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守住人心,方可不散

守住人心,方可不散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助团队脱离困境的永远是人,遭遇巨大困境的时候什么都能散,只有人心万万不能散。只要团队中的骨干还在,只要团队中的人还在,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算什么,过去能够打下的江山,只要打江山的人还在,早晚能够打回来。对于爱迪生,如今人们褒贬不一。或许有些人不赞成这种方式,认为会限制员工的创造力,但是在钢铁纪律下培养出的习惯可以让一个团队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保证人心不散,至少在彻底失败之前能够正常运转。

守住人心,方可不散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遭遇危机的时候,是最考验团队凝聚力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人心最容易散,毕竟每个人都要养家糊口,都要为柴米油盐的生活奋斗。助团队脱离困境的永远是人,遭遇巨大困境的时候什么都能散,只有人心万万不能散。

团队遇到危机,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是什么?团队文化在此时往往起到重要作用。只是,团队文化要在平时建设好,一朝一夕是做不到的。团队一旦遇到危机,真正能提升士气、凝聚人心的,还是领导本人。

古人有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人存地存,人失两失。”只要团队中的骨干还在,只要团队中的人还在,一城一池的得失并不算什么,过去能够打下的江山,只要打江山的人还在,早晚能够打回来。如果人心散了,团队没了,想要东山再起就不那么容易了。

蒙牛的创始人牛根生原本是伊利集团的副总裁,在伊利勤勤恳恳工作了16年。到了1998年,他开始觉得手中的资源越来越少,他在伊利也渐渐失去了话语权。他找到伊利总裁郑俊怀的时候,发现郑俊怀对他非常戒备。他明白,自己失去了郑俊怀的信任,于是主动递交辞呈,孑然一身离开了伊利。

离开伊利那天,他动了自主创业的念头。牛根生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于是去北大进修。当时牛根生已经40多岁,但仍然每天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北大各教室,不断学习新知识。

1999年,牛根生决定创建自己的公司。他卖掉手中所有伊利的股票,拿着100多万元成立了蒙牛。蒙牛成立以后,很多过去的老部下纷纷跑来投靠他,这让牛根生非常头疼。蒙牛刚刚成立,没有人知道这家公司是否有前途。牛根生甚至苦劝一些发展前景较好的老部下不要离开伊利,蒙牛还太小。

老部下的到来让牛根生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需要用更快的速度让蒙牛发展起来,毕竟手下有不少人要养活。但是,他手上什么资源都没有,没有乳源,没有加工厂。他苦苦思索,终于想到一个办法,他手上有大量人力资源,这些人过去都是伊利的骨干。用人才换资源,是绝对可行的。

他与哈尔滨一家乳业公司合作,对方出设备,提供乳源。牛根生出人,帮助对方管理公司。很快,这家乳业公司被经营得欣欣向荣,而蒙牛也开始推出自己的产品,迈出了第一步。

团队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机时,领导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你要让员工明白,即便真的不能化解这次危机,重头再来也没什么大不了。

对于爱迪生,如今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个伟大的发明家,也有人认为他是个残酷的商人。不管如何评价,都不能否认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能力。爱迪生和伙伴刚刚成立公司的时候,研究室发生了火灾。这场大火一直烧到天亮才熄灭,整个实验室被完全烧毁了。实验室里有爱迪生和朋友的无数心血,实验数据、研究报告、实验器材全都没了,爱迪生的朋友当场失声痛哭,不少助手也流下了眼泪。只有爱迪生满不在乎,他哈哈大笑说:“哭什么,朋友们,上帝用一把大火烧毁了我们所有的错误,现在正是我们重新再来的好时候。”

爱迪生后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他的团队没有因为一次不能逆转的危机就彻底崩溃。(www.xing528.com)

要保证团队在遭遇危机的时候人心不散,是有一些方法的。这些方法有些需要长期积累,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有些则在关键时刻显效。

首先,钢铁一样的纪律是团队临危不惧的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的好处是不仅为各种状况提供处理方法,还能培养一个团队的良好习惯。很多狼性团队采用军事化管理的方式,不管什么时候,都严格遵守纪律。或许有些人不赞成这种方式,认为会限制员工的创造力,但是在钢铁纪律下培养出的习惯可以让一个团队不管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冷静,保证人心不散,至少在彻底失败之前能够正常运转。

其次,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事做。很多团队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变得非常松懈,大部分成员无所事事,等着拿完最后一笔薪水就分道扬镳,这种团队必然会解散。让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忙碌起来,都有事情做,他们会感到团队仍然有生命力。

英国航空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也遭遇过生死存亡的危机。1983年,这家英国航空业的霸主已经不复往日的辉煌,几乎在所有经营领域中都被对手击败,大量员工辞职,留下来的人也失去了希望。因为业务太少,所有员工终日无所事事,一心等着公司倒闭。任谁来看,这家公司都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但是,科林·马歇尔的到来让它重新焕发了生机。

科林·马歇尔空降到英国航空公司,成为总经理。他的第一感觉是公司的人心已经散了,如果放任下去,不管他做出怎样的变革,公司的情况都不会好转。他首先要做的是改变人员散漫的状况。他花费大量时间制定了计划,这个计划涉及每个人。

他要求所有航班必须干净整洁、窗明几净,服务人员要满怀热情。他改变了订票方式,开创了起飞前预定机票的模式。他让所有员工行动起来,并告诉他们:“要坚持不懈地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公司当时不需要那么多员工,他就开办培训班,让暂时没有工作做的员工去培训。为了保证员工们的活力,避免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他经常四处巡视,有时候甚至会到托运行李的车上和司机聊聊。后来,他得到了一个称号——“无所不在的马歇尔”。

他的不懈努力让所有员工重新焕发出了活力,让这家濒临破产的老牌企业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夺回了英国航空业霸主的位置。

凝聚人心不是一日之功,但“临时抱佛脚”未必没用。“临时抱佛脚”是一个贬义词,往往用来形容平时不努力,到了关键时刻才去求神拜佛的样子。管理好一个团队,绝非一日之功,天长日久的积累才是正道。但是有些情况比较特殊,例如领导接手团队的时间不长,或者团队中的新人较多,无法给领导较长时间去熟悉大家,凝聚人心。破罐子破摔显然不行,自己将所有困难扛下来也不那么容易,这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临时抱佛脚”。不要认为你和团队不熟悉,就不会有人帮助你,更不要因为不熟悉而抹不开面子。团队不是领导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希望团队发展得更好,也许你的员工正等着你开口,号召大家解决问题呢。

团队遭遇危机时,最需要关注的是人。让危机变得更加严重的是人,让团队走出困境的同样是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