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招生与就业工作重点以学生为中心

招生与就业工作重点以学生为中心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在招生宣传中尽可能将招生工作细致化。④健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机制,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的就业中可以做几件事,第一,开设就业指导课。

招生与就业工作重点以学生为中心

招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基础,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关乎学校的发展大计。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

要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的改革与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借助国家大力鼓励职业教育发展这一契机,推动自身结构的革新,从教育资源以及学校的硬件设施出发,打造自我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从管理方法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改革,去粗存精,建立自身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率,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②加大招生宣传。通过网络进行招生宣传。中等职业学校应建立招生网站或者平台,由专人负责设计网页,展示学校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就业情况和招生事项等内容,同时负责解答学生和家长的疑难问题。如宾川职中建立了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不定期发布学校的最新消息和活动,让家长了解职业学校的真实教学情况。③组织学校教师开展招生宣传。教师在招生宣传中尽可能将招生工作细致化。如在中考分数公布之后,学校根据中考学生人数和成绩先初步划出分数线,大体确认招生对象,然后对教师进行招生培训,分组进村入户对招生对象进行家访和宣传。此外,还可以通过学校在读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宣传。④健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机制,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第一,实施委托教育制度。普通中学可以根据需要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或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在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中开展就读中职学校的预登记制度。初级中学要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有组织地委托职业学校(包括县市职中和州级职业学校)对已完成初中课程的毕业年级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委托期满后的秋季学期,进行中职学籍注册。第二,要积极探索一体化办学招生,即州县各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在“八个共同”原则指导下开展招生工作。“八个共同”即共同研究确定职中招生专业、共同制定招生工作计划和措施、共同组织开展委托职业教育、共同组织开展招生宣传、共同组织开展招生工作、共同组织普高转中职工作、共同制定招生目标管理捆绑考核办法、共同完成中职教育招生任务,确保双方年度招生目标任务的完成。第三,校企联合招生,开展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经考核,考核合格的直接到合作企业就业。第四,推进中高职衔接,拓展中职学生上升空间。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技能+知识”考试录取制度改革,试行高职院校招生全部从中职毕业生中录取的制度,扩大应用型本科从中职学校招生的比例。(www.xing528.com)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的就业中可以做几件事,第一,开设就业指导课。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常会出现对自身工作定位不准、收集就业信息能力差等问题。学校应开设涉及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技巧、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方面内容完善的就业指导课,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市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建立毕业生就业与升学指导服务制度,以制度来保障就业服务工作的实施。第三,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就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在促进学生就业上探索出多种方法。一是开展订单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冠名班。如红河州农业学校与蒙自老寨乡政府、天安果业公司合作的“苹果班”,与厦门冠捷集团合作开设的“冠捷班”,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学生,为学生毕业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需求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与企业合作,加大学生的实习力度。如大理中等职业学校与上海唐宫餐饮有限公司、北京蝴蝶泉宾馆、大理海湾酒店、上海大众4S店等30多家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基地,不仅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带来先进的理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贴近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力保障。景东县职业高级中学为促进学生就业,探索了前厂后校、入企办学等就业合作模式,学校各专业与招生就业处协同规划,依据学生的专业、就业愿望、特长,结合产业人才需求,开拓学生就业渠道。三是学校要做好学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了解学生在就业中的情况,不断反思,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