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增减挂钩的实践模式

探究增减挂钩的实践模式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不同,骆丽霞、赖笑娟等人11 将增减挂钩实施分为迁村并点、空心村改造、农民公寓式安置三种模式。按照资金筹措模式的不同,以王君、朱玉碧为代表的学者12,将我国现阶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分为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农村集体自主型三种运作模式。

探究增减挂钩的实践模式

按照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不同,骆丽霞、赖笑娟等人11 将增减挂钩实施分为迁村并点、空心村改造、农民公寓式安置三种模式。迁村并点是将零星分散的村庄整体搬迁到中心村或者交通便利的集镇。空心村改造则主要是对村庄中“一户多宅”的产物——大量空闲地、废弃房屋进行复垦,较少涉及人口的安置。农民公寓模式则主要是引导农民迁入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其进行公寓式安置,以提高用地效率。三种模式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选择指定。

按照资金筹措模式的不同,以王君、朱玉碧为代表的学者12,将我国现阶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分为了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农村集体自主型三种运作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政府主导型模式实施力度较大,但资金来源单一,程序不够灵活;市场主导型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灵活性,减轻政府机构的压力,但是市场主导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容易导致复垦质量的低下;农村集体自主型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只适用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力强的地区,不易推广。

按指标形成及使用方式的不同,谢琼、赵丽佳等人13 将增减挂钩模式分为指标使用模式和地票交易模式,前者是按照增减挂钩管理办法使用指标的一种常规做法,通过将拆旧区和建新区挂钩,实现土地的直接置换。后者则是将指标转化为票据进行交易,最终也通过使用指标完成对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的优化配置。地票制度是机制改进的结果,更加有利于空间位置的调配和效益的最大化。以重庆市为代表的地区,还为指标交易搭建了公平公开的交易平台。(www.xing528.com)

部分地方对增减挂钩实践模式也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如湖北、江苏、辽宁及四川等省份将增减挂钩项目区中的“两区”——拆旧区和建新区,细化为“三区”——拆旧区、还建区和建新区,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便于合理安排实施。还有一些省份将增减挂钩的指标使用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从保障指标归还出发,先行复耕归还挂钩指标;第二类为了解决拆旧安置资金短缺问题,允许复垦归还指标的同时开展一定规模的城镇建新,并将其规模纳入城镇建新的节余指标;第三类的项目区只由拆旧区和城镇建新区组成,不涉及农民安置用地,其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指标要与城镇建新的节余指标相等,通过将指标使用分类,制定分类管理方法,提高了增减挂钩指标的使用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