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国际货币发行国和其他国家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问题突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美国与其他外围国家权利义务的严重不对称性。总之,当前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弊端必将不断扩大,因此其维持成本也将越来越大。在美元地位仍在下降、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不断崛起的趋势下,从当前仍然偏向单极模式的国际货币体系到真正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

(一)特里芬难题依然存在且更具隐蔽性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虽然出现了储备货币多元化的局面,但如前文所分析,由于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及网络外部性的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构成中比例的降低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反观其他主要储备货币,不用说份额很小的英镑日元,即使是处于世界第二的欧元也还无法与美元抗衡。因此,储备货币多元化对特里芬难题的缓解和分散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国际货币体系仍然面临特里芬难题,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取决于美元的稳定,美元的稳定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国际清偿力的需求又依赖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同时美元特权也推动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不断扩大,也即所谓的新特里芬难题。[1]只是在当前美元仍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储备货币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非储备货币国家短期内不会放弃持有美元而转向其他货币,使得美元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冲突问题没有被激化,而是被延缓了。因此,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里芬难题形式更加隐蔽,且具有滞后性,一旦暴露,将引发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二)国际货币发行国和其他国家权利义务的不对称性问题突出

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美国与其他外围国家权利义务的严重不对称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资源使用方面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性。美国可以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低成本地享有外围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实物资源和劳动力,同时以资本项目顺差的形式,低成本使用其他国家资金并享有这些国家增长的收益。而外围国家以劳动力和实物资源换得了不断增长的美元储备,但基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投资渠道的缺乏,只能将所积累的储备又投资于美国,且在美国对国外资金投资于其企业和高新技术设有种种门槛的情况下,只能投资于收益较低的债券产品或风险较高的金融衍生产品。该模式下,美国享有世界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利益,而一旦这种模式难以为继,爆发危机,相关的成本则由全世界共同承担,因此存在严重的成本—收益的不对称性。

二是持有国际储备成本的不对称性。由于货币地位在国际交易中的非对称性,外围国家需要持有具有一定购买力外汇储备用于交易;而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出口,防止本币升值,其中央银行将会购入外汇储备,同时为了防止投机冲击,这些国家也倾向于持有较多的外汇储备。总之,由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美元的过量发行等因素,非储备发行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持有的美元储备越来越多。然而,持有巨额的外汇储备,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包括外汇贬值所带来的资产严重缩水问题以及储备货币增加要求本币供应量扩大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等等。而作为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只需持有少量的外汇储备,其面临的风险和付出的成本要小得多。

三是政策制定及传导效应方面的非对称。由于美元特殊的货币地位,美国只需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发展的需要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而非关键货币国家则面临着内外政策的两难问题,且往往成为美国经济波动的殃及者甚至是风险承担者。在政策的传导方面,美国借助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很容易地将货币政策效应传导到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如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多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全球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此时其他国家只能通过调整国内经济政策来应对来自美国政策的影响。(www.xing528.com)

(三)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

国际货币体系的平稳运行离不开各国的协调与合作,然而,当前半市场、半协商的国际货币制度安排(赵锡军和宋晓玲,2009[168])却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

一是缺乏有效的国际责任承担机制。当全球经济失衡时,逆差国往往将货币贬值视为国内政策的失败,顺差国则害怕货币升值损害其出口竞争力,因此,各国往往从自身的利益考虑,都不愿主动进行汇率的调整以承担相应调整失衡的责任。而实际中,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责任更多落在发展中国家身上。如美国长期的经常项目逆差,往往只通过发行美元形式进行弥补,而无需干预外汇市场,调整国内政策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账户出现赤字时,就必须减少进口,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以改变赤字现状,盈余国家则面临巨大的外汇储备持有成本,以及来自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要求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

二是缺乏权威的国际金融监管机构来督促各国的协调与合作。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如IMF、世界银行等,主要由少数发达国家操纵,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难以担当国际协调主体的重任,而诸如二十国集团等机制还属于非正式的对话机制,也难以扮演协调主体的角色。

总之,当前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弊端必将不断扩大,因此其维持成本也将越来越大。在美元地位仍在下降、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不断崛起的趋势下,从当前仍然偏向单极模式的国际货币体系到真正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