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载铁路概述及与普速客货铁路的比较

重载铁路概述及与普速客货铁路的比较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重载铁路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型原材料货物。自1978年第一届国际重载大会在澳大利亚佩思召开、1985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正式成立以来,重载铁路的定义伴随重载运输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普速客货共线铁路相比,重载铁路在功能定位需求、内在技术特点和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大秦重载运煤专线上也有重载单元列车的开行。

重载铁路概述及与普速客货铁路的比较

(一)重载运输的概念

重载运输是除高速铁路以外,铁路现代化的又一个标志。重载运输是指在先进的铁路技术装备条件下,扩大列车编组,提高列车质量的运输方式。铁路“重载化”是实现重载运输的基础条件。

重载铁路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型原材料货物。自1978年第一届国际重载大会在澳大利亚佩思召开、1985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正式成立以来,重载铁路的定义伴随重载运输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2005年国际重载协会理事会提出新的重载铁路标准,要求至少应满足下列3个条件中的2个:

(1)列车牵引质量不少于8 000 t。

(2)车列中车辆轴重达到或超过27 t。

(3)线路长度不少于150 km的区段,年计费货运量不低于4 000万吨。

重载铁路是货运专线铁路的特殊类型或顶级种类,专门运输大型货物,对列车的载重运量要求很大,具有轴重大、牵引质量大、运量大的特点,大多采用单元、组合等列车编组形式。与普速客货共线铁路相比,重载铁路在功能定位需求、内在技术特点和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二)发展重载铁路的意义

1.促进运输

通过重载运输,单次运输量有显著增加,因此货车的周转也加快了,提高了效率,同时节约了购买货车的资金。加快货运流转速度对于促进经济,提高生产效率也有间接作用。

2.提高客运效率

在传统的客货混跑的铁路上,货车运行慢,客车快,速度差别大,导致整体通过能力差,如果实现客货分流,由于客车之间运行速度差距小,可以把线路腾出来,让客车使用,这样可以多增加客车车次,方便出行。

3.促进电子电气技术的发展

重载铁路对于机车以及控制系统的要求高于普通铁路。重载铁路机车的功率大,要求稳定性高,对于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远高于普通铁路。控制系统在这方面表现很突出。有人曾说,重载就是多些车和车皮,事实远非如此。增加了整车的载重,对制动系统要求很高(列车使用空气制动,空气在列车管中最快300 m/s,一列20 000 t重的列车有3 000多米长,也就是说,从司机扳动制动闸到空气传到最后一节车厢时间超过10 s,这样大的延迟很容易引发事故),因此长车往往在中间还有机车,一方便牵引,二方便制动。因此远程控制就变得尤为重要,远程控制是一门尖端技术,目前通用电气的Locotrol各方面性能比较优异。所以研发出一套自主技术的控制系统是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因此发展重载运输,也会同时发展这些相关产业,而这些相关产业还可以在社会的其他方面起到积极的意义。(www.xing528.com)

4.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

由于牵引定数的增加,使得车钩、转向架的负担也越来越大,研究轻量化的高强度材料有益于提高运输效率,同时为了提高整车的利用率,重载列车的车厢无一例外使用了轻量化的铝合金以及不锈钢等材料,因此继续研究轻量化高强度的材料有助于提升运输效率,同时也可以运用在航空航天等等尖端领域。国内的材料科学相对薄弱,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也可以间接推动其他科学的发展。

(三)重载运输的组织形式

目前,国内外铁路开行的重载列车组织形式主要有单元式、组合式和整列式重载列车3种。

1.单元式重载列车

单元式重载列车指使用大功率机车双机或多机与一定数量的同型大型专用货车固定编组(机车分布在首尾),组成一个长、大、重的运输单元,固定列车编组(包括编组辆数和机车车辆的编挂位置),固定列车到发地点,固定货物品名,固定发送量,固定装卸、运行时刻和运行线的列车。这种重载运输方式运用范围广,经济效益显著。

在路网规模大、行车密度小、货运比重大、运能较富裕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组织开行从装车地到卸车地之间的重载单元列车,通过货物集中发送、快速装卸、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较大的效益,提高了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能力。我国大秦重载运煤专线上也有重载单元列车的开行。

2.组合式重载列车

组合式重载列车是由两列及其以上同方向运行的普通货物列车首尾相接、合并组成的列车。机车分别挂于各自的货物列车首部,由最前方货物列车的机车担任本务机车,运行至前方某一技术站或终到站后,分解为普通货物列车。它实质上是在线路通过能力紧张的区段,利用一条运行线行驶两列及以上的普通货物列车的一种扩大运输能力的方式。

这种重载运输方式始于1964年的苏联。苏联铁路是客货混用,列车数量多、行车密度大,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比较突出。为扩大运输能力、挖掘现有设备潜力,即可组织开行超重、超长列车或组合式列车。我国大秦线运行的4×5 000 t、2×10 000 t重载列车采用该形式。

3.整列式重载列车

整列式重载列车,亦称作混编式重载列车。由挂在头部的一台机车或者多台机车联合牵引,牵引的货车也五花八门,中间需要解体和重新编组。也就是说这类列车是由单机或多机重联牵引,列车由不同形式和载重的货车车辆混合编组,达到规定重载重量标准的列车。这种列车的特点,车种车型不限、货物品种多样,其组织方法与普通货物列车类似,不在运输途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编,因此具有更大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客货运输密度均较大的干线上采用。铁路主要干线开行的5 000 t货物列车都属于这种模式。

目前,中国繁忙干线,如我国京沪、京广、京哈等,开行的重载列车主要为整列式,由单机或多机牵引,机车挂在列车头部,按站线有效长1 050 m确定牵引重量的货物列车。这种列车采用普通货物列车的组织方法,其到、解、编、发、取、送、装、卸和机车换挂作业与普通列车完全一样,只不过牵引质量可达到5 000 t及以上。

上述三种编组方式各有优缺点。单元式重载列车拉的货物比较单一,适合专用的货运铁路,比如我国的运煤专线大秦铁路就大量开行单元式重载列车。组合式和整列式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比较灵活,适用于运能比较紧张的铁路上。大秦铁路之外的普通铁路上,开行的都是整列式和组合式重载货物列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