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的重要性

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主要通过对守护对象的住宅、办公场所的守护,保护人身安全。②保护财产安全。工作重点是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等安全防范工作。

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的重要性

2.1.1 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的含义

物业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是物业服务企业(或由其委托的保安公司)协助政府相关部门(社区管理机构)为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治安、施工安全等采取的一系列防范性管理服务活动,其目的是保障物业服务企业所管辖的物业区域内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管辖区内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2.1.2 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的内容

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安保管理、安防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扰乱公共秩序管理、施工现场管理、配合政府开展社区管理等工作等。

(1)安保管理。

视频:物业治安管理

1)出入管理。物业项目的出入管理依照国家法律、政策和物业管理辖区的有关规章制度,区分不同物业的类型和档次,制订相应方案,实现人员、物品、车辆等出入的有效管理。对出入大门的人员、车辆、物资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证和登记,防止不法人员进入,防止物资丢失,以维护物业管理辖区内部秩序,保证其人、财、物的安全。

在出入管理中,安防人员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物业小区公共秩序管理服务规章制度,熟悉岗位工作规程及相关安防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合理控制出入管理环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①对出入辖区人员的身份、证件和所携带物品进行检查、登记,控制外部无关人员进入,确保业主和使用人的人、财、物安全。为外来人员做好引导和咨询。

②对进出辖区的车辆、物资认真地进行检查、核对,防止危险品的进入,防止盗窃及其他物资流失现象的发生。

③对进出辖区的车辆进行疏通,清理无关人员,保证进出口的秩序和通畅无阻,防止人员和车辆造成门口堵塞及事故的发生。

④对可疑的人和事应及时通报,主动配合公安保卫部门开展工作。

2)守护管理服务。守护管理服务是指保安人员根据保安服务合同的规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指定的人、财物、场所进行看护和守卫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防范和制止违法犯罪分子的各种破坏活动,预防治安事件的发生,确保守护对象的安全,维护物业管理辖区内的正常秩序和安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①保护人身安全。主要通过对守护对象的住宅、办公场所的守护,保护人身安全。

②保护财产安全。工作重点是做好防火、防盗、防破坏等安全防范工作。

③维护物业管理辖区内正常的秩序。对发生在守护范围内的各种有碍正常秩序的行为和活动,尽快采取办法予以劝阻、制止,防止事态扩大、蔓延。

3)巡逻管理服务。巡逻管理服务是指保安人员在物业管理辖区内有计划地进行巡视、检查、警戒,发现、纠正和防范影响内部安全的各种因素,以确保物业管理辖区内安全的活动。巡逻的任务是有效防范巡逻区域内各种事故和案件的发生,依法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维持正常的工作、生产和生活秩序。

一般情况下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在巡逻时间上不留空当。巡逻的重点以不同的社区或单位的具体情况以及犯罪活动的特点来分析、研究和确定。通常,夜间应是巡逻的重点,尤其是傍晚至午夜,还有恶劣天气和节假日,巡逻队伍应该在这些时段进行重点巡逻和防范。

在物业实践中,通常采用三种巡逻方法:一是定线巡逻方法,这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区域范围内,采取按照既定和指定的巡逻路线,做有规律的巡回警戒和看护检查的巡逻活动;二是不定线巡逻方法,这种方法是指保安员在其负责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实际值勤任务的需要,自由选择巡逻路线和时间,自由往返实施巡逻;三是定线与不定线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则是在整个巡逻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巡逻目标、范围和实际需要采取定线和不定线交叉进行的一种混合巡逻方法。

总的来说,巡逻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①维护物业管理辖区内的正常治安秩序,以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的进行。

②充分利用巡逻对时空控制的有利条件,堵塞各种违规违法活动的空隙,预防、发现、制止各种违规违法行为,防止各种危害的发生。

③及时发现各种可疑情况,对嫌疑人员要进行必要的盘查,搞清其身份,查清楚原因;个别嫌疑重大,一时难以搞清的,可移送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审查处理;有现行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应毫不犹豫地将其抓获,送交公安保卫部门处理。

④对巡逻中发现的案件或事故,要做好案件或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根据现场保护的规定和要求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护秩序,不准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更不得随意触摸和移动现场中的任何物品。

