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区工作阶段与工作重点

社区工作阶段与工作重点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机构分工和自己的工作内容。(二)命题思路本考点的考核重点是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主要以多选题的方式出现,要求考生识别社会工作者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四)模拟试题社会工作者小王是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刚入职的新员工,她即将在延吉街道的第三睦邻中心开展工作。社会工作者刘二喜的做法,属于社区工作中对社区问题分析的()。

社区工作阶段与工作重点

考点6-6 进入社区

(一)考点讲解

1.进入社区之前的准备。(1)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机构的理念,把握机构的基本立场和倾向性;其次,社会工作者也要了解自己所在的机构与社区其他组织和团体之间的关系,如机构在社区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声誉如何。(2)了解机构分工和自己的工作内容。(3)认识同事。

2.进入社区的方式。(1)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2)主办社区活动;(3)积极介入社区事务;(4)经常出现在社区居民之中;(5)报道社区活动。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的考核重点是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主要以多选题的方式出现,要求考生识别社会工作者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三)历年真题

2017年第73题。

(四)模拟试题

社会工作者小王是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刚入职的新员工,她即将在延吉街道的第三睦邻中心开展工作。在进入社区之前,小王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

A.了解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状况

B.了解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与社区内其他组织和团体的关系

C.了解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的机构分工及自己的工作内容

D.认识自己的同事

E.将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与荣誉告诉社区居民

【答案解析】 ABCD。E不正确,显得社会工作者不够谦虚、谨慎。

考点6-7 认识社区

(一)考点讲解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1)社区的地理环境;(2)社区内的人口状况;(3)社区内的资源;(4)社区内的权力结构;(5)社区的文化特色。

2.社区问题分析。(1)描述问题;(2)界定问题;(3)明确问题的范围;(4)找寻问题的起源和动力。

3.社区需要分析。英国学者布莱特·肖归纳总结出四种类型的社区需要:(1)规范性需要。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或规范,所指出的特定需要。(2)感觉性需要。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时,其反应就是感觉性需要。(3)表达性需要。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性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性需要。(4)比较性需要。需要的产生是基于与某种事物所做的比较。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的考核重点是社区权力结构和布莱特·肖的需要类型。其中,需要类型是考核的重点。考生一定要掌握该知识点,记住几个原则:(1)专家说的,就是规范性需要;(2)问你要不要,你说要,就是感觉性需要;(3)你觉得你要,你还去争取了,就是表达性需要;(4)跟别人比,就是比较性需要。例如小明春节回家过年,妈妈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小明啊,你年纪也差不多啦,是时候该结婚啦。前两天隔壁张阿姨跟我讲起她的女儿小红,人家是研究生毕业,妈妈觉得挺好的。”这就属于规范性需要,因为妈妈(每位妈妈在这方面都是专家)觉得小红不错。小明在妈妈的逼迫下,不得不在过年期间去张阿姨家做客,顺便跟小红见面。回来后,小明的爸爸问他:“你觉得小红怎么样啊?”小明腼腆地说:“我觉得小红还不错。”这就属于感觉性需要。后来,到了情人节,小明买了一束花给小红,邀请她一起看电影。这就属于表达性需要,因为小明有了行动。最后,小明在家仔细回想自己的历任女朋友,发现还是小红学历高、人品好、长相佳,遂决定奋力追求。这就属于比较性需要。记住了这个故事,考试遇到这种题就一定会做。

其次,本考点也会对于社区基本情况分析和社区问题分析进行考核,考核方式都是通过案例的方式,询问考生案例中的情形属于社区基本情况分析中的哪一类,或者属于社区问题分析的哪个阶段。

(三)历年真题

2012年第37题;2013年第35题;2014年第38题;2015年第39题、第40题;2016年第37题、第38题;2017年第36题。

(四)模拟试题

1.马桥街道蓓蕾社区居民最近一直备受无证摊贩在社区门口摆摊卖菜的困扰,不少居民纷纷表示摆摊卖菜使得社区门口脏乱差,并且造成了交通堵塞。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社会工作者刘二喜在社区内召开由部分居民代表参加的意见会,询问受到社区门口摆摊影响的居民人数大概有多少,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持续的时间,以及如果取缔社区门口的无证摊贩,会给社区居民个体和社区整体带来怎样的得失与影响。社会工作者刘二喜的做法,属于社区工作中对社区问题分析的(  )。

A.描述问题          B.界定问题

C.明确问题的范围       D.找寻问题的起源和动力

【答案解析】 C。本题属于概念型试题。教材中指出,明确问题的范围是指分析社区问题时还需要弄清楚问题的范围,以判断问题的大小和严重程度。为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了解以下情况:受到这一社区问题影响的居民人数有多少?居民在社区生活的哪些方面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该问题持续的时间有多久?问题集中出现在哪些地点和哪些人群身上?涉及哪些价值观冲突?对现状的改变会对居民个体和社区整体带来怎样的得失和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根据民政部门制订的居家养老服务方案,某地政府将对全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由此形成的需要被称为(  )。

A.规范性需要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答案解析】 A。本题考核的是社区需要分析。因本题是根据民政部门制定的标准,故属于规范性需要。

3.社会工作者组织A社区的外来务工者家庭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并组织部分家庭来参观情况相似的B社区。参观时,代表们发现了一个出售二手儿童图书和玩具的小店,觉得自己的社区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小店。从需要的产生来看,A社区的家庭对于二手儿童图书和玩具店的需要属于(  )。

