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港城:产业与空间发展

香港港城:产业与空间发展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1年因鸦片战争失利,香港被英国强占。港口地区逐渐退出城市中心区,港口转移至葵冲货柜码头。香港维多利亚港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空间上的位移,而且土地使用属性也发生了变化。香港港城空间演化动因港口是成就香港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驱动力。总体而言,推动香港维多利亚港空间演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战争因素和产业经济因素,而推动港口用地变化的因素是产业经济因素和城市发展需求因素。

香港港城:产业与空间发展

(1)香港港口发展历程

香港维多利亚港自古便是主要航道。纵观该港区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①1841年以前:港口初步形成阶段。因盐业的兴盛带动航运的发展,香港形成港口,吸引着来自国内外商旅在九龙城靠泊补给。

②1841—1970年:港口大开发、大建设阶段。1841年因鸦片战争失利,香港被英国强占。英政府把香港作为进入远东市场的重要门户而潜心经营,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同时为加强英国海上军事力量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再有顺应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为港口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1970年至今:港口退出阶段。20世纪70年代航运业衰退,地产业腾飞。港口地区逐渐退出城市中心区,港口转移至葵冲货柜码头。香港维多利亚港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空间上的位移,而且土地使用属性也发生了变化。除葵涌货柜码头一带为港口航运功能外,其他港口区域经过土地使用的更新换代基本上均为城市功能用地,包括商业、居住、康乐、办公等;在红砌还保留有局部的工业用地,但工业类型已和港口码头没有太密切的联系。(www.xing528.com)

尽管港口用地逐渐被城市居住、商业、休闲、旅游等用地所替代,但香港港仍是世界著名的集装箱港,并致力于发展航运服务业。香港的货运能力并非减弱了,只是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香港集装箱运输的高效,包括水域的高效使用——中流作业区,即水水换装,直接通过系泊或者锚泊在港内的船只完成货物的装卸工作。现香港约有20%的货物卸装通过中流作业区完成。

(2)香港港城空间演化动因

港口是成就香港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驱动力。香港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转口贸易发达,港口航运业的兴盛带动各国货物云集香港,促成国际贸易中心在香港的形成和发展。航运业的发展保证了工业所需生产原料源源不断的供应和生产产品源源不断的出口海外,香港作为进出口加工制造业的地位得以巩固,同时推动了香港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政府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这使得港口经济从单纯的转口贸易转变为出口加工为主,实现了港口产业发展的第一次转型。80年代,政府大力推行经济多元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实现了制造业向服务业的第二次经济转型。90年代初,港口航运业的发展为香港贡献了2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并提供了近12%的就业。可以说,港口是支撑香港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引擎,也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塑造力量。

在发展过程中,香港积极推动临港产业的转型,实现了转口贸易向临港工业再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产业经济是推动港口空间转移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推动香港维多利亚港空间演化的因素可以归结为战争因素和产业经济因素,而推动港口用地变化的因素是产业经济因素和城市发展需求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