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月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明月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月村西南多山,东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明月村依托西南方向的山脉,可以阻挡南下的冷空气,也可以截留北上的雨水,形成山脉以东多雨、山脉以西少雨的格局,湿润的气候满足茶树的生长条件。这样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无疑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明月新村里的春笋广场立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明月村也真的做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明月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明月村距离成都不远,位于成都经济辐射圈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形成较为稳定的客流,使经济收入保持稳定。明月村西南多山,东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明月村依托西南方向的山脉,可以阻挡南下的冷空气,也可以截留北上的雨水,形成山脉以东多雨、山脉以西少雨的格局,湿润的气候满足茶树的生长条件。明月村村内多浅丘,地势相对较为平缓,平坦的地势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土壤为黄黏土,比较适合制陶,也适合茶树、猕猴桃等作物的生长。

明月村村民在2009年以前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人均收入较低。2009年后,明月村从外地引入经济作物雷竹和优质茶叶。村民们通过种植雷竹和优质茶叶逐步脱贫。明月村的整体经济收入比较可观,村民收入主要来源是茶园、雷竹、陶瓷、旅游业等。

明月村位于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北邻邛崃,邛窑技术悠久,这些都为明月村的未来发展带来了生命力和活力。明月村为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制茶业发达,茶叶种植量大,家家有茶园,户户能种植,村民掌握茶叶的种植、培养、采摘的技术,种茶、制茶技艺熟练,茶叶产业化生产、销售成为可能。明月村还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南方丝绸之路上,茶叶、丝织品贸易往来频繁,文化、技艺流动、碰撞、创新,形成新的活力。

明月村现有生态茶园2000多亩,种植范围广,种植量大,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一般家庭自己亲自采茶、卖茶,售价并不贵,一天的劳动收入为两三百元。由于量大,部分家庭甚至需要雇用邻近乡村的茶农。这些茶农来自邛崃、名山等附近乡村,由雇主开车接送,提供午餐等,收入与雇主按一定比例分成。20世纪80年代,明月村茶叶发芽少、产量低,夏秋季茶较为苦涩,销售收入不理想。21世纪,明月村逐步引进福建优良茶种,2005年茶园无性系良性品种种植率高达95%。优质茶叶种植也走上正轨。2005年,全县实行订单收购茶农4500户,涉及茶叶基地1366.67公顷,占投产茶园面积的40.20%。明月村出口到欧盟、日本等的精制茶叶已达400吨。

明月村现有6000亩竹林,雷竹春笋生产、销售等已经形成产业,批发零售等方式灵活多变。批发春笋单价三元一斤,零售春笋单价五到六元一斤,剥好的春笋八元一斤。竹笋也是明月美食的重要食材,春笋炒腊肉、竹笋炖土鸡以及全笋宴都是明月村常见的菜肴。

雷竹笋(www.xing528.com)

村民在处理雷竹

除了茶叶、雷竹春笋之外,明月村也有猕猴桃产业、柑橘产业等,猕猴桃、丑柑、葡萄等销售也不错。这些为明月村脱贫致富提供了经济支撑。

明月村把生态农业的发展放在了核心位置,促进整村向生态、有机农业转型。全村坚定“茶山·竹海·明月窑”发展思路,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的生态农业。明月村成立了蒲江县明月雷竹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流转,与四川惠农兴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雷笋基地。明月村的土地也可以出租,租金一年1500元左右一亩,租期35年左右,一次性付清。村民通过茶叶和春笋,一年收入达到五六万元。经营得好的,则会达到10万左右。

明月村的“奇村长”——明月乡村研究社社长陈奇说,明月村在未来的发展里还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以此来带动农产品的包装销售,从而扩大农产品的加工规模,将明月村的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融合,构建起多层次高品质的产业生态圈。这样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无疑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明月新村里的春笋广场立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明月村也真的做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