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在世界500强企业网络中的地位探析

北京在世界500强企业网络中的地位探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德森等人运用世界500 强企业的总部及分支机构数据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市体系的变动。特别是纽约的地位更为突出,在各项网络中心性指标上大都领先。而边缘集团的城市则更多地是通过接受来自核心集团城市的关系而与整个系统关联在一起。从这张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核心集团位于网络的中心,外围分布着边缘集团的城市。此外,Alderson 等人还发现城市地位与其所处的国家和区域有很大关系。

北京在世界500强企业网络中的地位探析

安德森(Alderson)等人运用世界500 强企业的总部及分支机构数据来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市体系的变动。他们收集了1981年、2000年和2007年的此类数据,每一年度的数据都被编码在一个有值、有向的矩阵中,三个时点的数据一共涉及了6308 个城市。然后他们采用一些标准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这些数据,包括以点中心度来衡量城市的权力和声望,以块模型技术来研究城市在网络中占据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等。

可以衡量城市权力的网络中心性指标包括出度(outdegree)、接近度(closeness)和中间度(betweenness)三种,其中反映城市发出关系数量的出度指标更能直接度量城市在世界经济中的权力和影响。反映城市接受关系数量的入度指标则更多反映了城市的声望。表4-5 和表4-6 分别给出了1981年、2000年和2001年排名前15 位的城市的出度和入度。可以看到,给出的世界城市图景与GaWC 所给出的颇有不同。处在第一集团的是纽约巴黎、东京和伦敦四个城市。特别是纽约的地位更为突出,在各项网络中心性指标上大都领先。还可看到,榜单中的绝大部分城市是以欧美为主的西方城市,而香港新加坡、北京等城市只是在个别年份的个别指标上出现在榜单里,也难以发现GaWC 榜单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的一些新兴地区城市地位的快速提升。从这一点来看,Alderson 等人的测量方法在敏感性上有所欠缺。他们选用的500 强企业是根据营业额衡量的,包含各个产业门类,而某些产业里的跨国公司的布局战略并不追求在世界城市的集聚,将这些企业纳入测算会模糊对世界城市的识别。

表4-5 1981年、2000年和2001年世界城市权力(出度)的排序

表4-6 1981年、2000年和2001年世界城市声望(入度)的排序

续表(www.xing528.com)

在社会网络分析中,块模型是一种将样本划分成关系模式相类似的子类的一种分析技术。Alderson 等人以正则对等(regular equivalence)为标准,将全球城市划分为核心和边缘两大集团。核心集团的城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与外部其他城市有着较多的双向关系。而边缘集团的城市则更多地是通过接受来自核心集团城市的关系而与整个系统关联在一起。图4-3 给出了2007年世界城市体系的简化图。图中黑色的是核心集团,灰色的是边缘集团,白色三角是不属于上述两类的其它城市类型。图中的节点不代表单个的城市,而是代表对等类(equivalence sets)——属于同一个对等类的城市与其他对等类城市的关系彼此相似。对等类以每一类中按照字母顺序排在第一位的城市命名。从这张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到,核心集团位于网络的中心,外围分布着边缘集团的城市。

为了考察世界城市体系结构在过去数十年来的变动情况,Alderson 等人解答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世界城市的等级序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此他们计算了1981年和2007年的各个网络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这些相关系数大致都在0.6 左右,并不算很高,说明城市等级序列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各城市的地位或升或降,用1981年的地位无法很好地预测其2007年的地位。第二,过去数十年间城市的权力和声望是否变得更为集中?为此计算各指标1981年到2007年的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扩大,意味着城市之间的差距增大,反之则相反。结果显示有两个指标(出度和中间度)的变异系数有一定扩大,另外两个指标(接近度和入度)的变异系数则略有减小。第三,世界城市系统的演化是否打破了原先存在的全球不平等模式?一系列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答案是否定的,即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复制了原有的全球不平等模式。此外,Alderson 等人还发现城市地位与其所处的国家和区域有很大关系。

图4-3 2007年世界城市体系的简化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