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承担重责,收获巨果:一个成功的故事

承担重责,收获巨果:一个成功的故事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任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陈任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过错,分析过错,并为此承担起责任,把过错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承担重责,收获巨果:一个成功的故事

3.3承担大责任,获得大成功

1.敢于承担,就会有回报

公司需要创造利润来实现蒸蒸日上,员工需要创造出好成绩来实现卓越。公司和员工是一个共同体,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利润息息相关,如果把员工比喻为一粒种子,那么公司就是培育这粒种子的沃土。如果公司是船,那么员工就是承载这只船的水。公司与员工实现的是一种水涨船高的共赢模式。只有我们为公司创造利润,公司才会给我们财富。效益决定收益,公司的利润决定着员工的利益。只有与公司共同成长,最终才会分享到令人陶醉的丰硕果实。1999年3月,马云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

回去时,当初从杭州跟到北京的6个人一个不少,加上其他人一共18个人。当时马云只给他们3天时间考虑,回去的条件是每月只有500元工资,加拿大MBA的毕业生也一视同仁。而这些人在外经贸部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与此同时,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好在招兵买马,但他们都跟着马云回到了杭州。大家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凑了50万元,开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

当时他们没有办公室,就在马云家办公,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埋头苦干,每天要工作16到18个小时。

苦到尽头了,甜头终于来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为了这一天,有人等待了12年,有人等待了8年,还有很多人没有等到这一天。

当初阿里巴巴创业时,天下IT精英蜂拥而至,其中不少人是为了阿里巴巴的上市。然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没有等到这一天,他们或是在阿里巴巴的冬天逃走了,或是在阿里巴巴大裁员时被裁掉了。

马云和他的“十八罗汉”以及阿里巴巴团队中的骨干,不是为了上市、为了股份而来的,他们是为了“做一家伟大的公司”的理想欣然而至的。刚开始的18个人中,有做到总裁级的孙彤宇,也有还是经理的麻长炜,但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阿里巴巴流失。

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最高兴的恐怕是阿里巴巴的骨干创业者和员工。阿里巴巴上市造就的千万富翁就有千人之多。阿里巴巴集团旗下5家全资子公司(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和阿里软件)的高管都成了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

当年跟着马云艰苦拼杀的阿里巴巴创业者们得到了超乎想象的回报。在创业初期,马云给他们的允诺是:“阿里巴巴一旦成为上市公司,我们每一个人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会得到回报。”马云当年的承诺超值兑现了,但别忘了马云当年最先给他们的要求是“一天12个小时的苦活、不到2000元的低工资、苦难、屈辱和不被理解”。如果没有阿里巴巴的完美团队,相信阿里巴巴的今天绝对不会如此美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整个团队的不离不弃、团结合作成就了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的壮大也成就了员工。

很多人希望自己能获得加薪,希望自己被提拔,这些决定权表面看来在老板手上,但归根到底还是在自己手里!公司要盈利,一定会重用那些能够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员工,同时也会给予他们最优厚的回报。如果我们想领到更高的薪水,就必须努力为公司创造利润。如果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学以致用,开放思路,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我们的前途和“钱”途都必将越来越光明。请记住一句话:人生充满着希望与惊喜,只要肯去想去做,就一定会有美好灿烂的明天!

2.拒绝借口,勇于负责

陈任和张明新到一家速递公司,被分为工作搭档,他们工作一直都很认真努力。老板对他们很满意,然而一件事却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www.xing528.com)

一次,陈任和张明负责把一件大宗邮件送到码头。这个邮件很贵重,是一个古董,老板反复叮嘱他们要小心。到了码头当陈任把邮件递给张明的时候,张明却没接住,邮包掉在了地上,古董碎了。老板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老板,这不是我的错,是陈任不小心弄坏的。”张明趁着陈任不注意,偷偷来到老板办公室对老板说。老板平静地说:“谢谢你张明,我知道了。”随后,老板把陈任叫到了办公室。“陈任,到底怎么回事?”陈任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板,最后陈任说:“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愿意承担责任。”

