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盈余管理效率的控制变量选择

提高盈余管理效率的控制变量选择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两大盈余管理的限制性因素会影响企业实施归类变更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从这个视角分析设计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控制变量。除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会影响企业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选择外,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归类变更的程度。鉴于公司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章在研究中将上述因素引入控制变量。表5.1主要控制变量名称及定义续表

提高盈余管理效率的控制变量选择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虽然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但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Abernathy et al.,2014)。前两大盈余管理的限制性因素会影响企业实施归类变更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从这个视角分析设计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控制变量

根据第三章的分析,当企业因市场占有率较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实际税率较高、财务困境等因素导致其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成本较高时,企业会实施更多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当审计质量较高、分析师进行现金流预测报告以及企业的会计弹性较小时,由于其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实施成本较高,企业会倾向实施更多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

除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会影响企业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选择外,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归类变更的程度。鉴于公司归类变更盈余管理受到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章在研究中将上述因素引入控制变量。除这些外,也考虑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一般因素对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影响。控制变量的符号及含义见表5.1。

其中Z_score是衡量企业财务困境的指标,由Altman(1968)提出。Altman通过多变量分析,找出了5个最能够影响财务危机预测的财务比率,然后整合这些比率形成财务困境预警模型:

式中,WC/TA为营运资金与总资产之比,RE/TA为留存收益除以总资产,EBIT/TA为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MV/TL为股权市值与总负债之比,Sales/TA为销售收入除以总资产。计算出的Z_score越大,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健康。(www.xing528.com)

在会计弹性衡量方面,根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净资产增减变动的主要来源就是会计利润,资产负债表对以往的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累积效应,净资产的高估水平反映了公司以前年度的应计项目调整程度,二者呈正向关系。因此参照Barton&Simko(2002)的研究,运用“上期期末净经营资产/上期销售收入”反映净资产的高估水平,该值越大,表示公司的净资产高估越严重,公司可利用的会计弹性越低。为了减缓行业特征对会计弹性的影响,若企业净经营资产占比在行业中位数之上,则取值1,否则取0。此外,本书还用营业周期衡量企业的会计弹性。具有较长营业周期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应计利润账户(如更大额的应收账款等)和更长的应计利润回转期,因而盈余管理的会计弹性较大(Zang,2012)。其中,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表5.1 主要控制变量名称及定义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