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100元硬币轻松实现1天400万阅读量

用100元硬币轻松实现1天400万阅读量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章于7月30日上午12点40分在广州印象头条推送。发文1个小时,阅读量超过10万+,发文10个小时,文章阅读量达到150万,当天突破400万,点赞28000+,留言7000多条,涨了3万粉丝。文章发布当日已有10万余次转发。“广州印象”的内容基本上全部是原创,自己策划活动自己写。2016年7月份,“广州印象”就写出了第一篇170万+的文章,后来又出过3篇百万+。

用100元硬币轻松实现1天400万阅读量

【案例简述】

2017年7月30日,深圳一家叫作“有点牛”的传媒公司,通过旗下公众号“广州印象”推送了一篇《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广州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出乎意料……》几个小时就刷爆了广州地区的朋友圈,仅1天多时间阅读量就突破400万,堪称现象级爆文。

这篇文章只是对一场测试活动的报道而已。

活动设计是这样的:工作人员在燕塘地铁站B口放置了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500多枚闪着银光的硬币,还在旁边摆放了一块醒目的告示牌:“如你急需用钱,请自取,每人最多5元。”希望这样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让没带羊城通的上班族拿钱买地铁票,让没有零钱的人能搭上公交,甚至让没有吃午饭的流浪汉,拿钱去买个面包

文章于7月30日上午12点40分在广州印象头条推送。发文1个小时,阅读量超过10万+,发文10个小时,文章阅读量达到150万,当天突破400万,点赞28000+,留言7000多条,涨了3万粉丝。文章发布当日已有10万余次转发。

随着公众号的增加,传播内容参差不齐,网信办开始出具“严规”,很多大号被封号。“广州印象”决定不跟风,不蹭热点,坚决传播正能量,文章主要以城市生活类为主,包括民生利好、城市情怀、本土文化、吃喝玩乐等,公众号的定位就是民生综合类账号。“广州印象”的内容基本上全部是原创,自己策划活动自己写。这次活动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事实上,在“硬币测试”文之前,他们其实也写过类似活动的文章。比如自主策划并报道的广州“相亲角”文章、关爱外卖小哥生活的文章等。2016年7月份,“广州印象”就写出了第一篇170万+的文章,后来又出过3篇百万+。

【营销亮点】

从策划到文章推送,大概花了将近5天的时间。最关键的是花钱很少,当时为了做这场公益行动,去银行兑换了500元的硬币,活动结束,硬币只是被拿走了100多个。(www.xing528.com)

这篇文章也很大胆,采用图文风,文字只有800多字,更多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看视频去感受。也正是因为文字少,才换来了留言多的结果。很多人觉得“听语音直播,上荔枝FM“是植入的贴片广告,其实并不是,而是策划团队隐蔽拍摄时不经意拍到的画面。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探索——炫耀。

如同著名的冰桶试验一样,“广州印象”此篇推文的目的,就是激发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而许多当地人参与或转发这篇文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亮明自己的态度:我是有爱心的人,我热衷公益。

“广州印象”此次活动是微信“封号”背景下的一次新突破。它和新世相的实践证明,正能量内容的传播速度一点也不逊于媚俗内容。每次平台发布一些城市情怀类的内容,粉丝们都特别喜欢。

陈/轩/点/评

该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作为区域性自媒体大号,通过文章彰显社会担当精神,引导城市正能量,是一条产生爆文的有效途径。人们都倾向于关注与己有关、且能给个人形象增加分数的内容。2017年,很多人都在说公众号涨粉变现越来越难,“广州印象”却在不断突破。7月份,“广州印象”粉丝突破了100万,就连广州“有点牛”账号粉丝矩阵也突破了500万。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广州“有点牛”公司的几个账号都成为了广州本地排名前几的大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