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影响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影响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评价一项既有管理体制的效率,还是度量采取一项新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效率,都要对影响管理收益与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这样的因素有许多,前述影响管理成本的所有要素全都是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此处不再赘述。产权制度是企业实施管理的外部框架,产权制度是否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如激励、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管理收益与管理效率。

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影响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

管理效率的内涵是以一定的管理成本可以取得的管理收益。管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管理收益与管理成本。无论是评价一项既有管理体制的效率,还是度量采取一项新的管理体制所带来的效率,都要对影响管理收益与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这样的因素有许多,前述影响管理成本的所有要素全都是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此处不再赘述。这里主要通过分析影响管理收益的产权因素与管理体制的专用成本与共有成本来讨论应该如何选择更有管理效率的体制。

1.产权与管理效率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人们经常发现采取体制相同但产权不同的组织形式而呈现出的效率差异。产权问题的重要性,使越来越多的专家们在分析管理效率时,开始考虑产权制度与结构的影响。

直观地看,产权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某种归属关系。可以把产权理解为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或者说人们使用资源时的适当规则。阿尔钦(A.Alchian)认为:“产权体系是授予特定个人某种‘权威’的方法,利用这种权威可从不被禁止的使用方式中,选择任意一种对特定物品的使用方式。”在一般意义上,完整的产权总是以复数形式出现的,它是一组权利,其中包括:①使用权,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以各种方式使用财产的权利,包括有权在物质形态上改变乃至毁坏财产;②收益权,即直接从财产本身和经由契约关系从他人(在财产转让的条件下)获取收益的权利;③转让权,即通过出售或出租把与财产有关的权利让渡给他人的权利。

所有制给出了经济体制的初始规定,而产权结构是源于所有制的各种权利在交易过程中的分布状况。产权制度的这种特定地位,对管理体制的诸项功能及效率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最突出的则是产权制度对管理收益的影响。

实施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以在同等条件下较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收益的归属则由产权决定,产权主体有权获取与其努力相应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特别是收益权是否得到明确界定与有效实施,对管理中激励功能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管理的配置收益更多地与产权中的转让权相联系,人们相互交换产品,进行协作生产,直接的目的就是追求配置效益。如果产权是不稳定的和易受伤害的,人们就可能选择对抗而非交易来解决他们对稀缺资源的需求冲突。

产权所起的保险作用是很明显的,只有当社会持续而稳定地承认和保护产权时人们才会普遍地从事财富积累,谋划长期的经济活动。经验表明,滥用资源、不重积累等短期化行为,正是对未来产权关系的稳定性缺乏信心的表现。

产权所起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产权的排他性。产权制度的进步很大程度体现在排他成本的降低。排他成本的节约自然能够相应的增加约束收益。

有效率的产权形式是由具体环境中的资源稀缺程度、技术特点、检测和度量手段、法律制度以及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决定的。产权制度是企业实施管理的外部框架,产权制度是否明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所制定的各项管理政策,如激励、配置等功能,影响着管理收益与管理效率。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提出,产权关系不清(政府握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而使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具有合法性,政企不分)是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的深层次原因。为使企业真正从政府干预中解脱出来,获得对自有利益追求的积极性,当前我国应彻底解决产权不清这一问题,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

2.管理成本与管理效率

管理成本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而付出的成本,管理效率则是因投入管理成本而相应增加的收益,成本与效率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从管理效率的含义来看,管理效率=管理收益/管理成本。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投入的管理成本越高,管理效率就越低;反之投入的管理成本越低,管理效率就越高。从这一意义上看,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的关系与一般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率关系大致相同。(www.xing528.com)

但由于管理这种要素的特殊性,管理效率与成本关系与一般的投入产出关系是有区别的。管理是一种特殊投入,其主要功能在于整合企业的其他资源,也就是说它通过其他资源起作用。有时,因实行了恰当的管理制度而能够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因此虽然将带来新的管理成本,但是只要组织全体绩效的增加大于管理成本的增加,就是管理有效率。

从这一角度看,提高管理绩效,不能仅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更加重视由于成本的投入导致组织整体绩效的改进。

管理是由四项功能构成的,即激励功能、配置功能、保险功能和约束功能。管理效率也是这四项分类效率的综合,但不是简单的加总。这里需要着重讨论的是各项功能成本之间的关系。为此引入“专有成本”和“共有成本”的概念。专有成本指管理中各分类功能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处于独立状态时所观察到的成本。例如,单独考虑激励功能所涉及的成本包括测定努力程度的费用,测定报酬数量的费用,使努力与报酬挂钩制定方案的费用等,这些费用都是专有成本。共有成本指专有成本之间的重合,即同一成本具有一种以上管理功能成本的属性。如收集信息的成本可用于激励功能,又可用于配置功能,该成本就是共有成本。实际的专有成本指那些未能相互重合的专用成本,相互重合的专用成本则构成了实际的共有成本。

在比较与选择管理体制时,需要考虑各管理功能的专有成本和共有成本:①在专有成本之和一定的条件下,实际总成本中共有成本的比重越大,实际总成本与专有成本之和相比越小;②相交于同一共有成本中的分类功能成本种类越多,实际总成本与专用成本之和相比越小。

所以在管理收益大致相等的情况下,具有一种以上功能的成本在实际总成本中的比重越大,这些成本中所具有的管理功能越多,实际总成本就越低,管理效率也越高。对企业而言,其实际意义在于,加强部门间合作,使一项成本支出能够为多个部门、多项管理功能服务、就能降低管理总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3.组织文化与管理效率

组织文化是指作为组织管理体系基础的潜在价值观、信仰和原则,这些基本原则通过一系列组织管理实践和行为得到印证和强化。文化的力量是指组织成员对所在企业地文化要素理解、坚持和崇敬的程度。组织文化对管理绩效地影响体现在组织文化的关键特征:使命、一致性、参与性和适应性方面。

(1)使命特征。企业的使命涵盖了个人的职责和组织的基本目标与长期愿景。一个积极的、强势的文化使它们成为员工集体和个人意志、思想和行动根深蒂固的组成部分。共同的使命使得组织成员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也清楚自己给顾客带来的价值,积极地努力投入到工作过程中并主动减少寻租行为。这对于员工而言意味着监督约束成本降低,对于经理人而言意味着的委托—代理成本的降低进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2)一致性特征。一个真正忠于价值观、恪守信仰、效仿可接受行为的组织具有很强的行为一致性。这使得组织大幅减少了内部协调的精力、时间和财务成本,正如Denison所述的:建立强势文化意味着价值观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一致性通常被看做是组织优势的源泉和提高绩效和有效性的方法。

(3)参与性特征。大量研究证明,高度的参与型讲师员工对组织产生强烈的主人翁和责任感。员工强烈的主人翁和责任感能激发其对组织目标的更大责任感,从而减少了监督的必要,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提升了管理的绩效。

(4)适应性特征。组织文化的适应性关注和衡量的是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以及将这些外部变化转化为组织内部的可操作性变化的能力,从而保证组织的繁荣与高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