陈任和张明一直等待处理的结果。老板把陈任和张明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俩说:“其实,古董的主人已经看见了你俩在递接古董时的动作,他跟我说了他看见的事实。还有,我也看到了问题出现后你们两个人的反应。我决定,陈任,留下继续工作,用你赚的钱来偿还客户。张明,明天你不用来工作了。”人们往往对于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人们通常愿意对那些运行良好的事情负责,却不愿对那些出了偏差的事情负责任。有些不负责任的员工在事情出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者他人,总是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比如:工作业绩不理想,那么一定是老板领导无方、相关部门不配合;老板不喜欢他,一定是老板不懂得欣赏;销售任务没有完成,一定是客户太挑剔。其实,这些借口并不能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这些理由也不会减轻他所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让他把责任推掉。

美国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让每一个从西点毕业的学员获益匪浅。

缺乏责任感难免会失职,员工与其为自己的失职找寻借口,不如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职。老板会因为我们能勇于承担责任而不加责难;相反,有些人敷衍塞责,推诿责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不但不会得到理解,反而会产生更大的副作用,让老板觉得他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还不愿意承担责任。

没有谁能做得尽善尽美,但是,如何对待已经出现的问题,能看出一个人是否能够勇于承担责任。千方不要利用各种方法来推卸自己的过错,从而忘却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有些员工总是强调,如果别人没有问题,自己肯定不会有问题,借机把问题引到其他人身上,用以减轻自己对责任的承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承认过错,分析过错,并为此承担起责任,把过错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面对过错,更重要的是利用它们,要让老板看到自己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具有这种态度的员工必定会被每一个人尊重。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经验、能力、环境等因素犯错误是常见的,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员工至少是勇敢的,因为有勇气去面对和改正错误。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人在做错事或遇到外界刺激时,首先会进行自我保护,同时产生负罪感和责任感。如果能主动认错,至少可以获得别人的谅解和帮助,同时缓解自身压力,这样做对于员工、上级、同事等都非常有益。

3.关键时刻,勇敢站出来

一个责任感强的员工应当在老板和公司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为老板排忧解难。只有做到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冷静处理,妥善解决,才能给老板留下深刻的印象。罗晶大学毕业后,几次都与就业机会失之交臂。这天,他按照报纸上的信息,去了一家公司求职,没想到公司原定招聘8名员工,前去报名的却有好几百人。当罗晶填好了表格,耐心列队等候公司面试时,有一位员工模样的人过来对他们说:“我们的老总还有一个小时才会来这里。此刻我有点急事想请大家帮忙,公司到了几车水泥,眼看天要下雨了,我一时又找不到搬运工,我想请你们义务帮忙卸一卸水泥,好吗?”大家认为他也是本公司的人,就想动身去帮忙卸水泥。可是,有人发牢骚:“卸水泥是工人的工作,我们没必要去替他卖苦力。”如此一来,一大半人都站着不动,罗晶却和另一小部分人走出队伍,主动跟那个人去卸水泥。

待水泥卸了一半多,那人又来说:“诸位对不起,我们的老总刚才说今天来不了了,真是很抱歉。”正在卸水泥的大学生沉不住气了,有的说:“这不是故意耍我们吗?不干了!”有的说:“咱又不是他们公司的员工,让我干义务劳动,没门!”呼啦啦一下子又走了一大半,而罗晶等少量几个人却一直坚持到把水泥全部卸完。

当他们在水龙头下洗完了脸之后,刚才那个请他们卸水泥的人笑眯眯的对他们说:“恭喜你们,刚才是我预设的一场特殊考试,你们几个全部及格了,从此刻起,你们就是我们公司的正式职员了。”这几位通过了“特殊考试”的大学生这才明白,这位不起眼的“员工”正是他们的老总。罗晶的责任感让他在应试过程中表现得很到位,关键时候,能替老板解决问题,这样的员工才是每位老板都会喜欢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