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

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强化基层,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市、县(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镇、中心村(社区)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布局

(1)建设目标

城镇作为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和设施集成的空间载体,应该在引导和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发挥核心作用。

一方面,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重点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求,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服务的供给。

另一方面,统筹城乡,强化基层,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加大公共资源农村倾斜力度,鼓励和引导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2)分级布局要求

根据城乡公共服务职能内涵与要求,按照服务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结合分级配置设施的目标要求,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为基本依据,打破城乡界限,统筹空间布局,制定实施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建设标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城乡公共服务职能体系规划为四级:地区级服务中心、县级服务中心、镇乡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中心。将此划分作为各级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服务设施的依据(见表5-3)。

地区级服务中心。地区级服务中心在省域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统筹设置,重点保障中心城区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并满足市(州)管辖范围内各县区城乡居民对高等级服务的需求。

县级服务中心。县级服务中心在县城及临近人口密集地区、城镇基础和通达性好的建制镇设置,以满足离服务中心0.5~1小时通勤圈范围的居民需求为标准。

镇乡级服务中心。镇乡级服务中心在人口大于1万人的镇(含乡集镇),及人口规模不足1万人但城镇基础和交通通达性好的镇(含乡集镇)设置,以满足离服务中心10~30分钟通勤圈范围的居民需求为标准。

村级服务中心。村级服务中心包含中心村和行政村两级。其中人口大于1000人(1000~3000人为宜,偏远地区可降至300~500人)的设为中心村,其余为行政村。以满足离服务中心步行5~10分钟距离的居民需求为标准。

表5-3 城乡公共服务分类设施配置要求明细表

(www.xing528.com)

续表5-3

续表5-3

注:△为必选,○为可选

(3)基本公共设施配置要求

1)教育科研设施。在兰州市建设高等教育园区、科研机构集中区及大型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在其他省域副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和人口规模大的县(市、区)建设高等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创新成果孵化基地。其余县应加强政府统筹,集中社会力量,着力办好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为本地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20万以上大中型城市的聚集作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础教育系统。加快推进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到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举办幼儿园(班),加快镇、乡中心幼儿园建设。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合理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吸纳适龄幼儿入园。

2)文化设施。加快20万规模以上城市的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网络化、便民化、开放化的文化服务设施体系。以都市区和县域单元为组织架构,合理规划布局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音乐厅、博物馆广播电视中心等,进一步加快城乡社区的群众文化娱乐设施和休闲设施建设。建设城乡文化服务网络。其中,区市建设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艺术剧院;县区有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和地方剧团;省级重点镇根据条件选择建设以上设施;镇与乡设立综合文化站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设立文化活动室或农家书屋

3)医疗卫生设施。5万人以上城镇建立覆盖城乡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两级服务体系。农村地区建立由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构成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设区市为中心,以“一小时交通圈”为范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监督体系。

4)体育设施。建立完善的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在兰白银都市圈、酒嘉都市区、天水都市区、平庆协同发展区建立具备承接高档次运动会的体育设施群。市、县(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镇(乡、街道)、中心村(社区)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

5)养老设施。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m2的标准,分区分级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到2030年建立起符合《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标准,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乡镇社区、60%以上农村社区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站点,全省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以上。

6)社会治安设施。将派出所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设项目纳入当地城市、镇、乡和村庄建设规划,新建派出所应先规划后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