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绪基本维度对认知的影响分析

情绪基本维度对认知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举例说明,Bodenhausen、Kramer和Süsser的研究分别考察了在高兴和悲伤情绪下,个体对刻板印象的决策依赖。Bless等人的研究关注情绪的正负效价对与生活片段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研究者们随即关注了骄傲、希望、高兴三种情绪的唤醒水平,发现尽管在三种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情绪唤醒水平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性却不会对行为选择产生影响。

情绪基本维度对认知的影响分析

(一)正负效价对认知的影响

在情绪的多维度理论中,最基本的维度即是正负效价属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大量的情绪认知研究也始于正负效价的基本属性,研究者们广泛地证明了认知情绪一致性效应,即人们在积极情绪(如高兴)下倾向于做出积极乐观的判断,而在消极情绪(如悲伤)下倾向于做出负面保守的判断(Kavanagh and Bower,1985)。在记忆方面,与情绪感受一致的材料和不一致的材料相比更容易被记住,与情绪感受一致的记忆也更容易被唤醒(Bower,1981)。

除了在情绪一致性效应上的表现,Bless(2000)指出人们在高兴情绪下较在悲伤情绪下更倾向于依赖已存储的一般知识结构进行判断,表现为更多地凭借熟悉的生活脚本(scripts)、刻板印象(stereotypes)、以往的判断(previous judgments)进行启发式的认知决策。举例说明,Bodenhausen、Kramer和Süsser(1994)的研究分别考察了在高兴和悲伤情绪下,个体对刻板印象的决策依赖。他们提供给被试一段关于行为不端学生的描述,请被试对该学生进行罪行判定,发现高兴情绪较悲伤情绪下的个体更倾向于依据该学生是否为不良组织成员的信息做出罪行轻重的判定,也就是更加依赖于刻板印象。Bless等人(1996)的研究关注情绪的正负效价对与生活片段有关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他们首先给被试呈现一系列的生活脚本信息,其中有些是典型的(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有些是非典型的(不符合生活常规的)。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请被试进行再认回忆测试,即判断哪些生活脚本是之前出现过的。结果表明处于高兴情绪的被试更多地将典型性的生活脚本认作之前出现过的信息,但对于非典型性的脚本,两组情绪之间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这一结果证明了高兴情绪下个体依赖一般知识结构的认知特点。Bless、Mackie和Schwarz(1992)发现在面对劝说情境时,高兴情绪较悲伤情绪下的被试对劝说信息的加工更多地卷入了之前的经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积极情绪下的认知策略是启发式的,依据外周线索(peripheral cues)进行快速决策,而消极情绪下的认知策略是系统化的,个体依据具体信息进行精细化的加工。

对于正负效价情绪下个体所采用的认知策略,研究者们也试图对其背后的机制问题进行解释。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自信程度高,认为依靠固有知识结构进行决策是有把握的,因而更加依赖于刻板印象、以往的经验知识进行判断;而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个体觉知到当前状态可能存在的问题,因而会更为谨慎地去关注评价客体的详细信息(Schwarz,1990)。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高兴情绪下,个体记忆中与积极情绪相关的联想被激活,这反而干扰了信息加工过程中精力的投入,使得在积极情绪下的信息加工能力受到削弱,因而个体只能做出简单的启发式决策(Mackie and Worth,1989)。(www.xing528.com)

(二)情绪的唤醒水平对认知的影响

唤醒水平是情绪的另一个基本维度,研究者们采用物理方法、音乐以及广告呈现等方式操作不同的唤醒水平,考察其对社会判断和行为选择的影响(如Paulhus and Lim,1994;Bodenhausen,Kramer and Süsser,1994;Steenkamp,Baumgartner and Wulp,1996)。Paulhus和Lim(1994)的研究采用了“考试情境”和白噪声干扰两种方式来控制情绪的唤醒水平,验证了高唤醒水平(high arousal)较低唤醒水平的条件下,认知的复杂性被降低,个体仅依据显著的信息线索进行决策,由此使得决策的结果更具有两极化(即原本评价低的客体获得更低的评价,原本评价高的客体获得更高的评价)。在“考试情境”的实验任务中,研究者假定考试前一周和后一周学生对害怕(fear)情绪的感知处于低唤醒水平,而在考试马上开始时的害怕情绪处于高唤醒水平,高唤醒与低唤醒水平的条件相比,被试对名人的喜好呈现出两极性。在噪声控制的实验中,两个实验组被试情绪的愉悦度相同,仅是接收的白噪声的强度不同,高噪声组被认为引发了高唤醒水平,在此条件下被试对熟人的评价呈现出两极性。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高唤醒水平情绪引发的是启发式思维,个体倾向于依据主要线索做快速决策,而低唤醒水平情绪对应的是分析式思维,个体倾向于进行精细化的信息加工。在消费者产品选择行为上,Muro和Murray(2012)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情绪唤醒水平会与其选择的产品特征形成匹配关系,在积极程度相同的高唤醒音乐背景下,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功能性饮料,因为功能性饮料同样给人运动、兴奋的感觉;而在低唤醒音乐背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凉茶饮品(iced tea),同样匹配于情绪的状态。

那么,当情绪的唤醒水平和正负效价同时发生作用时将如何影响行为结果呢?Bodenhausen、Kramer和Süsser(1994)的研究旨在揭示高兴情绪下个体更倾向于依赖刻板印象做出决策,这种认知现象是否是由于高兴情绪具有的高唤醒状态消耗了认知能量呢?于是,他们对高兴情绪进行了细分,通过音乐启动的方式区分出处于“高兴并兴奋”状态和“高兴并平静”状态的两组被试,最终他们发现两个实验组在社会认知判断任务中对刻板印象的依赖程度是相同的。这说明了唤醒水平引起的认知消耗不是刻板印象依赖的原因,而是情绪的效价作用。Winterich和Haws(2011)关注了在同属正性情绪的骄傲、希望、高兴三种具体情绪下,消费者对不健康食品的选择倾向问题,所获得的基本结论是:在指向未来的希望情绪状态下,较在指向过去的骄傲情绪下和在关注当下的高兴情绪下,消费者更加注意避免选择不健康的食品。研究者们随即关注了骄傲、希望、高兴三种情绪的唤醒水平,发现尽管在三种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情绪唤醒水平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性却不会对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实际上,情绪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我们很难将其各个属性特征进行拆分,这也是情绪研究开展困难的原因之一。下面我们将跨越唤醒水平和正负效价两个基本维度,详细介绍具体的情绪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