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方程分析探究:统计方法

结构方程分析探究:统计方法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基于变量的协方差距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书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构建的CB2BE模型是否成立。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

结构方程分析探究:统计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是一种基于变量协方差距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书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构建的CB2BE模型是否成立。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与传统的回归分析不同,结构方程分析能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并可比较及评价不同的理论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允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有测量误差,变量可以用多个问项测量,传统的回归由于不能排除误差干扰而使结果出现偏差。在传统路径分析中,我们只估计每一个路径(变量间关系)的强弱。在结构方程分析中,除了上述参数的估计外,我们还可以计算不同模型对同一个样本数据的整体拟合程度,从而判断哪一个模型更接近数据所呈现的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是验证性因子模型和(潜变量)因果模型的结合,所包含的因子模型部分称为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其中的方程称为测量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描述了潜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包含的因果模型部分称为潜变量模型(latent variable model),也成为结构模型,其中的方程成为结构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描述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侯杰泰,2004)。

在SEM中,主要有两类变量,一是可观测变量(测量变量、显变量),分为外生可观测变量和内生可观测变量,用于反映相对应的各潜变量,在问卷中,表示为量表中的各个问项;二是潜变量,分为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往往是不能直接观察的比较抽象的概念,外生潜变量作用于内生潜变量,潜变量是理论模型中欲研究的变量,或称为因子。

SEM可以分为测量模型(外部模型)和结构模型(内部模型)两部分。测量模型用于检验观测变量和相应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做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构模型用于检验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是对理论模型的检验。两个模型方程式表示为:

测量模型方程式:

上式中,y代表内生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x代表外生观测变量组成的向量;Λy代表内生观测变量到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因子载荷矩阵,Λx代表外生观测变量到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因子载荷矩阵:ε代表内生观测变量的测量误差,δ代表外生观测变量的测量误差。

结构模型方程式:

(www.xing528.com)

在4.6式中,η代表内生潜变量构成的向量,ξ代表外生潜变量构成的向量,B代表内生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矩阵,Γ代表外生潜变量的路径系数矩阵,ζ代表结构方程的误差项构成的向量,反映了η在方程中未能被解释的部分。

模型假设:

1)测量方程误差项ε、δ的均值为零;

2)结构方程残差项ζ的均值为零;

3)误差项ε、δ与因子η、ξ之间不相关,ε与δ不相关。

4)残差项ζ与ξ、ε、δ之间不相关。

结构方程分析可以进行如下分析:(a)模型构建(model specification),包括指定观测变量(指标)与潜变量(因子)的关系以及各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等;(b)模型拟合(model fitting),其目标是求参数使得模型隐含的协方差矩阵(即再生矩阵)与样本协方差矩阵“差距”最小;(c)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包括检验参数与预设模型的关系是否合理以及模型的整体拟合指数,如NNFI、CFI、RMSEA等,以衡量模型的拟合程度(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标如表4.30所示);(d)模型修正(model modification),用样本数据去修正重组测量模型,再检查新模型的拟合指数。

表4.30 模型的拟合指标

(资料来源:邱皓政,林碧芳.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