及其影响所及范围内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全部效用。包括现实和潜在的效用”[7]。无论学者在生态效益的界定上有什么分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都逐渐认识到生态效益是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生态环境状况变化的结果,这一结果进而影响到经济效益的增减,并且社会效益不能像经济效益那样通过投入与产出来进行衡量,也无法通过经济效益来衡量生态效益。矿业经济的绿色发展就在于改变过去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的做法。湖南省矿业经济通过对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改造,矿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生态效益。数据显示,从2007 年开始,随着湖南省矿业经济绿色发展不断推进,截至2015 年,全省完成了280 个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121 处,治理和复垦土地面积8 211 公顷;矿山企业投入13.88 亿元,治理矿山地质灾害135 处,复垦土地面积539.17 公顷;完成30 个矿山复绿示范工程建设和“三区两线”周边范围内743 个矿山复绿工作,复绿面积1208.42 公顷。全面完成了宝山、柿竹园、湘潭锰矿3 个国家级矿山公园和22 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全省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率和矿区土地复垦率分别提高了20%和18.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