A.规范性需要B.感觉性需要 C.表达性需要 D.比较性需要

【答案解析】 D。在本题中,社区居民看到别的社区有二手小店,希望自己的社区也有,这就是比较性需要。

考点6-8 组织社区

(一)考点讲解

1.建立社区组织。(1)招收成员;(2)订立组织规则;(3)推选领导者;(4)建立工作小组;(5)筹措经费。

2.管理社区组织。(1)服务规划;(2)行销管理;(3)财务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5)研究与发展。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是新增内容,可以概念型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历年真题

该考点2011年后未命题考过。

(四)模拟试题

建立和发展社区组织是社会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下对于社区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www.xing528.com)

A.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组织的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故不能改变其所扮演的角色

B.在社区组织成立之初,社会工作者就应该立即将管理工作交给社区居民,自己应当承担较少的管理工作

C.社会工作者应当注重建立和完善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发展和培养组织的领导者

D.社会工作者是社区组织的核心人物,故当社区组织实现自我管理时,社会工作者仍旧应该负担组织的管理工作,并积极提供咨询服务

【答案解析】 C。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组织的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应随着组织的发展而有所不同。在组织成立之初,社会工作者可能亲自承担较多的管理工作。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注重建立和完善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发现和培养组织的领导者。最终,社会工作者不再直接担负组织的管理工作,只在必要时为组织提供咨询服务,实现社区组织的自我管理。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

考点6-9 制订社区工作计划

(一)考点讲解

1.明确目标。(1)目标的构成:制订计划时,既要订立社区工作的整体目标,还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制定阶段性目标。(2)制定目标的原则:社区参与和社区自决的原则。

2.制订策略。主要步骤如下:(1)提出策略:头脑风暴法。(2)评估策略:运用符合性、可接受性、可行性三个指标去评估上一阶段提出的每个策略。符合性考察的是策略是否符合机构的宗旨和目标,可接受性则关心策略是否为社区成员所接受,可行性指的是在现实中实现该策略的可能性以及资源是否能满足其需要。(3)筛选策略:SWOT分析法,S和W分别代表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弱点(Weak),O和T则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3.设计方案。方案计划书应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工作方法、预算、预案等。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是新增内容。本考点考核的重点有三个:第一,考核目标的制定原则,通过案例询问考生以下哪些选项符合目标制定原则;第二,比较提出策略(头脑风暴法)、筛选策略(SWOT法)这两者的差别和适用范围;第三,方案计划书的内容,这可以以多选题的方式进行考核。

(三)历年真题

2018年第74题。

(四)模拟试题

在制订社区工作计划时,我们将面临策略的筛选,SWOT分析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其中S代表(  )。

A.社会工作者及机构自身的优势

B.社会工作者及机构自身的弱势

C.外部环境的机会

D.外部环境的威胁

【答案解析】 A。S和W分别代表社会工作者及其机构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弱点(Weakness),O和T则代表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6-10 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一)考点讲解

1.管理社区资源。(1)资源分析。(2)资源开发。(3)资源链接。(4)资源维系,遵循以下原则:①以社区需要为前提对社区资源的使用进行规划;②应多方寻求资源;③对资源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④与资源提供者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关系;⑤加强对资源的统筹协调。

2.执行工作方案。(1)筹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确认工作中将要涉及的所有环节,并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归属。(2)开展阶段,按照计划好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的过程。(3)结束阶段。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为新增内容。其考核重点是社区资源的相关概念,首先,考生需要能够区分“资源分析、资源开发、资源链接、资源维系”的差别;其次,资源维系的原则可以用“以下哪些选项做法符合资源维系的原则”来考核。

(三)历年真题

2015年第72题;2017年第37题;2018年第37题。

(四)模拟试题

嘉定区的菊园街道社区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举办了一次大型敬老活动,该活动负责人社会工作者小戴确认了敬老活动将要涉及的所有环节,并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相应的分工,明确大家的各自职责。这属于社区工作的(  )阶段。

A.计划    B.筹备    C.开展    D.结束

【答案解析】 B。这里已经进入实施社区工作计划的阶段,故A不对。而实施社区工作计划包含了筹备阶段、开展阶段、结束阶段。本题属于筹备阶段,故正确答案选B。

考点6-11 社区工作评估

(一)考点讲解

1.评估的分类。(1)过程评估:是对工作过程质与量的评估,重点在于对有关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包括投入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等。(2)成果评估:主要是考察的是工作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3)效益评估:注重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关注的是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所付出的代价谁大谁小的问题。

2.评估的步骤。(1)明确评估目标。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评估的目标应该与工作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相联系;②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的对象;③对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晰具体;④各方应在评估目标上达成共识。(2)建立测评标准。将目标转换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指标。(3)设计评估研究方案。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测评时应包括哪些要素?②是否设置对照组?③什么时候进行测评?④进行几次测评?(4)收集与分析资料。(5)使用评估结果。

(二)命题思路

本考点为新增内容。本考点的考核重点有三个:第一,区别过程评估、成果评估、效益评估的差别,可通过多选题的方式让考生选择。第二,考核测评标准,询问考生以下哪些指标符合测评的标准。第三,考核评估方案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通常为多选题。

(三)历年真题

2016年第39题;2017年第38题。

(四)模拟试题

菊园街道某社区完成了重阳节的敬老活动,活动负责人小戴想要对该活动进行评估,以了解敬老活动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预定的目标。小戴使用的评估类型属于(  )。

A.过程评估  B.成果评估  C.效益评估  D.自我评估

【答案解析】 B。成果评估主要是考察工作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故本题选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