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不可替代的全球产业链重要角色

中国不可替代的全球产业链重要角色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过去几年,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供应链会出现什么变化,我认为疫情之后,供应链某些关键环节涉及的关键产品、重要零部件会回流到发达国家的本部生产,还有一些会转移到其他国家生产,但总体来说,短期内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基本事实不会变。

中国不可替代的全球产业链重要角色

风险发布大会在当前形势下举办具有特殊的意义,人类文明伊始,就跟风险打交道,面对疾病、瘟疫、饥饿、战争等等,几千年来,我们一路走过来,走到21世纪,走向信息化社会,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强。但风险将长期与人类共存,人类应对风险的能力也会更强。

2020年我们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疫情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有的国家形势严峻,有的国家已经缓解,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面对人类共同的敌人——新冠肺炎病毒。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过去几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由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不断,使得我们碰到的风险和负面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2020年6月8日,世界银行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对2020年全球经济做了一个简单的预测,全球经济将收缩5.2%,这是“二战”以来程度最深的经济衰退,内需、供应、贸易、金融等等都发生了中断,预计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2020年将收缩7%,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经济将收缩2.5%,人均收入降低3.6%,将有亿万人陷入极端贫困。受此影响,贸易、旅游、大宗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很大,全球经济面临最大的挑战,如果疫情持续下去,供应链产业链国际贸易还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应该坚定信心,相信我们依靠几千年文明进程当中积累的经验、智慧和科技以及人类的团结能够战胜疫情。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发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救助经济,抗击疫情,增加赤字,增发国债,对民族企业救助,重启量化宽松等,我们要防止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经济停滞等问题都需要解决。对于中国,我们已经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战胜这次疫情。

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叠加影响,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了影响,港口码头、运输物流都发生了中断,国际订单、海外需求也不断下降,疫情使原材料采购、劳动力流动受阻,所以供应链方面我们确实遇到了暂时的困难。目前采取的复工复产复市措施也在逐步复苏供应链,这得益于海外各国的疫情趋缓,海外订单逐渐恢复。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我们成功地进入了世界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而且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当中重要的一环,中国成为世界的工厂,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是全球供应链的中心。在过去几年,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大家都在谈论供应链会出现什么变化,我认为疫情之后,供应链某些关键环节涉及的关键产品、重要零部件会回流到发达国家的本部生产,还有一些会转移到其他国家生产,但总体来说,短期内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重要一环的基本事实不会变。因为全球化的趋势没有改变,尽管经济全球化受到了暂时的挫折,在曲折中前行,但是世界很大,世界也很小,现在的科技和经济全球化把我们紧紧地拉在一起了,在这个问题上,巨大的中国市场和巨大的中国消费能力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产业集群的形成,良好的劳动力素质,这些都是优势。考虑到这些要素,企业要离开中国,中断供应链在短期内是不可能的。长期内,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尽量把产业链、供应链留下来。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开设的中欧班列,从开行以来,已经达到2.1万列,通达欧洲18个国家、57个地区,而且在疫情背景下,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自行车、电动车的订单也越来越多,所以这个链条还没有断。在网上交易会,李克强总理谈到,网上直播、云洽谈等都在不断地弥补这个链条。

根据有关统计,5月份中国出口呈正增长态势,电动车、自行车出口大幅增长。按照海关统计,2020年前5个月中国的进口原油数量同比增长5.2%,铁矿砂增长5.1%,铜矿增长12.4%,说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没有被阻断,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世界需要与中国合作联系,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要做好稳固供应链、产业链的工作。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这些重要的文件给人极大的信心和鼓舞,其中主要是深化改革,要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中国有供应链的强大网络,生产协同高效是中国制造的长期优势,要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的优势。疫情之后,有些供应链可能转移,有些趋向于区域化和本地化,但是中国作为重要的一环,我们要落实好进一步开放的措施和政策,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把外资企业留在中国,打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企业为主体的良好营商环境,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进一步完善供应链和产业链。(www.xing528.com)

疫情和中美经贸摩擦对国际政治、经济、地缘政治、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WTO也受到了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正受到一些波折,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受到了严重挑战,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对多边贸易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WTO自成立以来,对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保障充分就业,促进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未来的WTO改革中,中国将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参与者、坚定的维护者和重要的贡献者,我们积极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尊重和全面履行争端解决裁决,深度参与贸易政策审议,全面支持发展中成员融入多边贸易体制,所以在国际秩序发生变化时,我们应该坚定信心,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看法应该坚持三项基本原则:第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开放性的核心价值,为国际贸易创造稳定和可预测的竞争环境。第二,保障发展中成员的发展利益,纠正发展赤字,实现联合国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第三,遵循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相互尊重、平等对话、普遍参与。WTO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战后几十年来,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促进各个成员间合作等方面,它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没有理由抛弃这样的体系和现今的国际秩序。

关于国企业“走出去”,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走出去”的步伐要稍微放缓,要多做“功课和攻略”,但是不能停下来,中国必须要“走出去”,必须要和世界各国打交道。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走得稳,走得好。在企业“走出去”时,要分析世界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各国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不同,而且我们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都对我们有一些威胁,恐怖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地缘政治风险等,对“走出去”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在这个形势下,我们要做好“功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有所把握,对所去的国家要有所把握,对法律会计税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风险,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走出去”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实现互利共赢、互利多赢。

过去的工作经历让我看到很多中资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在这里想跟大家说:风险总是有的,需要勇气、高度的责任心和管理去应对,企业的全球化视野、全球化人才,帮助企业走下去、走得好。目前,到发达国家做并购、收购有一些风险,要注意合规以及发达国家对外资的审查。

当我们把风险考虑全面,做足“功课”,做到心中有数,就有信心“走出去”、走得好,如莎士比亚所说,时代脱节了,我生来就是为纠正它。人类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要共同朝前走,世界是美妙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谢谢大家!

演讲人:江山(前驻加拿大公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