⑤检查发现防范方面的漏洞,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场所在防范方面存在的某些漏洞,如建筑物不坚固以及防护上有空档等,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并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⑥对巡逻中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意外事故,如雷电伤人、建筑设施倒塌、爆炸、挤伤挤死人等事故,巡逻人员要全力维护好现场秩序,协助有关方面做好人员和物资的抢救工作,对群众进行劝导、教育、疏散并平息事态,注意发现故意煽动群众闹事的人。

(2)安防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物业管理安防系统是指物业管理区域内用于治安、消防、车辆管理及紧急呼叫等安全防范的技术设备系统。常用的安防系统有闭路监控系统、红外报警系统、自动消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自动呼救系统、道闸系统、煤气自动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等。(www.xing528.com)

为确保安防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安防人员要熟练掌握安防系统的技术性能,使之相互配合,正确使用,如利用监控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的相互配合,减少误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安防系统应由专人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检测,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扰乱公共秩序管理。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包括噪声扰民、宠物扰民、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侵犯个人及公共财产权利、违反辖区消防管理规定、违反辖区车辆与道路管理规定、违反辖区绿化管理规定等在公共场合影响、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的行为。物业服务企业有权根据《物业服务合同》《物业管理条例》和《管理规约》等相关规定,对物业区域内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予以制止。

(4)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针对物业项目现场施工维修和业主装饰装修施工现场的管理等,通过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够实现物业服务企业对施工现场管理与控制的目的。

(5)配合政府开展社区管理。配合政府部门开展社区管理工作是物业服务企业的特殊功能,也是物业服务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为了共同做好社区管理,创建安全和谐社区,物业服务企业除做好各项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外,还应协助公安机关和居委会等政府部门做好社区安全防范管理工作。在实践中,物业服务企业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社区管理工作:

1)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组织重大活动时,应及时知会辖区派出所及社区居委会,相互协调,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物业管理辖区内发生治安或意外事故时,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协助做好调查取证及善后处理工作;

3)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2.1.3 公共安全防范措施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安全防范队伍,搞好人防工作。人防是安全保障的基础,做好人防必须要有一支合格的防范队伍。在队伍建设上要把好“三关”,即人员选聘关、人员培训关、制度管理关。人员选聘对象应以复员军人、院校学生为主。人员培训上需要做到岗前、岗中都有培训。制度管理上提倡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奖勤罚懒的激励制度。建立群防群治网络是社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2)增设安全防范设备设施,提升物防管理效力。物防是指通过安装围栏、防爬刺、种植带刺植物等建立相对封闭的防范区域或提高防范能力而采用的实物防范措施。在物业管理过程中,往往要对小区的管理情况,尤其是治安防范方面重点关注,在防范措施方面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增设安全设备设施或采取其他措施,提升物防管理效力。

(3)运用智能安防系统,提高技防水平。物业管理中常运用智能安防系统对公共区域进行安全防范。智能安防系统是指物业管理区域内用于治安、消防、车辆管理及紧急呼叫等安全防范的技术设备系统。常用的安防系统有闭路监控系统、红外报警系统、自动消防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自动呼叫系统、智能道闸系统、煤气自动报警系统和巡更系统等。

2.1.4 公共安全防范的注意事项

(1)遇到有人在公共区域聚众闹事,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协助公安机关迅速平息事件,防止事态扩大。

(2)遇有违法者正在进行盗窃、抢劫、行凶和纵火等违法犯罪活动时,应立即报警,协助公安机关制止其行为,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抢救、排险,尽量减少损失。对于已发生的案件,应做好现场的保护工作,以便公安机关进行侦查破案。

(3)管辖范围内公共区域有疯、傻、醉等特殊人员进入或闹事时,应将其劝离管辖区或通知其家属、单位或公安派出所将其领走。

(4)管辖区公共区域内出现可疑人员,要留心观察,必要时可礼貌查问。

(5)管辖区域内发生坠楼等意外事故,应立即通知急救单位及公安部门及其家属,围护好现场并做好辖区业主的安抚工作,等待急救单位及公安部门前来处理。

阅读资料

知识拓展

物业治安管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动画:公共区域乱丢垃圾、或抽烟、或随地吐痰

动画:发现可疑人员

动画:抢劫、偷盗

动画:醉酒滋事、精神病

动画:电梯故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