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加坡李光耀:前总理、内阁资政

新加坡李光耀:前总理、内阁资政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光耀在当今国际政坛被称为“战略家中的战略家,领导人中的领导人,导师中的导师”。李光耀的确是一个成功的国家领导人,一个开创国家与民族新纪元的领袖。2008年7月,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决定捐资21万元人民币用于李光耀祖居——中翰第的修复、保护。新加坡总理、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荣誉顾问李显龙出席庆典活动,并与参加庆典活动的广东大埔县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合影留念。

新加坡李光耀:前总理、内阁资政

李光耀是祖籍梅州的“客商”后代,第四代华裔。李光耀的曾祖父是广东大埔县党溪乡人,同治年间,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先在兰芳共和国生活,荷兰吞并了兰芳共和国之后,其祖先经由苏门答腊岛及马来亚半岛来到新加坡定居。李光耀在《风雨独立路——李光耀回忆录》中对自己的客家身份回忆道:“我们家族的历史应从曾祖父李沐文开始。他是客家人。客家人属于汉民族,发源于华北华中平原,大约在700年到1000年前迁往福建、广东和华南其他省份。由于南迁较迟,只能挤到土地比较贫瘠、当地人尚未开发的山丘地带。根据曾祖父在中国故乡所盖的一座房子后面的墓碑碑文记载,他于1846年诞生在广东省大埔县唐溪村。长大后,搭乘帆船到新加坡来。当年他南来的路线,很可能是先乘小船沿着韩江顺流航行120公里,到最靠近的广东省港口汕头,然后从那儿出海到南洋。从此以后,有关他的行踪便鲜有所闻了。直到19世纪70年代,他和华族少女萧唤娘结婚。萧唤娘是一个客家店主的女儿,在新加坡出生。1882年,曾祖父赚够了钱,决定返回中国祖先生息的村落,给自己盖一座大宅院,并以乡绅的姿态出现。可是,曾祖母却不愿意把子女留在新加坡而独自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小时候祖父和姑婆告诉我,他们(祖父当时10岁左右)和曾祖母跑到阿佛路外公家躲起来。于是,曾祖父只好自己回中国。他在中国娶了第二个妻子,盖了座大宅院,后来还捐了个小官。他叫人给他画了一幅身着官服的肖像,寄到新加坡来。同时寄来的,还有一幅大宅院的画。画里的房子是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屋顶铺的是灰色瓦片,并有庭院,美丽壮观。可惜这幅画遗失了,不过曾祖父的画像还保存着。”

李光耀在当今国际政坛被称为“战略家中的战略家,领导人中的领导人,导师中的导师”。李光耀的确是一个成功的国家领导人,一个开创国家与民族新纪元的领袖。新加坡虽然很小,但却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民族民系相当复杂的地方(人口76%为华人、15%是马来人和穆斯林、6%为印度教锡克教教徒,其余为基督教徒),李光耀用了20多年时间,使它从一个刚独立的落后殖民地变为一流的文明国家,没有非凡魄力和智慧是不可能的!他让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人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并享受到只有少数大国国民才能享受的国际尊严,他当之无愧地被新加坡尊为“国父”!时至今日,世界多元化格局翻陈出新,但新加坡的国家治理模式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一个范本。[12]

李光耀的成功之处在于坚持现代化与本土化结合,“社会现代化和政治民主本来就是一个地区化而非世界化的进程”。西方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李光耀不走基马尔主义的道路,而是在东方文化的基础上开辟现代化之路。“尽管我们讲英语、穿西装,但新加坡人不是美国人或盎格鲁—撒克逊人。如果在更长的时间里新加坡人变得与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难以区分,或者更坏,成为他们可怜的仿制品(即一个无所适从的国家),那我们就丧失了与西方社会的区别,而正是这些区别使我们能够在国际上保持自我。”[13](www.xing528.com)

李光耀曾担任新加坡最大的客属团体——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永远荣誉主席一职。李光耀对文艺颇有兴趣,会唱歌、跳舞,会玩多种乐器。在一次文艺晚会上,为了活跃会场气氛,他即席唱了一首客家山歌。令人特别惊讶的是,他竟能用英文把这首歌翻译出来。2008年7月,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决定捐资21万元人民币用于李光耀祖居——中翰第的修复、保护。

2008年10月,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举行创会150周年庆典活动。新加坡总理、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荣誉顾问李显龙出席庆典活动,并与参加庆典活动的广东大埔县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